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翻译的主要流派及观点
第一节
美国翻译培训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美国翻译培训学派(The American Translation Workshop)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在此之前,学术界历来都把翻译看成是机械的、无创造性的活动。1964年,美国艾奥瓦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创建了翻译培训班。1965年,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设立了全美翻译理论研究中心。同年,特德·休斯(Ted Hughes)和丹尼尔·韦斯伯特(Daniel Weissbort)编辑出版了第一期《现代诗歌翻译》杂志。1968年,全美翻译理论研究中心出版了第一期专门研究翻译史及翻译美学的刊物《迪洛斯》(Delos)。
到了70年代,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德克萨斯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等相继开设了翻译课,举办培训班,并对从事文学翻译史研究、理论研究的学生授予文学翻译高级学位。同期,美国建立了职业性的翻译机构—美国文学翻译家协会(American Literary Translation Association,ALTA)。从此,各高校陆续建立了翻译培训班。
一、策德内斯
耶鲁大学的策德内斯(Jonans Zdanys)在《翻译教学:翻译教材结构的几点说明》(1987)一书中对翻译教学做了论述。他认为翻译确实可以进行教学,并希望能吸引有志于文学工作的青年一起“探讨诗歌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他认为翻译是一种主观思维活动,翻译研究能加深我们对翻译性质的理解。翻译作为一门艺术,不仅可以进行教学,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诗歌、语言美学及诠释等有更深的认识。“正是在人们普遍认为翻译可以进行教学的前提下,美国各高校才纷纷建立了翻译培训班。”
二、里查兹
美国翻译培训学派侧重翻译实践,强调译作的品位与文学价值,其理论最好的例证就是里查兹(I. A. Richards)所写的《实用批评》(1929)。20世纪20年代末,里查兹在哈佛大学创办了阅读培训班,这实际上是以后创办创作培训班及翻译培训班的前奏。与里查兹在20年代的阅读培训班一样,翻译培训班也试图为文化引进一种新的方式。里查兹认为:“只要受过良好的教育,我们就能与诗人完全地分享这种体验;同样,如果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对某诗的理解能达成共识,那么这种共识就可以代表我们对该诗的评价。”他举办翻译培训班是为了使译者真正理解作品思想、基调、主旨,以及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所表达的意义。
三、庞德
庞德(Ezra Pound)的翻译理论倡导精确再现细节、词语、片段和整体形象的描绘。在庞德看来,文本中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是作者刻意塑造的意象(image)。他把译者看成艺术家、雕刻家、书法家及文字的驾驭者,从而赋予译者更多的自由。
庞德认为,词语总是处在一张相互关联的网络中,不同语言的词语与词语之间有一张相互交织的网。在这些语言之网中,只要我们顺其轨迹搜寻,一定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庞德指出,译者要研究语言、时间、作者生平、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同一时期其他作者的文章、另一时间另一上下文该作者的思想逻辑以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庞德提出了两个翻译原则,一是英语译文中地道的表达,二是意义和氛围上对原文的忠实。
庞德使用了忠实(fidelity)一词,既包括原文意义上的忠实,又包括原文氛围上的忠实。他所用的“氛围(atmosphere)”一词既指上下文的联系,也包括语篇间的联系。他认为,意义在一定的氛围中产生。要揭示该意义,人们必须懂得历史,并重现使意义得以产生的氛围。
四、威尔
威尔(Frederic Will)最先在德克萨斯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工作,1964年开始研究翻译理论。1965年,他创办了文学翻译杂志《迈克罗梅加斯》(Micromegas),讨论各国诗歌翻译。威尔的主要理论著作为《文学内外》(1966)和《石中刀》(1973)。前者提出了一些有关“命名和意义”的问题,并把翻译观视为命名、小说创作和认知的形式;后者讨论翻译实践,其中一部分记述了作者在艾奥瓦大学的翻译培训班经历。
在威尔看来,语言不同,语言塑造的现实也就不同,因此我们无法确定某个词语的具体所指;我们通过给事物命名的形式认识并了解现实,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创造了现实。
威尔认为,文学包含着真理与知识,文学中存在一种理想的文学实体,而且人类的体验有一个普遍的核心和共同点,正因为如此,语言之间的相互翻译才成为可能,一种语言的文学才可能跟另外一种语言的文学等同起来。威尔提出直觉在翻译中能起重要的作用。
威尔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认识到,翻译与文章的意义关系不大,但与怎样运用语言表达意义却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倡导一种不翻译作品意义,而翻译作品的能量(energy)和充量(thrust)的方法。通过翻译,译者使原文获得新的生命并勃发新的生机。只要译者忽略原文中某些特殊含义的翻译而对原文的真正含义(true meaning)绝对忠实,翻译的矛盾就可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