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 自疗之门
一、你的高血压为何久治不愈
1、忽略了体质因素
随着养生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养生的书籍也汗牛充栋,然而人们也逐渐发现,再好的养生方法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人都有效,有鉴于此,很多学者在古今中外的文献基础上以及临床经验中总结出不同的个性体质养生法。如有的学者提出了分六种体质类型,如: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倦晄质。
有的学者提出了八种体质类型,如平和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瘀血体质、气郁体质等。
有的学者提出了九种体质类型,如在平和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瘀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
著者在<<认清体质再养生>>中提出了十种体质类型,如平和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瘀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阳盛体质。
事实证明,只有按照不同的体质去研究制定不同养生方案,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去补偏救弊,徐灵胎在《医学源流》中说得很明确:“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惟无效,反而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而受感之人各殊,或气体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龄有老少,奉养有膏梁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加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一概施治,则病情虽中,而于人之气体迥乎相反,则利害亦相反矣。”
体质学说不但在临床治疗上极为重要,而且在养生防病中也不可忽视,早在著者30年前著者就发现一对夫妻来诊时主诉的情景,丈夫看妻子服用人参归脾汤身体日益强壮后,也跟着服用,可仅仅服了3天,就鼻子出血,烦躁不安,眼干耳鸣……,丈夫大惑不解,多亏夫妻恩爱,否则他会怀疑妻子在他服用的补品中做了手脚呢?我详细诊察其脉象舌苔,并根据其以往的体质形态,告诉他是“阴虚型”体质,也可称为燥红质,是不适合用人参、黄芪等温热补品的,如果想补,只能选择“清补”之品如银耳、沙参、寸冬之类,而他妻子恰好是“阳虚型”体质,也可称为“迟冷质”,是适合温补的,所以才愈服愈佳。可见错不在人参、黄芪,而在于不同体质的同一选择。
行文至此,著者想起了一件轶事,记得在七八年夏季,我们几个年轻人在一起打赌吃冰棍看谁吃的多,吃的多就可以不花钱,其中有一个朋友杨福发一气吃了三十九根冰棍,下午安然无恙的干活,而另一位小吴,只吃了十三根,下午就腹痛不已,大家觉得奇怪,他吃得最少,不但花了钱而且还得了病,这是什么原因呢?那时我正好复习准备考中医师,才明白原来体质惹的祸,杨福发恰好是阴虚质,形体干瘦,口干舌喉,平时就好喝凉水,而小吴恰好是痰湿质,形体肥胖,平时就很少喝凉水,所以就产生了上述的差异。
著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很多中成药,甲服了有效,乙服了无效,丙服了甚至有副作用,如大家都知道的六味地黄丸,阻虚制的人服了就会明显见效,阳虚质的人服了就无效,而痰湿质的人经常服用甚至会产生副作用。药是好药,如果不明白自己的体质类型,而按药物说明书去对症服用,结果是很难理想的。据载,我国有70%以上的人有病会到药店买药自治,其结果却很难如意,所以中医才讲究“辨症论治”,所谓辨症论治就是不要被表面现象即症状所迷惑,一定要认清疾病的本质,即病因,病机,病程,病势,然后才能选方用药,这就是同病异治的法则。
2、忽略了心身并治法则
心理因素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首要的因素。常见很多人都是由于精神压力太大,如自卑、嫉妒、愤怒、焦虑、悔恨、忧郁等。情志失调所致。金元四大家朱丹溪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说的就是心理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真正的健康是指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社会上的、完好的适应状态,它绝对不仅仅指身体上的无病。所以上个世纪中叶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改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著者在多年的临床经历中发现,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是典型的意识冲突所表现出来的病状。换言之,你在意识里已缺少什么,你在症状上就会多出什么!任的自我层是妄想占有身外之物,如权利、名声、金钱、美女、豪宅、名车等,因为意识里的“我”,才产生对比、分裂,如权利的大小、名声的高低、金钱的多少、女人的美丑等等。如某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其才华、著作均不比同年晋级为正教授的同学差,因而嫉妒、抑郁,患了高血压病,不到两年就含恨死去了。
在金钱、女人等攀比中,有多少人夜难成寐、食不甘味,最后毁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这个数字恐怕统计局的干部都会头痛的难以统计。
现在你暂时合上本书,闭目凝思几分钟,与自己的心灵来一次赤裸裸地真诚对话,你的潜意识中缺少了什么?你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都能泰然接受吗?你的亲戚朋友先富了起来,你真的不眼红嫉妒吗?你的同学同事先飞黄腾达你真的心如止水并能真诚祝贺吗?你对自己的妻子、丈夫真的感到满意,而不是“婚姻维持委员会”的一员吗?你能正确平和地对待子女而不与别人的孩子去比较吗……
如果你对上述种种问题真能回答“是”的时候,我想你是不会看这本书的!
