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为主的高职教学督导模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课堂教学督导

一、课堂教学标准

人类的教学行为由来已久。古时候,一些思想、学问和技艺的传承没有统一的标准,从教人员相对较少,一般都依照个人条件与风格进行教学活动,所以有“教无定法”一说。但是随着历史传承、积累和发展,特别到了近现代,真正意义的学校出现以后,教育逐渐走向公众化,从教人数越来越多;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因素又日益凸显出教育行为的内在规律,并呈现出许多的共性特征,这样就逐渐形成相对统一的课堂教学标准。这些标准涉及许多方面,变成了教师教学,督导听课和评课的共同依据。在我国目前的高职课堂教学中,一般都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强调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然后在教学文件、教学环节、知识准确度、密度、条理性、师生互动、教学基本功、演示与示范、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都有较为一致的要求。近些年来高职的教育改革又强调理论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重视培养动手能力、直到广泛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等,都需要有相对统一的教学标准为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1.理论课教学

高职院校的理论课教学强调理论知识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不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但强调教学文件和教学环节齐备,知识传授准确清晰、密度适中,演示规范,互动积极,并能展示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在考核方面,通常采用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2.理实一体化教学

高职院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三个一体化:一个是教师资质的一体化,即同时具有教师资格和工程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另一个是教学场地一体化,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第三个是教学过程一体化,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学生现场操作为主。在教学文件上,则不仅要求有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大纲、计划、教材、教案,还要求针对具体教学项目,事先编制计划书、任务书、指导书。在考核方面,多使用过程考核的方式。

3.体育课教学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全民健身意识、习惯和技能为主,强调学生的集体参与性与团队意识。要求教师上课要有规范的教学文件、完整的教学环节、良好的教学场地与器材准备。要求教师能够展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学基本功,并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和安全保护。

4.课堂教学标准案例

案例1——课堂教学标准(理论课)

【教学准备】

教材处理:备课充分,对教材提炼概括到位,取舍合理,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成果。

教案编写:有详细教案,内容完整。课件制作能满足教学需求。

【教学内容】

熟悉程度:讲课熟练,深入浅出,基本脱稿。

科学性:知识讲授准确,观点正确,概念清晰。

深广度:符合大纲要求和认知规律,深浅适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信息量适中。

逻辑性:内容层次清晰,内在联系紧密,逻辑性强。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能结合课程内容,挖掘教育因素,注意德育渗透。

联系实际:针对本学科实际,恰当举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齐备,复习旧课与导入新课过渡自然,小结归纳主题突出,作业有利知识巩固、举一反三。

教学组织:教学目的明确,讲授循序渐进,时间分配合理,教学密度恰当。

教学纪律:遵守授课时间,不迟到、不拖堂、不离开课堂、不提前下课。

【教学方法】

讲课艺术:教学思路清楚,讲解张弛有致,难点详解,易点略讲,浅显内容指导自学,让学生有思维时间和空间。

启发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设疑引思,注重双边互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学手段:从课程实际出发,适当运用教具和其他先进教学手段。

因材施教:熟悉学生,尊重差异,区别教学,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收获。

能力培养:根据课程能力目标,实施讲练结合,注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技能】

仪表教态:服饰得体,仪表端庄,精神饱满,自然大方,富于亲和力。

教学语言:语言规范流畅,发音清晰准确,语速与节奏适当。

演示操作:动作规范,操作熟练,注重实效。

板书设计:板书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内容精炼,字迹工整,板图规范,便于学生做笔记。

【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教学秩序良好,学生注意力集中,乐于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

接受情况:绝大多数学生做到当堂听懂学会。

【教学特色与创新】

体现教改精神,在教学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教法新颖,具有独到之处。

案例2——课堂教学标准(理实一体化)

【教学准备】

教学文件:备课充分,任务书、引导文、教材或活页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课件、过程评价表、规程标准等教学文件齐全。

场地设备:场地整洁,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仪器、设备、水电状态正常,材料齐备,安全设施到位,随时可用。

学生各种教学文件齐备,工装整齐,学习小组人员安排合理,分工明确。

【教学内容】

项目设计:总体设计、单元设计完整;选项合理,具有真实性、可模拟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教材处理:对教材提炼概括到位,取舍合理,深浅适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熟悉程度:讲解熟练,层次清晰,过渡自然,内在联系紧密。

安全教育: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建立安全防护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并掌握事故应对措施。

过程评价:有完整的评价方案及标准,操作性强;评价结果具有激励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学环节齐备,体现分步教学模式。

教学组织:课时分配合理,关注课堂秩序。

【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体现“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做到手脑并用,知技双收。

主体作用: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启发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设疑引思,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其动手操作积极性。

因材施教:熟悉学生,尊重差异,区别教学,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收获。

能力培养:体现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语言交流以及其他职业能力。

【教学技能】

仪 表:服饰得体,仪表端庄。

教 态:精神饱满,自然大方,富于亲和力。

语 言:发音清晰准确,语言规范而流畅,语速与节奏适当。

演示板书:演示动作规范,操作熟练,注重实效。板书设计合理,精炼工整。

【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教学秩序良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听讲,认真操作。

目标成果:绝大多数学生做到当堂听懂学会,并实现预定的成果目标。

【教学特色与创新】

体现教改精神,在教学某一方面有所突破,教法新颖,具有独到之处。

案例3——课堂教学标准(体育课)

【教学准备】

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材、教案、考核表等文件齐备。

场地器材:场地适合教学需求,器材到位并完善可用。

教案编写:按照体育课教案格式认真编写,环节齐备,字迹工整,课后有小结。

服装:运动服装、运动鞋穿着合适。

【教学内容】

符合要求:符合大纲要求及学院规定,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及性别差异。

内容设计:内容充实,有科学性及趣味性,运动量适度。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

教学组织:按照规定程序控制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前课后清点人数与器材。

教学纪律:严格遵守教学时间,不迟到、不拖堂、不离场、不提前下课。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动作要领强调到位,督促全体学生认真练习。

动作规范:按照体育锻炼标准严格要求,随时纠正学生动作错误及不足。

因材施教:针对学生身体差异,区别对待,或个别指导或另外安排适当项目。

安全教育:课前检查场地、器材安全,课上注意安全教育及安全保护。

【教学技能】

仪 表:上课时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仪表端庄稳重。

教 态:精神饱满,自然大方,富于亲和力。

语 言:口令清晰明确,讲解到位,语言规范,语速与节奏适当。

示 范:演示动作准确熟练,示范性强。室内课应注意板书设计合理,文图规范工整。

【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学生全员参与规定的教学活动,气氛活跃,热情高。

接受效果:学生受到体质锻炼,对当堂所学体育知识和技能基本掌握。

【教学特色与创新】

体现教改精神,在锻炼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有所突破,教法新颖,具有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