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
自然世界
1调皮的风
自然世界;适用3~5岁儿童
活动任务
用实验模拟风的作用力,帮助小朋友理解风是因空气流动而产生的。小朋友通过探索认识到风能的巨大作用。了解热气球运动的原理。
活动目标
1.理解风是空气的流动。
2.理解风能吹动物体是风对物体产生了作用力。
3.了解风会产生负压,对侧面的物体会吸引。
4.了解风车、热气球的原理。
5.对风能的巨大作用有所体会。
核心概念
1.风是空气在流动而产生的。
2.风可以形成侧向的低气压。
3.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热气球是利用类似的原理而制成的。
活动准备
A4纸、蜡烛、风车、气球、小石子、吹风机、剪刀、细绳。
活动框架

活动过程
Step1:情境导入(5分钟)
师:小朋友们,春天到啦。这两天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一样呀?
幼:天气暖和啦、小草发芽啦……
师:你们有没有感觉到,这几天的风吹在身上都暖暖的呀?
幼:有……
师:那我来问问大家,有没有人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呀?
幼:是吹出来的……
Step2:风是什么?(5分钟)
师:其实呀,风是空气在流动。大家平常能不能看到空气呀?
幼:不能……
师:我们不能看到空气,但是我们能不能感觉到空气呀?
幼:能……
师:对了,我们虽然看不到空气,但是我们平常呼吸是不是就可以感觉到空气呀?刮风的时候也是这样。其实,刮风的时候就是有空气粒子轻轻地撞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就可以感觉到它啦。
幼:空气粒子是什么呀?
师:空气是由许多许多很小的,小到我们看不见的粒子所组成的。我们一起来制造风好不好?
幼:好!
师:这是一个气球,如果我把它向两边拉,然后放手,会怎么样呀?
幼:会弹回去。
师:是的,它就会弹回去。气球有弹性,当我们去把它拉开的时候就会向回弹。那么如果我们向里面吹气呢?来,谁来帮帮我呀?我需要一个志愿者。
幼:我,我……
师:来,小A,请你来帮我把气球给吹起来。
(吹起来以后)
师:好了,把口捏住。小朋友,这时候如果我们放手会怎么样呀?
幼:气就跑掉啦。
师:那气跑掉了,是不是就有风啦?
幼:是……
师:我们放开试试。(让幼儿把手放在气球口上感觉风)
师:我们把好多好多的空气粒子关在气球里面,它们就好挤呀,等到我们给它们打开门的时候,它们就全跑出来啦,这就是风。
Step3:风的作用力(10分钟)
师:小朋友,风是什么呀?
幼:风是空气在流动。
师:对啦。风就是空气在流动。那风吹到树叶上的话,会怎么样呀?
幼:树叶会动……
师:对啦。那有没有人知道树叶为什么会动呀?
幼:……
师:我们刚才是不是说过,空气是由许多小小的粒子组成的呀?
幼:是……
师:吹风的时候,是不是这些粒子就撞在树叶上啦。树叶是不是就被它们给撞动啦。接下来我们做个小实验,看看风吹到纸上会怎么样吧。
【实验】
步骤:给小朋友们发A4纸,从两边吹气,观察纸的飘动并在表格中记录。

图1—1—1 探究风的作用力实验示意图
记录表格(打钩)

师:大家看,如果我们对着纸吹气,是不是就会把纸给推开呀?那推开的方向呢?是不是和吹气的方向一样呀?
Step4:风的侧向作用(5分钟)
师:如果我们对着纸吹气,会把纸给推开,如果从纸的侧面吹气呢?
【实验】
步骤:给小朋友们发A4纸,如图1—1—2摆放,观察纸的飘动。
师:大家看,这两张纸是不是都跑到中间去啦?为什么呢?
我们刚才说了,风是空气粒子在移动。我们往中间吹风,那中间的空气粒子因为运动得快而压力变小;纸外侧空气粒子运动得慢而压力较大,外侧空气压力大,就把纸给压进去啦。

图1—1—2 探究风的侧向作用实验示意图
Step5:风车的运用(5分钟)
师: (出示风车模型)小朋友们玩过风车吗?其实呀,风车可厉害啦,除了可以玩儿,还可以干活儿,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个风车,然后对着它吹风,那会怎么样呀?
幼:会转……
师:那这个小石块会不会被提起来呢?我们来试试。
【实验】
步骤:用吹风机吹风车,小石块被提起。
师:怎么样,厉害吧!大家想,如果我们把风车做得好大好大,那是不是能提起好重的东西呀。所以,风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种资源,它可以帮我们干活,还可以发电呢。

