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理念的特点
一、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理念现状
从对雇主的调查发现,我国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偏重理论学习,缺乏实际动手、分析及设计创新的能力,难以快速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国传统工程教育培养理念指导下、以训练学生理论思维和解答题目为主要方式的课程教学模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为了了解我国目前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理念现状,本研究对国内某大学的工科院系的专职教师、本科毕业生和雇主进行了《工程教学理念调查》。
《工程教学理念调查》(附件1-1)以美国ABET认证标准(2013—2014)当中对学生学习效果(outcome)的11项能力指标作为选项,要求被试选择不超过5项并按照重要性大小进行排序,对应权重5-4-3-2-1,排名第1的给予5分的权重,排名第5的给予1分的权重。教师、雇主和毕业生对于11项能力的选择和排序结果,分别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

图1-1 教师重要性排序

图1-2 雇主重要性排序

图1-3 毕业生重要性排序
从调查结果中可见,教师认为最重要的前三项能力依次是:“应用数学、科学、工程知识的能力”、“有识别、规划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能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而雇主和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前三项能力依次是:“有识别、规划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科学、工程知识的能力”“具备跨学科团队合作的能力。”因此,我国教师、雇主和毕业生对于工程科技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的认识有相似之处,又存在一定差别,有必要对雇主、对人才的要求进行考察和分析,提出适应我国工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理念。
二、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理念亟待转变
2010年6月,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23]。“卓越计划”指出卓越工程师的学历层次和职业类型有着对应关系,本科生主要从事现场工程师以及设计开发工程师的工作,硕士生主要从事现场工程师的工作,博士生主要从事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的工作。余寿文(2013)认为,我国工程教育既应该培养从事航天飞船、深潜设备、超高速计算机、高速铁路等研发设计制造的高科技人才,也应该培养能够从事现代制造、大型建筑结构等满足广大人民衣食住行、医疗保健与教育需求的各种工程科技创新人才[24]。
此外,学者对工程教育如何培养理想的人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朱高峰(2014)提出工程教育源于工程学和教育学两门学科。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工程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实践性、技术性和复杂性。工程教育培养的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必须让受教育者知道怎么做工程,如何做到最好,为什么做,以及做了比不做而产生的好的效果,和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而工程实践活动是技术性的活动,要解决大量技术问题需涉及经济、社会、法律等多个专业,因此是复杂的活动。从工程学的角度看,工程教育是传授工程规律的,让受教育者能理解和初步掌握这些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学会运用这些规律来做好工程[25]。雷庆、王敏(2014)认为工程的核心是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是属于工程总体谋划与具体实现之间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技术集成和工程综合化的过程,对工程构建、运行过程进行先期虚拟化的表达过程。因此,设计能力是工程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工程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