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洋洋清绮”:走进个体生命体验的文学
文学,作为一种用语言来表达生命体验的艺术,它对生存现实的反应是敏感而准确的。正因如此,它成为我们走进魏晋之际审美文化的一个最先的切入点。
对这一时代的文学,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描述为“高迈”和“清隽”。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学审美形态。“高迈”,大抵是高远、豪迈、慷慨、壮丽之意;而“清隽”则大约与清雅、超群、细婉、隽秀相联系,也可以简单地说,一个指壮美,一个指优美。从魏晋之际总的文学形态来看,基本有一个逐步从偏于“高迈”向偏于“清隽”,从偏于壮丽向偏于秀美的演变过程。所以建安曹丕的诗赋被鲁迅说成是“华丽之外,加上壮大”(《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而西晋陆机的诗文则被沈德潜说成“矫健之气不复存矣”(《古诗源》),涉及的就是这一演变过程。同时,这两种文学审美形态,也常常表现在单个作家身上。如曹丕的诗文除壮丽外,也有细婉的一面,所以刘勰说:“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文心雕龙·才略》)“洋洋”,盛大、壮丽之貌,而“清绮”则是细婉、秀美之态。其他作家也大多如是,恕不赘述。这两种审美形态的并存主要说明了两点:一是这时期的审美文化呈一种过渡状态、双重形态,表现出历史转折阶段的典型特征;二是这种文学审美形态的双重性、过渡性,正是“自我超越”这一时代主题的丰富内蕴在魏晋之际逐步展开的曲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