图1—1—3 风车提起小石块实验
Step6:热空气上升(5分钟)
师:大家有没有见过热气球呀?为什么热气球可以在天上飞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实验】
步骤:如图1—1—4,用蜡烛等热源,可以使纸条旋转。
师:纸条为什么会旋转呀?
幼:因为有风。
师:哪儿来的风呢?
幼:……
师:因为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所以热空气往上跑就产生风啦。热气球也是类似的原理。用火加热空气,热空气就会往上跑,跑到气球里,将气球吹得大大的,最后热气球就往上运动,飞到天上去了。

图1—1—4 热空气上升实验
Step7:总结(5分钟)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了什么呀?为什么会有风呀?
幼:因为空气在移动。
师:对啦,那风吹到纸上,纸会怎么样呀?
幼:会被吹动。
师:要是我们从侧面吹呢?
幼:纸会被吸过去。
师:用风的力量我们可以干什么呀?
幼:把东西举起来、发电……
师:对啦,那热空气是往上跑还是往下跑呀?冷空气呢?
幼:热空气会往上跑,冷空气会往下跑。
活动建议
1.实验前要先和小朋友明确“左”和“右”的方位概念。
2.风车提起小石块实验可以设计成示范实验,由小朋友作为助手。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主要是石块和风车的变化。也可设计成对比实验,先由小朋友吹动风车,再用吹风机吹,比较两者的效果。
3.热空气上升实验中纸条要剪得均匀,否则效果不佳,并且纸条不要太靠近燃烧的蜡烛,纸条可用铝箔纸代替。实验要在老师的监管下进行。
2苗苗与阳光
自然世界;适用5~7岁儿童
活动任务
教师通过图片和种子实物帮助小朋友认识种子的内部结构,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帮助小朋友理解种子是如何发芽的。最后通过栽培种子实验帮助小朋友探究种子的成长及其与光的关系。
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
2.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和条件。
3.知道种子的生长过程及其与光的关系。
核心概念
1.种子的发芽和生长需要阳光和水(适当的温度下)。
2.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活动准备
1.种子的结构:绿豆种子(活动前一天浸泡)、培养皿、放大镜。
2.种子的栽培:葵花种子若干、锡纸、不透光的纸盒×2、营养钵×4、剪刀、胶带、培养土。
活动框架

活动过程
Step1:情境导入(5分钟)
师: (引导幼儿观看图卡,了解各种树木、花草、庄稼都是由种子变来的)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幼:春天。
师:春天有什么变化呢?
幼:雪融化啦、看到了小草……
师:与冬天相比,春天天气又有什么变化?
幼:暖和了。
师:春天的植物有哪些变化?
幼:小树发芽了、小草长出来了、开花了……
师: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树林茂盛,花儿开了,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你们知道树木、花草、水果、蔬菜都是由什么变来的吗?
幼:种子。
师:很好,你们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西瓜籽、南瓜籽……
师:你们见过这么多种子,想不想看一看种子里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呀?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观察种子,一起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Step2:种子的结构(5分钟)
【讨论】 植物种子构造的诞生。
豆子的各部分都有各自的功能。见图1—2—1。

