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才能管好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组织才能管好人

组织与组织力

管理,涉及人、事、物。很多管理者跟我说,管理管理,最令人心力交瘁的就是对人的管理。人为什么那么难管?工厂管理得那么累为什么还没有成效呢?团队抱怨,企业经营困难,业绩没有增长……

本章将围绕“组织”的相关概念展开论述,希望一步步引导大家接受、理解“组织管人”,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一、什么是组织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从管理学的角度,组织是指这样一个社会实体,其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精心设计的结构和有意识的协调活动系统,同时又同外部环境保持密切联系。

具体到制造型企业,组织有三个基本特征:目标、责任和权力。每一家公司从注册时就有一个组织机构代码证,类似于公民的身份证号,公司本身就是一个正式的组织,是建立在目标、责任和权力的基础之上,以利益分配呈现而协调组成的组织。

二、公司是不是一个“家”

从广义上而言,公司和家都是组织,但这两个组织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正式组织,后者是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指通过权力、责任、目标来联结人群和空间的集合;非正式组织是指通过情感、兴趣和爱好来联结人群和空间的集合。公司是一个正式组织,公司不是一个家。

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倡导打造“家文化”,希望让公司像家一样温情、和谐、使人有归属感。这种发心是好的,但实际上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在公司我们必须得谈目标、责任和权力。公司明确了你的具体职位后,就意味着你有相应的目标、责任和权力,尤其是明晰了你在这个岗位要给公司创造何种价值,必须完成哪些具体业绩指标,如果没有完成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刚性且理性的要求。公司作为一个正式组织,时刻要围绕目标、责任和权力展开经营管理活动。

而家是一个有别于公司的组织,在家里,你会跟你的家人谈目标、责任和权力吗?显然不能!你跟孩子谈目标,但无论他(她)的考试成绩多差,你都要抚养他(她)长大成人,这是为人父母的义务;你跟太太(先生)谈责任和权力,可有几对“争权夺势”的夫妻过得幸福?对于家庭成员关系的处理往往是感性的,甚至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家要靠情感、兴趣和爱好等去联结的,这是家与公司最大的区别。

我们说“公司不是一个家”并不是反对公司打造“家的文化”,我们也提倡对员工有家人般的生活上的关怀,但这要建立在明确目标、责任和权力的基础之上,要做好价值分配。企业也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去营造和员工之间的情感,但要记住这是组织情感,是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而非老板与员工之间的情感。

三、什么是组织力

组织是有力量的,但绝大多数管理者没有运用好这种力量。很多企业都存在一个共性的管理问题:企业在执行决策时大都还是靠领导一层一层往下落实。在没有更好的管理方式之前,其实这也是正常的,因为通常一个组织都会有不同的层级,不同的层级又拥有不同的权力。权力的背后其实是各岗位职等、职级和职责的划分,无论组织运行好坏都会衍生组织能力。但是,许多传统制造型企业的管理者还没完全树立起组织意识,普遍存在“工厂之内皆为王土”的观念,都试图通过领导本人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去抓执行力。领导抓执行力背后依赖的是个人的领导力,但如果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组织规则和流程,很多时候就会变成“人盯人”式的管理。很多老板跟我反映:“只要我去盯的事情,很快就可以得到落实,反之,很多事情就变得有头无尾、不了了之。”这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简单地用“领导力”去抓“执行力”,而忽略了组织力。

何谓组织力?组织力是指通过明确组织职能、建立组织规则等手段促进组织成员去完成组织目标的能力,是科学、高效、合理分工、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的组织体系产生的对全体组织成员的赋能和约束力。组织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组织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团队战斗力的强弱。

管理者要认知组织力,通过组织力去化解执行层面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的冲突和对抗。领导与下属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和分歧就因为大家理念、方法和意见不同,而且这种不同时时存在且在不断变化,只有通过组织体系建设产生的组织力才能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分歧。领导需要修炼领导力,更要学会通过组织体系建设产生的组织力去抓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