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二十年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 产业园区

1.5.1 园区概况

自1994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神府经济开发区,成为陕北第一个经济开发区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榆林市共发展形成产业园区28个,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综合园区和物流产业园区等5个类别,范围覆盖了全市12个县区市,其中包括国家级园区2家。近几年来,榆林市经济跨越发展,各园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支撑和引领作用。榆林产业园区名称、区域、级别及类别见表1-14。

表1-14 榆林市产业园区概况

根据2017年数据显示,榆林市28个产业园区整体经济运行向上趋势明显,占全市比重有所提高,见表1-15。

表1-15 榆林市产业园区主要指标情况

经过分析比对,榆林市产业园区2017年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明显向好。2017年,榆林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01亿元,同比增长32%,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7.6%多出4.4个百分点;榆林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35.4%,比2016年占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

[2]企业效益明显提高。2017年,榆林产业园区营业总收入1699亿元,同比增长24.4%;榆林产业园区利润总额258亿元,同比增长99.7%。

[3]投资力度明显加大。2017年,榆林产业园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45.5亿元,同比增长37.5%,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1.9%,同比增加4.8个百分点。

[4]项目引进明显增多。2017年,榆林产业园区共引进内资项目80个,比2016年多出16个,同比提高19.4%;实际到位内资项目资金573.6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

⑤对外贸易有所突破。2017年,榆林产业园区对外贸易出口额为2497万美元,比2016年的2474万美元略有增长。

1.5.2 榆神工业区

榆神工业区(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省规划面积最大的开发区,属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享有市一级经济审批权、县一级行政执法权和外资审批权。榆神工业区(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为1994年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神府经济开发区,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被工信部确立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5年经商务部批准,神府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榆神工业区坐落于陕西省北部重镇榆林地区,核心区位于榆林市东北方向,神木市西南方向的中间地带,全区坐落在榆神矿区一期和二期腹地。根据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榆神、榆横煤化工园区管辖范围调整意见的批复》(陕发改能源〔2009〕419号)和榆林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理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榆办发〔2009〕24号),榆神工业区总占地面积为1108平方千米,共涉及榆阳区和神木市的6个乡镇、52个行政村,人口约2.9万人,人口密度为26人/平方千米。

榆神工业区具体管理范围是:东起锦界镇东界,南至榆阳区和神木市的头道河、红柳沟、青杨树沟三条河流为界,西至榆阳区金鸡滩镇西端,北侧以榆神铁路及高速公路轴线5千米处为界,包括神木市锦界镇、大保当、高家堡三个乡镇的部分,面积596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4%;榆阳区金鸡滩整建制镇及麻黄梁、大河塔两个乡镇的部分行政村,面积512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6%。

近年来,榆神工业区先后引进神华、兖矿、延长石油、陕煤化等国内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了以重大项目为龙头,骨干项目为支撑,各类产业项目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极力打造清水工业园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大保当后勤服务基地,形成产城一体格局。目前,榆神工业区累计落地项目156个,招商引资2800亿元,入区企业达到350户,规模以上企业85户,产值上亿元的企业35户,完成投资950亿元。2017年,榆神工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工业总产值29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8亿元。

榆神工业区是未来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将承载大型现代化综合性煤化工项目、高端化学品和新材料项目、现代化煤矿项目、新能源项目、高载能项目、发电项目、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和大型能化综合性项目。未来发展重点是拉长产业链,加大高端产品比重,按照智能工厂和智慧园区标准,优化区内能流物流耦合,完善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和管理体制机制,最终打造成为榆林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堡垒。

1.5.3 榆横工业区

榆横工业区2009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组建,与榆林高新区并轨运行。榆林高新区前身为榆林经济开发区,是陕西省人民政府1999年2月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2010年12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陕西省发改委2009年批准榆横工业区面积为914平方千米,涉及榆阳、横山两个县区、3个乡镇、51个行政村,其中包括榆林高新区现辖28.4平方千米,榆阳区328.4平方千米,横山区557.32平方千米。

榆横工业区煤化工产业区分为北区和南区。煤化工北区占地面积12平方千米,主要发展煤制油及以煤间接液化为核心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已经建成投产兖矿1000万吨/年煤制油一期100万吨/年启动工程。煤化工南区占地面积96平方千米,主要发展能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等产业,已经建成投产项目包括华电集团煤制甲醇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醋酸项目一期工程和中煤集团陕西公司甲醇醋酸系列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