图1—2—1 种子的外形(左)和内部结构(右)
1.种皮——把豆子的周围包起来保护豆子。
2.子叶——芽要成长时,成为其能量的来源。
3.脐——豆子和豆荚在此连接。
4.胚芽——将来会成为叶。
5.胚轴——将来会成为茎。
6.胚根——将来会成为根。
Step3:各种不同种子的结构观察(10分钟)
【实验】 老师需在上课前一天浸泡种子。
步骤1:取几粒绿豆种子,放在装有温水的培养皿中浸泡。
步骤2:10小时后取出,观察它的外形以及种皮上的种脐。
步骤3:剥去种皮,分开合着的两片子叶。
步骤4:用生物宝盒的放大镜仔细观察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绿豆为双子叶植物)
备选实验:参照资料1。
Step4:种子是如何发芽的?(5分钟)
师:一粒种子是怎么钻出泥土,看到外面的世界的呢?猜猜看,种子需要些什么东西才能很好地发芽呢?小朋友,先听老师读一段散文(见参考资料2)。
师:“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它醒过来,觉得很暖和。”种子醒来后觉得怎样?
幼:很暖和!
师:这说明温度有什么变化?
幼:变热了!
师:对,和冬天相比,天气变暖和了,因为春天来了。
师:“它往上挺一挺。”种子为什么要往上挺一挺呢?
幼:说明它想出来!
师:“它很渴,喝了口水。”所以,它觉得怎么样?
幼:说明种子需要水的滋润。
师:它听到外面有什么声音?
幼:鸟在叫(唱歌)。
师:外面是什么样儿的?是谁帮种子松土,为什么要松土呢?
幼:说明松土能使种子快点钻出泥土。
师:种子离地面越来越近了,它听到谁在唱歌?你觉得春风、泉水、小鸟、小孩子在唱什么呢?
(幼儿自由想象)
师:小朋友们刚才的回答很好,这些都是春天的特征,春天到了,种子会发芽、生长,小鸟也出来唱歌啦,还有呢,太阳公公,也就是阳光,是不是照得我们身上暖暖的呢?
幼:对!
师: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阳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种子发芽、植物生长都需要适宜的温度、都需要阳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看看阳光对种子的发芽、生长产生怎样的影响。
Step5:种子的栽培(5分钟)
【实验】
说明:这是一个长期实验,活动中只要播种。
步骤1:将班级分为4—6组。
步骤2:每组设定编号和摆放位置。
步骤3:明确每组负责人,每组委派队长每天来浇水。
步骤4:认真观察种子萌芽及幼苗的成长过程,并做好记录。
实验设计及观察结果:
(1) 准备好4个装满泥土的营养钵,把葵花种子均匀地播种在土壤中,浇水。放在温暖、光线充足之处,等待发芽。五天后,幼苗从土壤中钻出来,如图1—2—2。
(2) 三天后,将4个营养钵连带幼苗一起放入纸盒中,用锡纸封存好,如图1—2—3。
(3) 再三天后打开盒子观察,所有的幼苗均直立生长。但出现叶子干枯,个别茎出现萎蔫,如图1—2—4。
(4) 把实验组幼苗放入纸盒中,用锡纸封存好,在向光处挖一个直径3厘米的小洞,对照组幼苗放在全光下,如图1—2—5。
(5) 五天后打开盒子观察,实验组的幼苗向小洞方向弯曲生长,对照组的幼苗直立生长,如图1—2—6。

图1—2—2 幼苗

图1—2—3 避光种植

图1—2—4 避光生长的幼苗

图1—2—5 实验组的纸盒,光的方向对比试验

图1—2—6 向光性对比实验(左为对照组,右为实验组)
上述现象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向光一侧的生长素分布得少,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得快,所以弯向光源生长。见参考资料3。
活动建议
1.老师提醒幼儿每天记录实验报告单,跟踪种子每天的发芽程度,幼儿班可以通过画图记录。
2.老师根据实验花盆的具体大小,告诉小朋友每天浇水的量。
3.备选实验在选取玉米粒的时候,挑选成熟的玉米,嫩玉米水分太多,不利于实验观察。
参 考 资 料
资料1
备选示范实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10分钟)
准备事项:新鲜玉米粒
目的要求:认识玉米种子的结构。
材料仪器:玉米种子、解剖刀、放大镜、滴管、染色色素、量筒。
【实验】
步骤1:取1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外形。
步骤2:按照图中虚线的位置,用解剖刀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如对象为低年级学生,可改为由老师切剖开后发放给每个幼儿)
步骤3:在剖面上滴一滴蓝色色素,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玉米为单子叶植物。
绿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的是:绿豆种子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玉米种子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子叶一片。如图1—2—7。

