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转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智慧教育的概念、内涵和特点

关于智慧教育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国际学界还较少使用智慧教育这个说法。综合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权威学者和一些大型企业提出的关于智慧教育的概念,笔者认为:智慧教育是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品的全面、深入、综合的应用,智慧教育的重点与前提在于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智能化教育系统及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智慧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大幅度提高教学、科研、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其本质是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概念强调技术手段的辅助性和适宜性,核心仍围绕促进学习者形成并发展智慧这一教育初衷。

智慧具有双重词性,既可充当动词(学习作为运用智慧的过程),也可作为名词(智慧作为学习的一种结果),即智慧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智慧作为动词是指教育行业的智能化。从技术层面看,智慧教育是指教育过程中运用的智能教育技术,它是信息化教育的高级形态,是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与情境进行感知、识别、分析、处理,以提供快速反馈、决策支持、路径指引和资源配送。智慧教育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各个教育部门和领域实现广泛应用,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

智慧作为名词是指通过教育培养有“智慧”的人。智慧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智慧离不开基础知识技能的必要支持,但更强调“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即发展学习者的智慧。如国内教育信息化专家祝智庭教授所言:“教育不是要培养知道分子,也不是要培养知识分子,而是要培养智慧分子。”发展学习者的智慧是智慧环境、智慧教育和智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智慧教育以智慧学习环境为技术支撑,以智慧教学法为催化促导,以智慧学习为根本基石。智慧教育即智慧地使用技术从而促进学习者形成并发展智慧。智慧计算是智慧教育的技术创新,智慧教学是智慧教育的方法创新。根据不同的服务范围,可以将智慧教育分为智慧电子书包、智慧校园、智慧教育云等。根据学习的情境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智慧学习分为个性学习、游戏化学习、社交化学习等。

智慧教育的特征体现在技术、资源和教学三方面。

1.智慧教育的技术特征

智慧教育在技术层面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教育信息进行感知、识别、捕获、汇聚、分析,进而辅助智能化的教育管理与决策。

智慧教育的技术特征在宏观层面主要表现为采用面向服务的SOA软件架构体系,实现了各类应用、数据及业务流程的有效整合,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扩充性、可维护性和易用性。

在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对学习环境进行感知和智能调节,对校园环境进行智能化管理,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跟踪与记录,对家校互通提供立体化的网络支持。王玉龙,蒋家傅.智慧教育:概念特征、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0~13。

2.智慧教育的资源特征

云计算改变了教育资源建设、存储、共享与应用的模式。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方面,智慧教育开始从产品层面向服务层面转变;在资源存储方面,已经将单纯的存储功能拓展为集资源存储、共享、应用、创新为一体的功能集合;在运作机制方面,由用户主导生产内容的Web 2.0理念正在落实;从资源表现形式来看,资源大多不再是传统的、静态的文本与图像,而是开放的、动态的移动学习资源、微课资源、慕课资源等。

3.智慧教育的教学特征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开展多种教与学的方式提供了可能,智慧教育视域下的教与学也体现出了崭新的特征。具体表现在:

第一,教学资源的实时、便利。智慧教学可以便捷地从网络上获取海量优质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学生笔记、学生问答、教师标注等信息也可以存入资源平台,供学生学习参考。

第二,教学信息的跟踪、分析。智慧教育可以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数据进行跟踪,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学生学习状态的具体信息,辅助教师教学。

第三,实现了自然、高效的课堂互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课堂互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实现了人与技术、设备、资源、环境的多维度互动,创设了高效、自然的体验环境。

第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传统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程度较低。在智慧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时间安排,随时随地点播自己需要的教学视频,随时随地与同学、老师展开互动交流,开展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