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概念 体系 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互联网金融的主战场——小微金融

1. 什么是小微金融

根据维基百科的界定,小微金融主要是指专门向小微企业及中低收入阶层(包括个体户)提供小额度的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活动(这里并没有特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开展业务),是一种对银行主导的传统金融体系的补充。在我国,小微金融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储蓄、贷款、支付、保险、信托、股权融资(创业板、新三板等适合小微企业的板块)等金融服务。

2. 小微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联系

小微金融强调的是服务对象,互联网金融强调的是服务形式。在实践中,一方面小微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都是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阶层个人,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线上化、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小微金融业务的效率和利润率,所以目前小微金融分为传统的线下小微业务以及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线上小微金融业务。

简而言之,互联网金融主要应用于小微金融,是小微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为什么要发展小微金融

(1)小微企业很重要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家发改委201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 总量的60%,纳税约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解决了约75%的就业,贡献了约50%的税收。另外,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小微企业完成了约65%的发明专利和约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2)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支持不够

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力军是(大型)商业银行,其主营业务是吸收公众存款并支付利息,向个人和企业发放贷款并收取利息,从而获取利差。然而,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造成许多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出于保证存款安全性的考虑,倾向于贷款给收入高且有信用记录的个人以及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另一方面出于单笔贷款成本(营销、审贷、催收)和利润的考虑,倾向于做期限较长的大额贷款。

从小微企业的角度来看,银行提供的传统对公贷款服务也不符合其经营需求。首先,小微企业的经营贷款具有“期限(短可借半月,长可借半年)、额度(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频率(小微企业互相赊账,因此富余资金少,可能每个月都要借钱周转)、需求(突发订单,下个月就要交货)”的特点,而银行传统对公贷款期限要求较长(在对公贷款里,短期授信指1年以内的授信,中长期则是1年以上的授信)、额度要求较高(各银行政策不一,但大型商业银行一般不低于200万元)、审查期限较长(可能需要1个月)。另外,商业银行对公贷款对于企业本身的要求也比较高,例如,对贷款抵质押物要求不能有二次抵押(如某厂房已经抵押给了另一家银行,但其估值扣除银行贷款额度后还有剩余,以其剩余价值进行抵押)的状况,一些银行在实际操作中还会要求贷款企业不全额使用贷款(如名义贷款1000万元,但实际取用的款项不能超过800万元,等于企业要多支付利息),以及将企业存款存入贷款银行,给小微企业造成额外负担。目前,小微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是民间借贷(往往为高利贷),即向个人或者其他(非金融)企业借钱。

4. 国家对小微金融的支持

国务院于2013年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积极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小微金融主力机构,它们也是互联网金融的生力军),并建立小微企业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发布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金融机构贷款给小微企业能够根据信用分数来审贷,这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也十分重要)。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于2015年发布《关于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目标“三个不低于”:在有效提高贷款增量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5. 银行小微金融的互联网实践

在小微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实践中,商业银行主要是处于被动的地位,无论是业务开展的规模和业务形式的创新均落后于非银行机构,因此本书后面章节主要围绕非银行机构的互联网金融实践来讲解。

开展小微金融业务(主要是小额贷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大型商业银行,其开展小微金融业务主要是受国家政策推动;另一种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地方农商商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其传统对公业务和大型国有银行竞争没有优势,因此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另一方面,2008年的经济危机后,许多大型企业实际上负债累累,甚至是“以贷养贷”(为了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银行不得不向还未还清贷款的企业提供新贷款),而资质较好的大企业由于各大银行争抢,因此贷款业务利润极低(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才6%)。相比而言,小微企业客户的负债率比较低,还愿意接受较高的利率,因此很多银行主动开展小微业务。

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小微金融业务,比较有效的一种模式是网络供应链金融模式,即银行以长期合作且资质较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企业,由其为上下游小微供销商企业进行贷款担保,由银行来为这些小微企业的关联业务提供贷款。例如(如图1-3所示),某养鸡场为核心农贸企业的下游供应商,养鸡场赊销鸡肉给农贸企业,并向银行申请贷款购买新的鸡饲料。银行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查询核心农贸企业的采购记录以及上游超市的鸡肉销售记录和库存数据,来判断养鸡场资金需求的真实性和市场对鸡肉的需求变化。如果贷款审查通过,则直接将贷款打给饲料商家,并以核心农贸企业欠养鸡场的钱为担保物。通过这种模式,银行可以批量化、自动化地发放小额贷款,在节省成本的同时较有效地做好风险控制。

018-01

图1-3 某养鸡场供应链金融模式

请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信用”。我国正在建设中的个人信用体系,不论是对金融机构业务的健康发展,还是对金融消费者的个人生活,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视频案例简介了什么是信用历史与信用报告,并向读者提供了维护好个人信用记录的方法。

018-02

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