
第4章 翠红楼中险象生
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压在平远县城的上空。城南的“翠红楼”却灯火通明,丝竹之声隐隐传出,与这黑暗压抑的世道形成鲜明对比。陈渊和周桓身着简陋的酒保服饰,站在“翠红楼”不远处的阴影里,望着那扇朱漆大门,心中五味杂陈。
陈渊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如鼓擂般的心跳,低声说道:“周桓,一会儿进去,咱们千万小心。这地方鱼龙混杂,稍有差池,就会万劫不复。”他的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掌心已满是汗水。此刻,他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是对刘霸天等权贵的切齿仇恨,这种仇恨源于他们对自己家庭的迫害以及对这世道无数百姓的压榨,世事变迁让他目睹了太多的不公,心中的恨意如熊熊烈火般燃烧;另一方面,对封建王朝官僚体系深深的恐惧又像冰冷的枷锁,束缚着他的行动。他深知,在这庞大而腐朽的体系面前,自己不过是蝼蚁一般,稍有反抗便可能被轻易碾碎。
周桓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紧张与坚定:“陈兄放心,我心里有数。只是这楼里不知有多少刘霸天的眼线,咱们得见机行事。”周桓同样感受到了这份恐惧,但他更明白,若不冒险一试,他们将永远被压迫在这黑暗的深渊。
两人互相鼓劲后,硬着头皮走进“翠红楼”。一踏入楼内,一股浓烈的脂粉香和嘈杂的喧闹声扑面而来。大厅里,红烛摇曳,衣香鬓影,达官显贵们搂着歌姬,肆意欢笑,挥霍着从百姓手中搜刮来的财富。陈渊看着这奢靡的场景,心中的仇恨更添几分,同时,恐惧也如影随形,让他的双腿微微发软。
他们在人群中穿梭,小心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这时,一位龟奴模样的人走过来,不耐烦地说道:“你们俩杵在这儿干啥呢?还不赶紧去干活!”陈渊和周桓赶忙应了一声,跟着龟奴来到后厨。
在后厨,陈渊一边搬着酒坛,一边思索着如何接近师爷。他的内心不断挣扎,每靠近一步目标,恐惧就增加一分,可仇恨又驱使着他不能放弃。“周桓,我怕咱们还没找到师爷,就先暴露了。但就这么放弃,我实在不甘心。”陈渊趁着没人注意,小声对周桓说道,脸上满是纠结。
周桓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说道:“陈兄,我也怕。但既然已经来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咱们留意着点,说不定能找到机会。”
就在这时,一个小厮模样的人走进后厨,大声喊道:“刘师爷今晚要来,你们都机灵着点,要是伺候不好,有你们好看的!”听到这个消息,陈渊和周桓对视一眼,眼中既有紧张又有一丝兴奋。机会终于来了,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让他们的心跳陡然加快。
为了能接近师爷,陈渊主动向龟奴提出去给师爷所在的雅间送酒。龟奴打量了他一番,说道:“你小子倒是积极,行,一会儿把这两坛好酒送上去,可别出岔子。”陈渊接过酒坛,深吸一口气,朝着雅间走去。
当他推开雅间的门时,一股刺鼻的酒气和淫靡的笑声扑面而来。屋内,师爷正搂着两个歌姬,醉眼朦胧。陈渊强忍着内心的厌恶和恐惧,低着头说道:“爷,新酒来了。”师爷斜眼看了他一下,含糊地说道:“放那儿吧。”
陈渊放下酒坛,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师爷说道:“小子,过来给爷倒酒。”陈渊心中一紧,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可又害怕师爷看出破绽。他颤抖着双手,走到桌前,拿起酒壶给师爷倒酒。
倒酒过程中,陈渊偷偷观察着师爷,试图从他口中套出一些关于刘霸天罪行的线索。“师爷,听说刘老爷在这平远县可是手眼通天,不知有啥秘诀?”陈渊壮着胆子问道。师爷醉醺醺地笑了笑,说道:“哼,那是自然。这平远县的县太爷都得听我们老爷的,只要老爷想办的事,还没有办不成的。就说前阵子强占那几块地,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听到师爷的话,陈渊心中的仇恨如同火山爆发,但恐惧又让他不得不强装镇定。他继续问道:“那刘老爷这么厉害,就不怕有人告到上面去?”师爷冷笑一声:“上面?上面的人哪个不喜欢银子?只要银子到位,什么事儿都能压下去。”
陈渊心中明白,这封建王朝的官僚体系从上到下已经彻底腐败,百姓的冤屈根本无处申诉。此时,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又深了一层,内心的矛盾也更加剧烈。他痛恨这黑暗的世道,渴望改变一切,可恐惧又像绳索一样捆绑着他,让他在行动前不得不反复权衡。
就在这时,师爷似乎察觉到陈渊的异样,眯着眼睛问道:“小子,你问这么多干啥?”陈渊心中一惊,赶忙说道:“师爷,小的就是好奇,想多了解了解刘老爷的威风,以后也好跟着沾沾光。”师爷打量了他一番,见他神色紧张,以为只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酒保,便挥挥手说道:“行了,没你的事了,滚吧。”
陈渊如蒙大赦,赶忙退出雅间。回到后厨,他将与师爷的对话告诉了周桓。周桓听完,脸色凝重地说道:“陈兄,看来这事儿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这整个官僚体系都已经烂透了,我们该怎么办?”
陈渊沉思片刻,说道:“周桓,虽然这世道黑暗,但我们不能放弃。今天师爷的话让我明白,要想改变这一切,光靠我们俩不行,得联合更多的人。只是……这过程会更加危险,我们不仅要面对刘霸天,还要对抗整个腐败的官僚体系。”说到这里,陈渊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恐惧,但随即又被坚定所取代。
周桓点了点头,说道:“陈兄,我听你的。不管有多难,咱们一起走下去。”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刚才在雅间的对话已经引起了师爷身边一个小厮的怀疑。这个小厮悄悄地跟了出来,看着陈渊和周桓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光。
从“翠红楼”出来后,陈渊和周桓走在寂静的街道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显得格外孤独。陈渊的内心依然无法平静,对世事变迁的仇恨和对封建官僚体系的恐惧不断交织,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想到了家中受伤的父亲和无助的母亲,想到了平远县无数受苦的百姓,心中暗暗发誓:“就算这世界再黑暗,我也要拼尽全力,为大家寻找一丝光明。哪怕最后粉身碎骨,也绝不后悔。”但同时,恐惧也如跗骨之蛆,时刻提醒着他前方的路充满艰险,每一步都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陈渊在成长的道路上痛苦而坚定地前行。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思考着如何才能打破这黑暗的枷锁,给百姓带来真正的希望。而这一切,也引发了读者对这个虚构却又无比真实的封建王朝社会的深深沉思:在绝对的权力和腐败面前,个体的力量究竟该如何抗争?又能否真正改变这吃人的世道?
接下来,陈渊和周桓又将面临怎样的危险?那个对他们产生怀疑的小厮会采取什么行动?他们能否成功联合更多的人对抗权贵?这一切都如同迷雾般笼罩着,等待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