图1—2—7 玉米种子与玉米植物体的对照
资料2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它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它有点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春风轻轻吹着,种子问蚯蚓:“外面是什么声音?”蚯蚓说:“那是春风,春风在叫我们到外面去呢。”“外面什么样?也这么黑么?”“不,外面亮得很。”蚯蚓一边往外钻,一边说:“我先把土松一松,你好钻出去。”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了一挺。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种子听见外面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它高声喊道:“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资料3
实验结果及原理简述:
经过一个月的培养处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幼苗发生了不同程度地向着单侧光照射方向的弯曲,对照组直立生长。完全遮光植物幼苗,直立生长,但由于纸盒中的空气流通性差,温度低,植物生长速度很慢,时间长后出现叶子干枯,茎个别萎蔫的现象。所以,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植物的向光性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生长素由顶芽分泌,植物会将生长素运输到背光一面,适当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背光面的生长,而向光面因为生长素很少而生长较慢,这样植物就会向光弯曲生长。
3美丽的地球
自然世界;适用5~7岁儿童
活动任务
通过观看影片和老师的讲解,帮助小朋友了解地球的形成,学习地球的结构、岩石的种类及形成。小朋友通过探索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多一点了解。
活动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成方式。
2.了解地质学学科的研究方向。
3.了解地球的分层结构。
4.了解岩石的类型。
5.认识并热爱我们生活的地球。
核心概念
1.地球有三层: 地壳、地幔和地核。越往内密度越高。内核心密度最高,其次是外核心。
2.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是岩浆流出地表冷却形成;沉积岩由沉积物累积而成;变质岩是岩浆岩、沉积岩等产生改变而形成。
活动准备
地球形成影片、图片(地球、瀑布、峡谷)、地球分层图(地球结构图)、地球三层图(电子白板)(共五组)、岩石形成过成的影片(火山爆发形成岩石)、地球形成的故事、图片(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活动框架

活动过程
Step1:情境导入(5分钟)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叫做什么名字呀?
幼:地球!
师:对啦,我们生活的星球就是地球,有没有小朋友知道,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呀?
幼:一个大圆球。
师: (出示地球图片)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看起来是这样的。

图1—3—1 地球
幼:好美呀!
师:是呀,我们的地球是那么的美!同学们,你们想想看,这么美的地球是怎么形成的呢?
幼:爆炸……
师:嗯!地球的形成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到底地球是如何形成的,而我们的地球又有哪些美丽而又特别的景观!
(教师可结合参考资料1给小朋友解释)。
Step2:影片 地球的形成(5分钟)
师: (放完影片《地球的形成》后)哇,原来地球是这么的美丽,有着这么多漂亮的地方,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发言)
师:那你们看到的景物有哪些特点呢?
(幼儿自由发言)

图1—3—2 地球上的景物
师:影片中,从太空观察地球时是什么颜色(蓝、黄、灰、白等),有哪些部分?(从这样的方式切入地球上有着许多不一样的地方,除了大量的水之外,还有其他的地形及气候,并从影片中告诉小朋友有哪些特别的地形值得注意!)
师:地球有着这么多不同的地方,当然值得研究的东西就多了。小朋友必须好好了解一下我们所居住的地球!
(引导的时候,多让小朋友说出不同地形,有着什么样不同的地方,在回答的同时,可以引导小朋友去体会,不同的科学问题就是这样研究出来的。)
Step3:地质学家(5分钟)
【讨论】 地球科学的学问很多,除了我们常说的岩石之外,另外人文、天文都有所涉及(让小朋友知道地球科学是很广的学问),而这里要告诉小朋友,我们现在研究的正是其中的一门学科——地质学。
师:地球科学就是研究地球上所有的事情,所以有着非常多不同的学问,当然也有着许多不同的科学家,他们也有着不同的名称喔。例如,研究天文的天文学家、研究大海的海洋学家等。今天的活动当中,我们就来研究地表上的石头、土壤、岩石,那这样的科学家应该叫什么呢?
幼:石头学家、土壤学家……
师:哈……其实叫做地质学家,这些科学家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常见的一些石头、土壤……今天小朋友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地质学家,好好了解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有哪些美丽的现象。
地球科学家研究我们居住的星球。在这个研究地球的学问中,很多不同领域的科学交汇在一起。地质学探讨我们脚下的地,也就是星球上的土壤和石头。气象学是研究地球的天气,地理学是探讨地球表面的形状,如海洋、山脉、河流和平原等。(在引导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白板上画上地球表面,然后问小朋友在地球上有些什么?一边说,一边画,例如画出白云时,可以带出其中的一门学问——气象学……,小朋友在表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知道了很多不同的地球科学学科。)
Step4:地球的结构(5分钟)
【讨论】 了解地球的组成及地质的改变。