意识引发了你的思想,思想形成了你的观念,观念产生意志,意志支配行为,行为累积成为习惯,习惯影响命运。
质言之,你的意识失衡了,你的血压就不平了。你觉得愈被压抑,你的血压就会愈加升高。这就是“怒则气上”的心理引发生理的表现。气上之后,血必随之,血压就升高了!
现在让我们共同分析一下,你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会嫉妒?为什么会焦虑?为什么会失眠……无非你觉得不平,觉得自己应该得到的没得到,或者自己得到的比别人少……这种意识上的分裂、对立,势必会造成物理学上的“反作用力”,即压力越大,反抗力越强,也可以说,你越感到压抑,越承受不了这种压力时,你的血压就一定“代偿”地升高起来。
“通往健康或开悟的路是从对立通往统一的路。跨出对立进入统一是一种根本的质的变化”(《疾病的希望》)一个人的意识统一了就没有疾病,一个国家的意识统一了就没有分裂,一个世界的意识(整个人类)统一了就会没有战争……
柏拉图曾说,医生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常常只治疗人的身体,而不治疗人的灵魂,但身体和灵魂是不可分割的,怎么能单独处理呢?不论医生还是我们自己,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只重视躯体而忽略了心灵,特别是现代医学,医生往往死死地盯住了症状,一心想消灭症状,岂不知症状是我们的朋友,头痛有头痛的深意,胃痛有胃痛的警示,如果我们对病因发生了兴趣,症状的产生就不足为怪了。比方说,你现在因失恋、失业、下岗、丧偶等种种原因,导致了失眠、头痛、高血压,请问,仅仅服用各种中药、西药或者所谓特效药就能治好吗?临床证明,服用药物仅仅只能减轻一时的症状,这和“扬汤止沸”没有本质的区别。
况且很多人都好抱怨疾病,其实是在消灭自己健康的能量, 健康不良是一般人最常发出的抱怨之一。人们抱怨自己不健康,好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并且回避让自己"反感的事件"。当我们抱怨身体不健康,可能会尝到这些甜头,但又要付出什么代价呢?研究报告显示:一个人对于自己健康状态的认知,将导致这样的信念在他们身上实现。据报导:医生如果告诉病人,有一种药很可能治愈他们的疾病,这种药对这些病人发挥的功效,就要比使用了相同药方,却没有接收到这项讯息的病人大了许多。《不抱怨的世界》,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提出神奇的“不抱怨”运动,它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当你抱怨健康问题时,就是丢出负面的说词,让你的身体听见。这种负面的说辞会烙下印记,而你的想法(心)也会将这股能量导入体内(身),引发更多的健康挑战。你是否注意过,抱怨自己健康问题的人,也会有愈来愈多的事情可以抱怨?
有人说:"可是我真的病了。"请了解,我并没有怀疑你相信自己生病。但你要记得,医生估计有百分之六七十的疾病,都是患者"自以为生病"造成的结果。我们的想法创造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抱怨疾病并不会缩短生病的时间,也不会减低疾病的严重性。
请认真想想,当你谈起自己的病,有多少次也许只是想要博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你可能不想回答,但它至少是个值得玩味的重要问题。当你抱怨健康时,请记得你可能是企图用汽油来灭火。你可能想变得健康,但当你抱怨疾病时,你就是在把限制健康的能量传送到全身。《天地一沙鸥》的作者李察·巴哈曾写下一则简单深刻的真理:"同类相吸。"相似的人,无论是同样在抱怨、或是同样感恩的人,都会彼此相吸。不相似的人,则会互相排斥。我们都是能量的生物,而振动频率不同的能量,是无法协调、交融的。所以当你抱怨时,其实是在排斥自己想要的东西;你的抱怨会推开、驱逐你想要的东西。
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能掌控自己的思想、开始按照自己的规划过生活,你就需要非常高的智慧。下次你要抱怨时,就先问问自己,那件事有没有像几年前我所发生的事一样严重。
著者在临床中发现,一切心身疾病的真正根源,都是来源于人的意识,也可以称为你的自我意象。“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它建立在我们的自我信念之上,只要你学到了改变信念的方法,并且已经重建了自己的信念,你的价值观及价值体系已经重新排列,重新组合了,那么你的“自我意象”也一定在逐渐改变。改变是一个过程,它可以积“量变”到“质变”,这就需要不断重复地去想像。
根据马克斯·威尔·马尔兹的研究表明,人的所有行为、感情、举止,甚至才能,永远与自我意象一致。简言之,你把自己想像成什么人,你就按照那种人行事。自我意象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人不论年纪大小,都来得及改变他的自我意象,并从此开始新的生活。
你在意识里认为自己是一个病人,认为自己的病不好治,甚至治不好,那就一定会实现你的愿望,潜意识分不出真假,你输入什么它就会反馈什么,因为心灵是主宰,身体是从属于心灵的,若舍本逐末,只能事倍功半。
