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研究新进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调节神经内分泌作用

一、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机体最重要的血压调控系统,对血压的发生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RAS广泛存在于血浆、血管壁、心脏、肾脏和中枢系统中,RAS以旁分泌及自分泌方式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功能甚至结构起调节作用。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该系统最终活性物质,不仅能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增加血流量,还能导致小动脉收缩,提高血压。
中医药对RAS的干预大多是通过对该系统中关键物质及其受体的影响而达到调控血压的作用。刘林等的研究提示通脉Ⅰ号方(红花、川芎、丹参、牡丹皮、汉防己、天麻、钩藤、石决明、当归、生地黄)可能通过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而降低AngⅡ受体AT1 RmRNA的表达发挥降压作用。而吕圭源等报道血灵口服液(丹参、赤芍、水蛭、羚羊角粉、生大黄、浙贝母、甜叶菊)可使SHR的血压下降明显,若通过静脉给药则能使犬的正常血压显著下降,考虑机制为药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降低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和AngⅡ水平实现的,但对其他指标却无任何影响。同样也有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复方决明子提取物均能降低SHR血浆中AngⅡ的含量和肾素活性,但对醛固酮(ALD)、内皮素(ET)、心钠素(ANF)及尿量无影响,提示该提取物的降压作用与降低RAS系统激素有关,而与ALD、ET、ANF及尿量确无其他相关性。
另外,李景新等发现沙苑子总黄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并使得血浆中的AngⅡ水平降低明显。还有陈孟莉等研究结果表明,各剂量益肾降压方组(桑寄生、女贞子、淫羊藿、黄芪、泽泻、炒酸枣仁、怀牛膝)均可降低肾实质性高血压(RPH)大鼠的血压、肌酐,并显著降低血浆肾素活性和血浆AngⅡ、血栓素,升高血浆6酮前列环素的含量,表明益肾降压方可降低RPH大鼠的血压,并对肾脏有保护功能,而影响RASS系统是其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于首元实验结果提示牛黄降压丸(羚羊角、珍珠、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黄、冰片、白芍、党参、黄芪、决明子、川芎、黄芩提取物、甘松、薄荷)是通过抑制血液中内分泌激素血浆肾素活性(PRA)、肾上腺素(E)的释放而发挥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并使得血压在应激状态下亦能保持相对平稳。
还有玉从容等实验研究表明,高、中剂量葛根素均可降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模型大鼠的血压,并且能够同等程度降低血浆肾素及AngⅡ的水平。程俊彦等发现长期服用丹参可有效预防SHR左室肥厚的形成,考虑其机制与丹参降低了心肌细胞AT1R的表达从而阻断了AngⅡ的作用有关。
二、改善肾性水钠潴留
肾性水钠潴留是SHR发生高血压的原因之一。正常肾脏可通过利钠作用来维持血管内容量和调节血压,而部分患者肾脏利钠作用若被各种内外因素干扰后会引起一定的水钠潴留,从而导致血压水平的升高。目前许多中药已被证实可以通过促进排钠利尿而使血压下降。如高低剂量的大麻水提取液可使麻醉大鼠动脉血压水平分别下降38%和15%,同时尿量分别增加84%和11%,尿钠排泄分别增加143%和28%。另外某些影响水钠排出的细胞因子如心钠素(ANF)也参与高血压的形成,研究显示ANF是由心房肌细胞生成、存储和分泌的多肽激素,其具有强大的利尿、舒张血管、抗升压激素的作用。郭明栓等对20例高血压病人血浆ANF水平的临床调查发现,高血压病人血浆ANF平均低于健康成人,可能由于ANF消耗过多从而导致高血压病人ANF浓度降低。
由钩藤和罗布麻有效成分组成的复方降压片(钩藤、罗布麻)有降低RPH大鼠血压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ANF含量有关。而金龙等发现降压胶囊(黄芩、泽兰、马鞭草、钩藤、苏木、赤茯苓、川牛膝、丹参、通草)对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考虑其降压作用与升高ANF水平相关。同样张笑丽等研究则提示首乌降压胶囊(制首乌、枸杞子、珍珠粉、钩藤、怀菊花、夏枯草)能有效通过升高血浆心钠素(ANF)水平而发挥较好的降压作用。张英发现艾灸、针刺、针加灸3种外治法治疗高血压患者均有较好的效果,并能有效降低ANF的含量,但其中又以针加灸组效果最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年轻高血压患者多以交感活性亢进为主,因其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较常人明显增多,而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会引起血管收缩等不良效应。此外也可导致心脏兴奋,射血量增加,最终出现高血压这一病理结果。因此,若是有能阻断交感活性的药物,就能从根本上阻断神经节、抑制神经递质释放、拮抗相应受体等环节发挥其降压作用。研究结果提示苦马兰黄酮可通过阻断颈上交感神经节实现降低猫、狗、SHR及正常大鼠的血压,并在2分钟内降至最低水平,降压幅度可达18%~50%。葛根素腹腔注射考虑能通过阻断β受体的作用而降低SHR的血压、心率、血浆肾素活性。刘军鲁等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7例发现葛根素有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抗心律失常作用。宋雪鹏等实验证明,葛根素对高血压动物降压作用肯定,还能一定程度降低其血浆肾素活性,但这些作用均是通过对β受体的阻滞而实现的。