图1—3—3 地球结构图
师:当然,要了解地球,首先要先知道整个地球的构造,小朋友,你们觉得,现在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而在地球的地底下有着什么东西?
幼:岩浆……
师:地球的地壳是地球坚固的表面且是最薄的一层;有山、有海洋,地球并非是一完整的球体,由许多大板块组成称为地壳构造板块。地球的地幔,充满液体的熔岩,喷出火山之后冷却成岩石。地球的地核是最紧密的一层,充满实体、白热的金属。
地球有三层: 地壳、地幔和地核。越往内密度越高。内核心密度最高,其次是外核心。(在引导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拿鸡蛋做比喻,地球是分几层,最后拿出图片,请小朋友观察,到底有几层,再一层一层解释!)
Step5:地球的结构(5分钟)
【活动】 在活动的过程中,确定幼儿真正了解地球的分层结构,能正确地将地球结构组合完成,并且认识不同的结构的知识。
师:原来地球主要分成三层,不同的地层有着不同的面貌,现在我们就来比赛一下,看看谁已经清楚地知道这三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并且是在地球的哪一层?
步骤1:先将电子白板的图打开。
步骤2:选班上的一个小朋友到台前,将电子白板中的图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地球。
步骤3:可以选择几个不同的小朋友轮流上来操作。
(可以用竞赛的方式请每组选一个小朋友上来比赛排列,在排列的时候由老师随便说一个地方,请小朋友找到并告诉大家是第几层叫什么,而且排好。看看哪一个小朋友说得最正确、动作最快。)
(老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依照小朋友的状况加深难度,如小学生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多问一些问题,如哪一层的密度最大,叫什么?然后再叫小朋友放好位置,而幼儿用最简单的方式即可,如最里面那一层叫什么?区分出难易,可以加强小朋友的互动效果。)
Step6:岩石形成的过程(10分钟)
【影片】 了解分类的概念,在影片当中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岩石如何形成,可以怎么将它们分门别类,最后引导到岩石形成的三个类别。
师:在我们居住的地球当中,有着许多的岩石,这些岩石怎么来的呢?科学家可是有着他们的方法。小朋友,我们也来看看岩石如何形成,如何像分类一样,也将它们分开!火成岩是岩浆流出地表而冷却形成(图1—3—4)。沉积岩是岩石的成分在河流、湖泊等处经过慢慢累积而成(图1—3—5)。变质岩是火成岩、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产生改变而形成的(图1—3—6)。

图1—3—4 岩浆岩

图1—3—5 沉积岩

图1—3—6 变质岩
(在影片中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岩石如何形成,例如,火山爆发的时候有岩石出现吗?会变成岩石吗?当这些岩石不断地叠在一起时会变成什么样子?)教师可参考资料2给小朋友解释。
Step7:总结(5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说了地球是怎么形成的呀?
幼:是小灰尘一点一点慢慢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师:那研究地球的科学家叫做……
幼:地质学家。
师:如果我们把地球像一个鸡蛋一样切开的话,有几层呀?
幼:有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师:那地球有哪几种石头呀?
幼:有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活动建议
1.当讲述到地理等孩子可能不感兴趣的内容时,老师要尽量多吸引孩子,可以放一些视频、做一些游戏等。
2.本节课要按孩子年龄段变换上课的方式,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不要求掌握过多内容。
3.小朋友在回答地球形成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动作来调动小朋友的兴趣。例如爆炸,老师可以做出夸张的爆炸的动作,也可以请小朋友做,再想想爆炸会变大或是变小。讲到碰撞时,可以请两个小朋友或是一个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互动,两个撞在一起,然后抱在一起,然后再想想会变大还是变小,温度会高还是低……
参 考 资 料
资料1
大约在50亿年前,银河系里弥漫着大量的星云物质。它们因自身引力作用而收缩,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旋涡使星云破裂成许多“碎片”。其中,形成太阳系的那些碎片,就称为太阳星云。太阳星云中含有不易挥发的固体尘粒。这些尘粒相互结合,形成越来越大的颗粒环状物,并开始吸附周围一些较小的尘粒,从而使体积日益增大,逐渐形成了地球星胚。地球星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动着,并且不断地壮大自己。于是,原始地球就形成了。原始地球经过不断运动与壮大,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模样。
资料2
岩石为矿物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岩石可以由一种矿物所组成,如石灰岩仅由方解石这一种矿物所组成;也可由多种矿物所组成,如花岗岩则由石英、长石、云母等多种矿物集合而成。组成岩石的物质大部分都是无机物质。
岩石可以按照其成因分为三大类,但由于自然界是连续体,很难真正依据我们的分类分成三种岩性,因此会存在一些过渡性的岩石,好比说凝灰岩(火山灰尘与岩块落入地表或水中堆积胶结而成)就可能被归于沉积岩或火成岩,但大抵是我们还是可以分为主要的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沉积岩: 占地表的66%,为地表的主要岩类。沉积岩由原来已形成的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后变为碎屑,或由生物的遗迹等,再经过侵蚀、沉积及石化等作用而造成的岩石。这类岩石都成层状,最先沉积者在下部,时代较老,层次愈上者,则时代愈新,这叫做叠置层法则。当岩石沉积的时候往往含有生物的遗骸,埋没后可以完好保存,历久就变成化石,在火成岩中则多无化石存在。
岩浆岩: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所有组成物质(指矿物质)都呈现熔融状态的流体,名为岩浆。岩浆岩即由于岩浆侵入地壳内部,或流出地表面造成熔岩,在经冷却凝固而造成,如玄武岩及花岗岩等都是。岩浆岩是所有岩石中最原始的岩石。
变质岩:原来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再经过地壳运动或岩浆侵入作用所发生的高温和高压与热液的影响,可以改变其原来岩石的结构或组织,或使部分矿物消失,而产生他种新的矿物,因而成为另外一种与原岩不同的岩石,称为变质岩,如大理岩变自石灰岩、板岩变自页岩、石英岩变自砂岩等。典型的变质岩存在于前寒武纪或造山带区域,常有区域构造相关之劈理,或矿物的变化。
4难测的天气
自然世界;适用3~5岁儿童
活动任务
教师通过实验帮助小朋友理解云是如何形成的,探究大自然中日落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并且让小朋友学会自己制作“日落”。
活动目标
1.了解云是如何形成的。
2.了解日落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
3.学会制作“日落”。
4.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
核心概念
1.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冷,变成小液滴,在大气层汇集后形成云。
2.日落时,太阳光穿过大气层,经过色散后形成了日落的颜色。
活动准备
电热水壶、金属盘、手电筒、雪糕棒、奶粉、烧杯。
活动框架