目前,榆横工业区入驻各类企业2100多家,工业企业超过100家,累计引进项目300多个,投资规模近2000亿元,完成投资约700亿元。2017年,榆横工业区完成营业总收入730亿元,同比增长15.87%;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0亿元,同比增长17.24%;完成工业总产值430亿元,同比增长13.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5亿元,同比增长94.23%;实现财政总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7.3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21.21%。

榆横工业区是未来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承载区,将在现有基础上建设大型现代化综合性煤化工项目、高端化学品和新材料项目、现代化煤矿项目、新能源项目和发电项目及大型能化综合性项目。榆横工业区未来发展重点是扩大现有项目规模,拉长项目产品业链,加大精细化学品、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聚烯烃专用料等高端产品比重,按照智能工厂和智慧园区标准,优化区内区外能流物流耦合,完善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和管理体制机制,最终打造成为榆林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承载区。

1.5.4 靖边能化园区

2007年,为了贯彻落实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第五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精神,根据陕西省委、省政府对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两区六园”总体建设布局,靖边县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规划建设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2007年11月,经陕西省政府审定,省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园区发展规划。在2008年4月28日第六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期间,成功举行了靖边能化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开园仪式。

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位于靖边县城东北方向10千米处的沙石峁国有林场,规划控制面积40平方千米。该区域位于县城下风向,芦河下游,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包茂高速公路和青银高速公路夹角地带,距太中银铁路杨桥畔火车站2千米左右,交通便利;区域内没有耕地和居民,干扰因素少;距规划建设的杨桥畔110千伏和330千伏变电站较近,用电有保障;利用沙生湿地污水最终处理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目前,由延长石油集团投资的180万吨/年甲醇、150万吨/年渣油热裂解、60万吨DMTO、60万吨聚乙烯、60万吨聚丙烯和8万吨乙烯装置及下游产品项目,总投资275亿元。该项目于2008年4月28日开工,经过六年多来的规划建设,所有装置于2014年7月31日全程打通,生产出合格的聚乙烯、聚丙烯终端产品,标志着全球首套煤油气综合转化项目一次试车成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世界第一。自2014年7月投产至2017年7月底,该项目累计生产各类化工产品500万吨,其中聚烯烃产品292万吨(聚乙烯128万吨,聚丙烯164万吨),实现总产值25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5亿元,上缴税金26亿元。其中2017年1至7月份累计生产各类化工产品120万吨,聚烯烃产品70万吨(聚乙烯29万吨,聚丙烯41万吨),实现产值62亿元,实现利润总和7.5亿元,上缴税金8.06亿元。

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先后建成了靖边发展规划展览馆、管委会办公业务大楼及迎宾大道、石化大道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同时建设完成环园道路及绿化防护带工程、管理服务区配套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内庭院绿化、污水管网工程。按照省市县统一要求,该园区正在积极开展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及经五路三个项目的项目设计、规划,土地、林业手续报批等前期工作。

1.5.5 锦界工业园区

神木市锦界工业园区成立于2003年,规划面积90平方千米,位于神木市境西南的锦界镇,距神木市区35千米。该园区是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陕西榆林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的核心区,是陕西省首批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陕西新型工业化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陕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典型示范园区、陕西省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园区2011年度被评为榆林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与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先进单位,2012年被评为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2013—2015年连续三年荣获榆林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称号。

目前,神木市锦界工业园区入驻工业企业110个,建成投产74个,入园项目总投资149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5亿元,常住人口4.3万人。201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5亿元,上缴税收43.9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5.1亿元。截至2018年5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3.4亿元,上缴税收22.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88亿元。

神木市锦界工业园区依托煤、盐等资源组合优势,现已形成煤电、氯碱、载能、新材料、煤焦油深加工、精细化工六大主导产业,并延伸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业,重点打造煤炭分级分质清洁高效综合利用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1)清洁煤电产业

清洁煤电产业主要有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4 ×60万千瓦时发电机组和配套年产1800万吨原煤的煤电一体化项目等,已建成装机总容量为339万千瓦,煤矿产能2600万吨/年。

(2)清洁氯碱产业

清洁氯碱产业主要有北元化工110万吨/年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金泰氯碱高性能树脂项目及泰安化工三(四)氯乙烯项目等。