3、忽略了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色,所谓整体观念就是宏观的不打开 黑箱的诊断与治疗观念,换言之,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血有肉,并受心理、精神、灵魂所主宰的一个统一的灵体,任何整体的变化,都会影响局部,而局部的变化也会反馈给整体。有的学者曾提出过养生中的“木桶原理”,即生命的健康与否,以及寿命的长短,是决定于木桶中的那块短板。而祖国医学的整体思维模式,并不只看到那块短板的现象,而要研究形成那块短板的原因,如一个人经常酗酒,那么为什么他要作践自己,以酒消愁呢?哲人说:“倘若你对原因发生了兴趣,结果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如果他是因为失恋、离婚、下岗、父子关系的失和,以及企业的破产,炒股的失利等等原因,长期酗酒而导致了高血压,那么仅仅服用降压药,能够奏效吗?即使暂时奏效,也只能是扬汤止沸,不可能是釜底抽薪。倘若解决了他所困惑、所苦恼、所忧郁、所恐惧的问题,相信血压自然会慢慢降下来的。一言以蔽之,祖国医学的养生防治原则是全维度的,多层面的,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还要牢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将原则性与灵活性,整体性与个体性对立统一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见有很多长寿的老人,他们并没有特殊的养生方法,只是随缘随性的生活,他们不刻意运动,故意锻炼,饮食也非常普通随便,可他们为什么能长寿呢?用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他们普遍有一个乐观的天性,积极的心态,知足常乐的性格。
实践证明,养生学的内涵不仅包括医学,也包括天文学、地理学、 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精神学、哲学、成功学、神经免疫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的综合、交叉、渗透,才形成这一新的边缘学科。换言之,仅仅用医学的知识是难以达到全面预防、治疗、康复人的心身疾病,生活方式病,以及富贵病的。
任何人的思维都有盲点,认识都有局限,更何况养生防病是人体生命科学,它是一个系统论,如“木桶原理”一样,是一个多维度的,多因子的理论。正是由于人们认知的局限性、片面性、肤浅性才导致了全民盲目的养生热。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竖立的木板箍成的,盛水量的多少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只能以此短板为准、被这块短板限制,其他的木板再长也无济于事,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将短板加长才成,这便是“木桶原理”。
“木桶原理”用于指导保健养生、延年益寿很合适,因为若要身体健康,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身心保持平衡完好状态(无“短板”),就像若要木桶盛水多,必须木桶的木板一样长才行。
“短板效应”可置人于死地。近年来大家熟知的一些名人,都出现了“短板效应”。至于芸芸众生,出现严重的“短板效应”猝死者,更是难计其数。
“木桶原理”是“平衡养生”,其理论认为,其生态平衡为“心理平衡、饮食平衡、运动平衡、环境平衡、习惯平衡、代谢平衡等等。其生理平衡为:神经平衡、免疫平衡、内分泌平衡、循环平衡、代谢平衡、基因细胞活性平衡等等。
现在,请你检验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在以上诸多方面都达到了平衡? 特别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心灵、道德、信仰等方面对养生的作用,而单纯的追求在方法上的养生。
我们之所以不能平衡养生,那是因为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停留在片面的阶段,正如盲人摸象一样,并自以为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的认知往往还停留在肤浅的表层,如人们对金字塔的认识,对“神六”的认识,仅仅知道了一个概念,便以为知道了,这是多么可笑。由此推理,认何人的思维都有盲点,认识都有局限,正是由于人们认知的局限性、片面性、肤浅性才导致了被动医疗、依赖医疗的副作用。
4、忽略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疗法
临床实践表明,很多原发性高血压病都有隐匿期、潜伏期,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高血压病患者都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事业等各方面遭遇了挫折、不遂、不顺,甚至有严重的精神创伤,如夫妻关系的破裂、离婚、子女的离家出走,父子关系的恶化,乃至事业的濒临倒闭、破产等等。这些 原因如果不解决,积久的抑郁焦虑、沮丧、悲观等情绪心理不疏通,不宣泄,仅仅靠药物去治疗,往往还会将人变成了一个药理垃圾场,不但原病未除,而且又罹患新的疑难病症。所谓针对病因,就是从源头开始,不要只看到现象,忙于对症治疗。当然,在血压非常高的情况下,暂时可以对症治疗,以免造成意外。可当血压平稳之后,还要从原因着手,那样才能防止疾病的反复,才是治病求本的中医学传统。
一个健康的身体,应该是平衡的。因为它能顺应着宇宙天地的自然法则,否则就是病,而病态是不能称其为成功的。即使你自作多情以为那是成功,但那所谓的“成功”对一个疾病缠身,吃不下,睡不香,甚至行将就木的人,纵有百亿、千亿资产,有什么意义呢?一个整天忧心忡忡,恐惧东窗事发的贪官,没有快乐的人生难道能称为成功吗?