活动过程
Step1:情境导入(5分钟)
师:春天到了,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好呀。说到天气,小朋友们都知道有哪些天气呀?
幼:有晴天、阴天、下雨天……
师:是的!天气变化不定,那这些天气现象都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吧!
Step2:云的形成(15分钟)
师:我们先来说一说云,云是怎么生成的呀?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幼儿自由讨论)
师:其实呀,云是由小水珠组成的,平常下雨的雨水就是从云里来的。我们来做个实验看一看云是怎么产生的。
【实验】
步骤1:用电水壶烧水,当水快烧开时讨论云的形成。
步骤2:当水开始烧开时,把冷的金属盘放在水蒸气上(小心手不要被烫到)。
步骤3:当水烧开时,在壶嘴的上面形成了一朵白色的“云”,当你把冷的金属盘放在“云”中时,小水珠就会凝聚在上面。
师:大家看,这就是云的形成。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冷,就变成了水滴,也就是我们看到的云了。
Step3:人工日落(15分钟)
师:大家有没有见过日落呀?
幼:见过!
师:什么感觉呢?
幼:很美……
师:日落真的很美,你们想不想在教室里制造我们自己的日落呢?
【实验】
步骤1:给每组下发以下物品:装着水的烧杯、手电筒、一根雪糕棒、装着奶粉的小纸杯。
步骤2:让幼儿把手电筒照向装着水的烧杯,光看起来还会是“白”的。
步骤3:让幼儿把奶粉倒入烧杯中,用雪糕棒搅拌。
步骤4:再用手电筒把灯光照过液体,混合后的奶水会吸收光线的一部分波长,液体看起来就像日落一般,是橘红色的。
师:大家看,这种感觉像不像日落呀?
幼:像……
师:白色的光在牛奶中经过散射就变成了日落的颜色。同样,在日落的时候,太阳光穿过厚厚的大气层和云层,就像穿过了牛奶一样,于是变成了落日的颜色。
Step4:总结(5分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玩了什么呀?
幼:我们做了云!还有美丽的日落!
师:大家有没有觉得大自然十分神奇呢?只要平时多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神奇的自然现象哦!
活动建议
1.老师烧水做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不要被烫伤,同时注意和幼儿保持安全距离。
2.烧杯用塑料烧杯以免被打碎,最后再发装水的烧杯。提醒幼儿将东西放在桌子中间,不要打翻杯子。
3.老师提醒幼儿在使用手电筒时不要照射其他小朋友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