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一波又起
书架上的书不算太多,却也琳琅满目有一些,大多是陈世美手抄的。他一手字也是好看的,比人端正的,秦香莲的目光扫过,明显就看出了这字里行间的进步,和这些书本抄写的先后顺序。
秦员外笃信道教,无非是求医求生求神,秦香莲跟着在道观住过几年,也得了机会在观里识了些字。北宋印刷术繁荣,文字趋于稳定,与后世的繁体字已经没有很大的区别。
单看这些手抄本,活字印刷术应该还没有被发明,或者至少还没有推广普及。当然,也可能只是因为陈家家贫,买不了那许多书籍只好抄书。
秦香莲很快找到一本千字文,拿着返回床边,一边看着孩子,一边重新熟悉起这些来自北宋的汉字。
书页翻动间,秦香莲出神地想,陈世美既然是入赘,这俩孩子姓秦自然是板上钉钉的事。就算不是入赘,她也得想办法让两个孩子随秦姓,好在这局面是更便宜。
要想把姓秦这事落定,还是得尽早地上族谱,当年她就因要招赘,秦员外力排众议,给她上了秦家的族谱,也是庄子里少有的上了族谱的女性。而冬郎和春娘想上族谱,冬郎倒还好,春娘这周折应该也免不了,她必须想法子把这事落成。
再就是,要上族谱须得有大名,北宋年间多以单字为名,双字为字,字先不着急起,这大名倒该起一起。秦冬与秦春也不是不好,做个乳名非常的不错,做个大名就有些普通了。
秦香莲的目光放到手里的千字文上,被誉为蒙学经典教材的千古奇文,是很合适在里面挑两个好的字给龙凤胎用,不过也不急,等她多翻翻那些书,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
上午孩子们很乖,睡得欢实,醒了也没大哭,呜哇几声吃了顿奶就继续睡。
陈跛子回来时,提着豆腐和蜜饯,何氏正在择菜准备午食,他放下手里的东西,道:“蜜饯果子真不便宜,那往年我们没做过,今年可得好好试试,做得好孩子们吃不完说不得拿出去能卖俩大钱。这豆腐新鲜,豆气也重,我烧锅开水焯焯,二郎钓回来的鱼怎么样?”
何氏把面揉好盖着醒着,这会也正准备烧水焯菜:“再大的没有,四五寸的倒有,活蹦乱跳还算新鲜,你去把鱼杀两条,其余先养着,再去把肉剁了馅,我来焯水。蜜饯果子应该不难做,就是费糖,到时候再琢磨,先忙午食。”
陈跛子挑两条漂亮的放进装了水的小木桶里提着,又拿上刀和碗去了屋边沟渠旁,在一块稍平的石板上给鱼刮鳞去腮。兴许是春天的缘故,鲫鱼一肚子的鱼籽,陈跛子只挑去其他内脏,把鱼籽和鱼鳔留在碗里。
屋边的沟渠实则是一条细细的小溪分支潺潺流过,夏秋时溪水清澈见底,水底都是些大大小小的石子,冬季却时常干涸,像这会儿就只是一条小沟。
一只狸花猫闻着腥味来了,它舔食着石板上的鱼鳞、鱼腮和鱼内脏:“喵~”
黄白相间的猫毛在太阳底下闪着金光,陈跛子稀罕得很,用手肘把它往旁边轻轻扒拉:“少吃点,等会给你煮熟了吃,生吃要拉肚子的。拉肚子还怎么给咱家抓老鼠,听话,一边儿去。”
狸花猫也不知道是听懂了还是怎么,蹲在一旁舔爪子,当真不吃了。
陈跛子用桶里的水草草洗了一回,拿着东西回到家里,又去水井边再洗了两回,洗得干净的。厨下何氏在切荠菜,道:“你煮汤先,多加点水,用鲫鱼汤煮馄饨,比清水煮得用些。”
陈跛子应了,生了火,舀猪油开锅,把竹篮里沥干水分的打了花刀的鲫鱼放下去煎,煎到单面金黄又翻面,把鱼籽也倒进去一块煎,煎好后冲入炉子里的开水,放姜一起炖煮,香气四溢。
趁这功夫,陈跛子三下五除二剁好了肉馅,又快手快脚开始擀馄饨皮,还一边关切地问:“大郎媳妇瞧着可好些了?”
锅里这时也已炖煮出鲜香浓郁的奶白汤色,陈跛子把豆腐下进去,调味也只需稍稍放些许盐,一起又煮了顷刻,陈跛子捞起鱼和豆腐,盛了满满当当一海碗,剩下还有半锅汤,何氏把包好的馄饨倒下去。
皮薄馅大的馄饨在大铁锅里浮沉,何氏一边拿着铲子在锅里打着转,避免粘连,回道:“能起身了,也吃得下东西,先这么养几天再去请乳医回来瞧瞧。火先小点别把汤烧干了,多煮会儿怕不熟,二郎还没回来,不知道今儿怎么迟了。”
陈跛子便从灶里退了几根柴,拿出去泼水淋了,叹气道:“不知道大郎那边可好,有没有收到捎过去的信,能不能赶上孩子们周岁时回来。”
何氏静静听着没接话,却也叹了口气,放下铲子,从橱柜里拿出碗,从大海碗里分出一碗鱼汤,最后把刚调的凉拌折耳根分了一小碟出来,生冷的东西只尝尝鲜罢。
饺子煮好后,何氏捞了十六个,八个元宝形的是荠菜猪肉馅,八个月牙形的是野葱鸡蛋馅,再添了些汤搁里头,免得冷得太快。
何氏端饭菜去秦香莲房里,对陈跛子道:“你去门口看看,没回来我们就先吃了。”
陈跛子盖好锅盖,应声去了。刚走到大门口,就看到背着个背篓,形容莫名狗祟的陈年麦,他很是看不惯,一巴掌拍他头上:“做贼去了,吃饭不知道回来?”
陈年麦从前躲得快不会被打中,陈跛子每次下手也就没太收力,不料这次倒真打了实心的一巴掌,手上有些发麻。
陈年麦往前踉跄几步扶住墙捂着头,抬起来是一张哭丧着的脸,却不是哭诉这巴掌,而是话赶话急切地道:“爹,去年服徭役的人回来了,各个都是副心焦火燎的模样,村长让家家户户都派个人往村口无尤观去!”
陈跛子皱起眉头,给小儿子卸下沉甸甸的背篓放到墙边,快步往出走:“今年回来这样晚,你快家去,照顾好你娘和你大嫂,这事先别和她们提,免得她们心慌,等我回来再说。”
这事儿,怕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