奥修说:只有平衡是长久的,没有别的东西是长久的,而平衡是生命中最困难的事情,因为平衡需要极大的智慧。
保持平衡,你就在天堂里,失去平衡,你就在创造地狱—没有别人为你创造。
在印度,他们称之为99的恶性循环,他们有个故事。
有个穷理发师,他非常快乐,他是国王的理发师。每天给国王按摩,修理他的头发,国王非常纳闷,甚至有点嫉妒他,于是问他:“你快乐的秘密是什么?你总是兴致勃勃的,你好像不在地上走,你简直是在用翅膀飞,到底有什么秘密?
穷理发师说:“我不知道,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只是快乐,我赚我的面包,如此而已……然后我就休息。
然后国王问他的首相, “你肯定知道这个理发师的秘密。我是一个国王,我怎么没有这么快乐呢?可是这个穷人,一无所有的,就这么快乐了”。
首相说:“他一点也不了解“99的恶性循环”。今天晚上,我们把一个装有99块卢比的袋子仍到理发师的家里,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第二天,理发师掉地狱里了,他忧心忡忡地来了,事实上,他整晚都没睡。他一遍又一遍地数麻袋里的钱。
而99是一个麻烦—因为当你有99的时候,你总希望变成100,所以他在计划第二天怎么样弄到一块卢比。
一块金币是一个很难弄到的东西,他只挣几个派沙,在当时他们是足够了,怎么弄到1卢比呢?他陷入了困境,那只能想到一件事情,断食一天,然后再吃一天,这样渐渐就可以攒出1卢比,然后有100卢比就好了。当他再给国王按摩时,精神抑郁,浑身无力,因为他在断食。
在国王的再三逼问下,他不得不说出苦衷,他说:“我现在是99的恶性循环的受害者”。
价值观,是受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影响而形成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笛卡尔曾说:“我思,故我在。”苏格拉底说:“没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那么,你现在身心出了毛病,可你是否真正用心思考,审视过自己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只不过有的人的价值观真有价值,可大多数的人价值观因其“错位”而贬值,甚至是负值。
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滨斯说:“如果我们希望做出不凡的成就,那就要先找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观是哪些,然后确定遵照这些价值观去过每一时,每一刻。这个方法看起来实在不难做到,遗憾的是今天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真正能做到的却如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清楚什么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一下子往东,一下子往西,如同水面上的浮萍,最终糊里糊涂过了这一生。”
有一位饭店老板纪×,他今年42岁,曾经当过兵,转业后一心想赚钱,先是在林区倒卖木材,开始赚了点钱,后来因那个林业局的木材科长受贿犯罪了,他的生意从此大赔,焦虑忧郁使他患上高血压。后来又参与合伙开小煤矿,也赚了不少,从此开始吃喝嫖赌,纸醉金迷,不久煤矿发生事故,死了好几个人,他又赔得血本无归,此时身心状况更加每况愈下,糖尿病、前列腺炎、胆结石、肥胖病等都与其结为“盟友”了……
事实上,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追求过真正的“价值观”,只不过是不管干啥,挣钱就行。所以很多人的价值观就是“金钱第一”。换言之,不论干啥,只要能挣钱,甚至不惜以身试法,有的干部,科技工作者,学者也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而纷纷“下海”经商了。
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很多人的价值观严重错位。所以现在流行“头30年用身体去换钱,后30年用金钱去换健康”。遗憾的是,健康是用金钱、药物、保健品就能换回来的吗?那些英年早逝的企业家、艺术家、名星哪个没有钱?
安东尼·罗滨斯研究,如果将自己的价值观按十项,依其重要排列出来,我敢打赌能真正好好写出来的,一万个人当中顶多只能找出一个……如果你想活出有意义的人生,那么就必须清楚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
5、忽略了继发性高血压的原病治法
继发性高血压临床中也很常见,很多患者甚至医生,经常被高血压的症状所诱导,甚至依赖降压药,岂不知如果由于肾病引起的高血压,仅仅降压是永远也治不好的。如果将肾病治愈,高血压自然随之而消。其它如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脑瘤引起的高血压等等,都要以原发病为主,以继发病为辅,这样才能主次分明,才能达到“围魏救赵”的神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