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文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反映自然现象

梨俱吠陀诗人仿佛用儿童的眼光看待大自然,以朴素的语言和鲜明的色彩描绘各种自然现象,直率地表达他们的惊奇、赞叹、敬畏和心愿。

《梨俱吠陀》中约有十首诗歌颂太阳。吠陀诗人热爱太阳,常把太阳比作公牛、白马、飞鹰或宝石。太阳驱散黑暗,照亮天地,万物靠它生长。太阳也驱走病痛和噩梦,使人延年益寿。诗人们歌唱道:

在洞察一切的太阳面前,

星星和黑夜似窃贼逃散。

阳光似燃烧的火焰,

远远地照亮人世间。(1.50.2—3)

另一首诗描写“太阳从朝霞怀中起身”,“像卷起皮子那样卷起黑暗”,漫步太空,照耀人间:

灿烂的太阳从空中升起,

在漫长的途中放射光芒,

现在,众生被太阳唤醒,

朝着既定目标开始工作。(7.63.4)

《梨俱吠陀》中约有二十首诗歌颂黎明。在吠陀诗人眼中,黎明是最优美的自然景象。她天天打开天国之门,出现在东方。她永远年轻美丽,像经过母亲打扮的少女,又像衣着漂亮的舞女。诗人们怀着激情歌唱道:仿佛自恃体态娇美的浴女,

亭亭玉立,盼望我们看见,

这天国的女儿,驱散黑暗,

带着光明,来到我们面前。(5.80.5)

你是我们眼中的吉祥女,

你光芒远射,照彻天空,

辉煌灿烂的朝霞女神啊,

你袒露胸脯,大放光明。(6.64.2)

吉祥之光像奶牛出栏,

朝晖布满辽阔的空间。

你用光芒将黑暗驱逐,

光辉的女人,请赐福。(4.53.5—6)

《梨俱吠陀》中有不少描写暴风雨的诗歌。暴风雨既带来雨水,又带来破坏,因而吠陀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怀着敬畏的感情。在一首歌颂雨云的诗(全诗十节)中,诗人歌唱道:

我用这些颂诗呼吁雨云,

赞美他,向他鞠躬敬礼,

他是哞哞鸣叫的公牛,

赐予植物生命的种子。

他摧毁树木,消灭恶魔,

他武力强大,威慑天下,

他发出雷鸣,惩处恶人,

而善人也不免担惊受怕。

犹如车夫跃马扬鞭,

他让乌云迅速涌现,

乌云布满整个空间,

远处雷声狮吼一般。

风儿摇荡,闪电坠落,

天空饱和,植物生长,

雨云赐给大地种子,

世间万物获得滋养。

由于你,大地俯首帖耳,

由于你,兽类瑟瑟发抖,

由于你,植物千姿百态,

雨云啊,我们求你保佑!(5.83.1—5)

河流也是吠陀诗人经常讴歌的对象。《梨俱吠陀》中提到的河流主要是印度河及其支流。他们赞颂印度河的磅礴气势:

闪光的印度河施展无穷威力,

他的咆哮声从地上直达天国,

犹如雷鸣中倾泻的滂沱大雨,

他奔腾向前,似怒吼的公牛。(10.75.3)

在河流中,吠陀诗人颂扬最多的还是娑罗私婆蒂河:

她凭借强大的波涛,

像掘藕人,冲破山脊,

让我们用颂歌祷词,

向娑罗私婆蒂求祈。

但愿你不要泛滥成灾,

但愿你引导我们富强,

但愿你和我们友好,

别让我们远走他乡。(6.61.2、14)

这条娑罗私婆蒂河如今已经不存在,有些学者认为它在《梨俱吠陀》中常常指的就是印度河。

《梨俱吠陀》中还有一首著名的青蛙颂歌(全诗十节),以幽默的拟人手法,描绘雨季来临之际青蛙的欢乐情景:

雨季到来了,雨落下来了,

落在这些渴望雨的青蛙身上,

像儿子走到父亲的身边,

一只鸣蛙走到另一只鸣蛙身旁。

一对蛙一只揪住另一只,

他们在大雨滂沱中欢乐无比,

青蛙淋着雨,跳跳蹦蹦,

花蛙和黄蛙的叫声响成一片。

一只模仿着另一只的声音,

好像学生学习老师的经文,

他们的诵经声连成一片,

像雄辩家在水上滔滔论辩。

一只像牛叫,一只像羊嚷,

一只花纹斑驳,一只遍身黄,

颜色不同,名字却一样,

他们用种种声调把话讲。

像婆罗门在苏摩酒祭的深夜,

围坐在满满的苏摩酒瓮边谈论,

青蛙啊!你们也围坐这池塘,

歌颂一年中这一天,欢迎雨季来临。(7.103.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