四、改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目前认为,IR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更是贯穿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主线,是联结它们的纽带,为这些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近年来观察发现,高血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因此存在一定的胰岛素抵抗。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58%,而高血压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大量临床和基础实验证明中药在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也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如田卫卫等观察降压合剂(夏枯草,地龙,川芎,汉防己,炒杜仲)对SHR IR的影响,结果提示降压合剂不仅能有效降压,而且能够降低SHR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并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其疗效与卡托普利相当。
同样王芸素等采用补肾益心片(淫羊藿、车前子)治疗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IR病人,临床观察表明补肾益心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IR病人可提高其胰岛素敏感性,减轻IR,并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而徐京育等研究结果提示复方槐花降压冲剂(槐花、菊花、夏枯草、草决明、桑寄生)治疗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疗效确切,疗效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调脂、降糖作用。还有胰敏胶囊可通过阻止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生。吴启锋等证实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不仅能明显改善EH病人的临床症状,促进血压平稳下降,而且还有明显改善IR以及降脂作用。
同时,研究显示大黄及其复方制剂可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及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力降低胰岛素水平等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改善胰岛素抵抗现象。高允珊等用石决牡蛎汤(石决明、生牡蛎、白芍、钩藤、莲子心、莲须、牛膝、龙胆草等)治疗高血压患者60例,其降压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效果均明显优于圣通平组。郭玉红用自拟清脑降压汤(天麻、地龙、菊花、天南星、黄芩、生地黄、钩藤、水牛角、龙胆草、甘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并且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也明显下降。
五、调控钙离子通道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PDC)和受体调控性钙通道(ROC)是血管平滑肌上两组对药物敏感的钙离子通道。通过激活PDC和ROC可引起胞浆内游离Ca 2+浓度增高;而通过与调钙素结合,最终会导致平滑肌的收缩。吴欣等发现前胡丙素与硝苯地平相似,可非竞争性拮抗氯化钙所致猪冠脉的收缩作用。彭韬等发现粉防己碱(Tet)可以预防RPH大鼠小血管的重构作用,并可显著降压。作为钙离子拮抗剂的Tet有阻滞钙内流及内钙释放的作用,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的合成。方达超等研究证明汉防己甲素亦具有相应的钙拮抗作用,临床实验证明汉防己甲素对Ⅱ、Ⅲ期高血压患者作用快而持久,并且对高血压危象或伴急性左心衰、急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同样良好,且无因血压下降过快而引起的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的发生,降压总有效率可达84%。
黑爱莲等研究结果提示随黄芩苷浓度的升高可显著降低平滑肌细胞静息Ca 2+的浓度,并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高K +引起的细胞内Ca 2+的升高,提示黄芩苷可通过阻断平滑肌细胞膜上的PDC和ROC从而抑制细胞内Ca 2+浓度的升高。同样龙眼参因具有与钙通道阻滞剂相似的药理作用而使SHR及SD大鼠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降低。李建平等认为活血祛痰方药能降低SHR肥厚心肌中Ca 2+的含量,从而改善肥厚心肌的血液供应,并可进一步预防心肌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