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元大都的营建经过
1 元世祖时期的修建
1260年三月,忽必烈在开平抢先召开忽里勒台(大朝会),继承蒙古汗位,并发布诏书,定当年为中统元年,开始建元纪岁。这是蒙古帝国向封建王朝过渡、蒙古大汗向封建皇帝转变迈出的重要一步。当然,这仅仅是忽必烈缔造封建王朝的开始,随着其统治的扩大和巩固,酝酿已久的更大规模的举措很快就会付诸实施。
“大业甫定,国势方张,宫室城邑,非巨丽宏深,无以雄视八表”,是忽必烈营建新都的原因之一。燕京是金朝的旧都,城市格局已经固定,而且由于持续战争的破坏和疏于管理,已相当破败。忽必烈不愿在燕京旧城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他以宏大的气魄决定在其东北部另建一座新城。中统二年(1261)十二月,设宫殿府,立修内司和祗应司,负责修建宫殿。中统三年(1262)设立养种园,“掌西山淘煤,羊山烧造黑白木炭,以供修建之用”。“羊山”,就是“仰山”,位于今门头沟区上苇甸镇一带。燃料的开采,将有力地支持元大都的营建。中统四年(1263)三月庚子,色目人亦黑迭儿丁建议修建琼华岛,没有得到忽必烈的同意。五月戊子,升开平府为上都。设置大都南窑厂和琉璃局,烧造建筑构件。此外,还设置御用器物局,负责内府宫殿、京城门户、寺观公廨营缮,以及相关御用器物的制造。中统五年(也就是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此时尚未下诏改元)二月,忽必烈开始修建琼华岛。不久之后,忽必烈终于平定了阿里不哥的反叛势力,重新统一了漠北和中原,并取消了和林为蒙古国的都城。中统五年(1264)八月乙卯,将燕京改为中都,成为地位仅次于上都的陪都。八月丁巳,忽必烈下诏改年号为至元。十月前后,新的广寒殿竣工,成为大都最早建成的宫殿之一。至元二年(1265)十二月,将新制成的玉质大酒缸——渎山大玉海,放置于广寒殿内。至元三年(1266)四月,五山珍御榻制成,也放置于广寒殿内。重建琼华岛、广寒殿是全面营建大都的先声。
至元三年(1266)十二月丁亥,忽必烈下令,诏安肃公张柔、行工部尚书段天祐等同行工部事,修筑宫城。并且,为配合元大都的兴建,“凿金口,导卢沟水以漕西山木石”。这一方面是为了当前营建大都时运输必备的材料;另一方面则出于长远考虑,以保证今后的城市用水。至元四年(1267)正月,元大都的大规模兴建正式开始。“岁在丁卯,以正月丁未之吉,始城大都。”四月甲子日,修筑宫城。九月壬辰,作玉殿于广寒殿中。至元五年(1268)十月戊戌,宫城建成。至元六年(1269),宫阙落成。至元七年(1270)二月丁丑,以岁饥罢修筑宫城役夫。至元八年(1271)二月丁酉,发中都、真定、顺天、河间、平滦民二万八千余人筑宫城。十一月,忽必烈废除“蒙古”国号,按照《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至元九年(1272)二月,改中都为大都。至此,元朝的两都制基本确立。五月辛巳,敕修筑都城,凡费悉从官给,并蠲免了伐木役夫的税赋。同月,宫城初建东西华、左右掖门。至元十年(1273)六月丁亥,免大都、南京两路赋役,以纾民力。十月,初建正殿、寝殿、香阁、周庑两翼室。这里的正殿就是大明殿。至元十一年(1274)正月己卯朔,宫阙告成,帝始御正殿,受皇太子诸王百官朝贺。二月,初立仪鸾局,掌宫门管钥、供帐灯烛。四月癸丑,初建东宫,即皇太子宫。十一月,起阁南直大殿及东西殿。至元十八年(1281)九月甲子,增大都巡兵千人。赐修大都城侍卫军钞币帛有差。至元十九年(1282)二月,修宫城、太庙和司天台。至元二十年(1283)六月丙申,发军修完大都城。至此,大都城的主体建设基本完成,把旧城的商铺和政府衙门、税务机构迁入新城。至元二十年(1283)十一月,大都城门设门卫。
至元二十一年(1284)正月乙卯,忽必烈御大明殿,右丞相和礼霍孙率百官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光孝皇帝,诸王百官朝贺如朔旦仪,并大赦天下。二月,立木质幡杆(或称法轮杆)于万寿山,高百尺。四月,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管理,设大都留守司兼少府监,置大都路总管府。六月丙午,以侍卫亲军万人修大都城。七月,命枢密院差军修大都城。至元二十二年(1285)二月,旧城臣民可按照一定条件,迁入新城居住。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赀高及居职者为先,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五月,增大都诸门尉、副各一人。至元二十八年(1291)三月,发侍卫兵建紫檀殿。五月,在宫城中修建了葡萄酒室及女工室。至元二十九年(1292)七月癸亥,完大都城。壬申,在和义门内修建了社稷坛。八月丙午,用郭守敬言,浚通州至大都漕河十有四,役军匠二万人,又凿六渠灌昌平诸水。
至元三十一年(1294)正月癸酉,八十岁高龄的元世祖崩于大都的紫檀殿内。作为元朝的开国之君,忽必烈在位长达三十五年之久。忽必烈不仅是大元帝国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元大都的缔造者,这是其被后人所铭记、称颂的不朽的功绩。忽必烈的死,从元朝存在的近一百年的历史来看,宣告了其中一个最为辉煌的阶段的结束;同样,从元大都兴建的历史来看,也宣告了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阶段的结束。忽必烈时代,元大都从整体上已经基本建成,不过,尚未最终定型,后来的继承者们均有一定规模的增建或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