(3)现代载能产业

现代载能产业主要有电石集团、锦源化工2户电石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和新东方硅锰合金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及工业硅、硅铁项目。

(4)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通过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吃干榨净园区废渣肥料,变废为宝,发展新型材料。利用电石渣制水泥、电石渣制脱硫剂、粉煤灰制脱硫石膏板、砖等,大力发展环保新材料产业。

(5)煤焦油深加工产业

煤焦油深加工产业主要有天元化工50万吨/年中温煤焦油轻质化项目、富油能源16.8万吨/年中低温煤焦油综合利用项目、延长安源100万吨/年煤焦油综合利用项目、精益化工等6户煤焦油轻质化企业,批复产能346.8万吨,建成136. 8万吨,是全国最大的煤焦油深加工基地。

(6)精细化工产业

精细化工产业主要有神华集团控股建设的神木化工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国融精细化工10万吨/年聚四氢呋喃、12万吨/年1,4-丁二醇项目等。

1.5.6 麻黄梁工业区

榆阳麻黄梁工业集中区位于榆林城区东20千米处,总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一期控制面积8平方千米,目前已基本建成;二期扩大到25平方千米,目前已完成7平方千米的土地储备;三期再扩大到40平方千米。该工业集中区居于210国道、榆佳高速公路、榆神高速公路的三围之中,交通便捷;靠近榆神煤田边缘,石峁水库南岸,取水用煤十分便利。

目前,榆阳麻黄梁工业集中区内建有上海胜邦2万吨/年低阶粉煤气固热载体双循环快速热解技术工业试验装置,该项目于2016年9月11日通过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其“技术创新性强,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的意见。另外,陕北乾元50万吨/年煤气热载体分段多层热解工业示范装置,包括以气体热载体外燃内热国富炉单元,处理原料煤粒度30毫米以下混煤。该项目于2018年7月31日通过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该技术实现了低阶煤中低温热解的工业化运行。煤气、焦油、半焦产品收率高,品质好,并可实现灵活调控,能量利用率高,装置可长周期运行。综合性能和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麻黄梁工业集中区发展重点是热解下游高附加值的电池材料、针状焦、碳纤维等高端产品,以能源化工技术开发、中试装置工业示范等技术驱动路线为主,逐步打造成为榆林市能源化工产业技术研发示范中心。

1.5.7 府谷煤电化区

府谷煤电化载能工业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是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两区六园”格局的一部分。府谷煤电化载能工业区包括清水川、皇甫川、郭家湾及庙沟门四个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为52.41平方千米,是国家“西电东送”煤电基地之一。

清水川工业集中区位于府谷县东北部22千米处的清水川河道两岸,规划面积15.66平方千米,主导产业为煤电及高载能镁铝合金产业;皇甫川工业集中区位于府谷县东北部35千米的黄甫川河道两岸,规划用地面积32.29平方千米,以煤电、煤化工为主导产业;郭家湾工业集中区位于府谷县西北部86千米处的大昌汗乡,全区规划面积8.7平方千米,该区为煤电载能项目区;庙沟门工业集中区位于府谷县西北约45千米处沙梁川东岸。

府谷煤电化载能工业区发展重点是以煤电和高载能为主导产业,严控发展节奏,全面实行超低排放,统筹灰渣利用,探索建立多能互补系统和创新电力交易。

1.5.8 榆佳工业园区

榆佳工业园区位于佳县王家砭镇北,距榆林市区、佳县县城均为40千米左右,总规划控制面积60平方千米,于2008年由陕西省发改委正式批准。2013年,榆佳工业园区被省中小企业局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集中区。2018年3月2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榆佳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年,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税收为5200万元,占佳县地方财政收入的55%。

目前,榆佳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24户,计划总投资200多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75亿元。园区已建成216万吨兰炭、1万吨金属镁、14万吨煤焦油、3万吨陶粒砂和年检测5万辆汽车的生产规模。目前,园区建有陕西有色电子及光伏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和榆林能源集团12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均已投产。

榆佳工业园区发展重点是:借助陕西有色技术合作方美国REC公司在终端产品高端应用市场的优势,逐步将陕西有色电子级多晶硅产品打入国际高端市场。围绕粒状多晶硅,电子级多晶硅以及电子级硅烷气产业项目的布局发展,着力打造以电子化学品为核心的高端载能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