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五):隋唐世界帝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统一王朝的出现

可以说,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轻易夺得天下之人。不过,他并不是仅靠“幸运女神”的眷顾,作为统一王朝的开创者,他兼具创见与热情。

隋文帝首先谋求确立君主权。为此,必须压制原有豪族的势力,这是因为豪族势力往往与君权相对抗。如此一来,中央政府必须掌握强有力的军事力量。隋文帝采用始于北朝西魏(535—556年,都城长安)的府兵制,掌握了强兵。

其次,隋文帝想到录用有才能的官吏作为手下。他研究出选拔有才能的官吏的方法,也就是科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各王朝一直根据九品中正制起用官吏。九品中正制是指在地方的州郡设置中正官,命其从掌管的区域内举荐优秀人物的制度。中正官需将举荐之人从一品到九品划分为九个品级,政府依据中正官的评议来录用。

不过,这个品级未必根据人物的优劣来确定。因为,会被选为中正官的一定是门第高并且有势力者,他们自然会根据门第高低来确定本应根据个人能力评定的品级。这与择英才的目的相去甚远。如果沿袭这个方法,隋文帝的期望肯定无法实现。于是,隋文帝确立了以才能为中心来录用人才的方针。

取代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其开始实施一般被认为是在开皇年间,秀才、进士、明经等科目似乎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存在的。到了唐朝,科举制作为一项制度得以确立。从唐朝开始,分多个科目进行考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正产生了“科举”。后来,科举在宋代达到极盛,一直持续到清末才被废止。

应该说,隋文帝时所实施的不过是萌芽时期的科举制度,从那时开始算起,科举制度几乎接连不断地实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而隋文帝作为这项制度的创始者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