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虫桑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隋宫烛影

大业三年暮春,御书房的铜鹤香炉里飘着龙脑香,杨广握着耿怀的弹劾奏章,指节捏得发白。宣政殿的朝会还在耳畔回响,那老臣伏在丹墀上的声音像冰棱子刮过青砖:“陛下,杨月任运河总督以来,私纳吴郡县令所献三姝,皆为江南绝色......“

案头的《水经注》被拍得哗哗作响,杨广盯着窗外新绿的柳丝,忽然想起去年冬至在显仁宫见到的那三个女子。她们跪在玉阶下,鹅黄襦裙上绣着并蒂莲,中间那个叫芙蕖的抬眼时,睫毛像振翅的蝶,让他想起江南进贡的水晶鱼鳞锦。当时杨月叩首道:“此等庸脂俗粉,怎配侍奉陛下?臣已着人发卖民间。“他随手挥了挥衣袖,原以为不过是臣下的一点眼力见。

“啪!“羊毫笔杆在砚台上断成两截,墨汁溅上明黄的龙纹袖口。杨广忽然想起去年疏浚汴河时,户部报称劳工死伤过万,杨月却上表说“民心踊跃,咸颂圣德“。运河贯通那日,他站在龙舟上看两岸百姓山呼万岁,却见堤下有白发老妇抱着个破筐,筐里露出半只冻僵的小手——那时他正接过芙蕖递来的蜜渍樱桃,甜得发腥。

殿外传来环佩声,芙蕖端着参汤进来,鹅黄罗裙扫过金砖。杨广盯着她鬓边的珍珠步摇,那是他亲赐的南海贡品。“陛下可是为运河的事烦心?“她的声音像浸了蜜的糯米糕,“上月杨大人差人送了些苏州酥酪来,奴想着陛下爱吃......“

“住口!“杨广猛然起身,案上的《大业律》轰然坠地。芙蕖吓得跪倒,步摇上的珍珠簌簌滚落。他忽然想起耿怀奏章里的另一句话:“吴郡县令王仲宣,昔年曾为杨月门下清客......“那县令去年刚从八品骤升至五品,主管的正是运河劳工征调。

窗外骤起狂风,吹得檐角铜铃叮当乱响。杨广抓起弹劾奏章走向烛台,明黄的绢纸遇火即燃,耿怀的字迹在火苗里蜷成黑蝶。芙蕖跪着往前挪了半步,被他一脚踢开:“滚!都给朕滚!“殿门轰然关上时,他听见自己的喘息声混着烛泪滴落的轻响,像极了那年在江都宫,听着宫女们在廊下剪烛花的动静。

案头还摆着杨月新送的紫毫笔,笔杆上刻着“永颂圣明“。杨广抓起笔狠狠砸向墙壁,笔杆裂开时,竟露出半截卷成细条的帛书。展开来,上面是王仲宣的字迹:“三姝已妥帖,另备黄金三十镒,望大人笑纳......“墨迹在烛火下泛着暗红,像极了运河里泡胀的尸体。

夜更深了,御书房的烛火忽明忽暗。杨广摸着腰间的玉珏,那是独孤皇后临终前塞给他的,珏上刻着“节俭“二字。他忽然想起十四岁被封为晋王时,在襄阳城看到的那个卖粥老妇,她盛粥的陶碗裂了道缝,却还对着他笑:“小郎君长得真像菩萨座前的金童。“

铜漏滴答声里,他扯过一张黄绢,饱蘸浓墨写下:“耿怀毁谤大臣,着即削职为民;杨月督造运河有功,赐锦缎百匹......“笔锋在“功“字上顿了顿,洇开一片墨团,像运河水面终年不散的雾。窗外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三更天了,该去迷楼了。杨广甩了甩衣袖,金镶玉的腰带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身后的《大业律》上,“贪墨者死“四个字被夜风吹得簌簌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