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蹄猪开始百炼成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朝花夕拾

清晨,打谷镇薄雾氤氲,街巷尚未喧嚣。

一抹晨曦洒在镇东头的龙虎武馆门匾上,照得那黑底金字的“龙虎”二字熠熠生辉。

陈宝剑背着简单的包袱,摸了摸怀中沉甸甸的银袋,深吸一口气,快步踏上台阶。

抬眼望去,龙虎武馆大门敞开,两尊石雕的龙头虎身异兽分立门侧,张牙舞爪,威风凛凛。

院内传出阵阵拳风破空声和青年喝叱声,显然已有弟子晨练正酣。

陈宝剑站在门外,略整了整衣襟。

这身粗布青衣还是他近日托镇上裁缝新制的,比起初到此异世时的褴褛衣衫,已算整洁体面。

虽然称不上锦衣玉带,却也精神饱满。

他伸手轻抚腰间挂着的火镰刀柄——

这是伙夫生火做饭所用的火石铁镰,也是他目前唯一称手的“武器”,带在身上略增几分底气。

“来拜师还是来发帖?”

门内一个十六七岁的青衣小厮见到陈宝剑在门口张望,连忙停下手中扫帚,高声问道。

陈宝剑见对方眉目清秀,却神气十足,便笑嘻嘻拱手道:“在下陈宝剑,今日特来拜师学艺,还劳烦这位小哥通传一声。”

拜师自不必多说,后者是哪里出了害人的妖物,便会有人发帖找武师镇魔。

那小厮上下打量了他两眼,目光落在他手中的包袱上,听说是来拜师,语气稍缓:“原来是新来的学徒……嗯,李师兄正在前院指点师弟练功,我这就去请他过来。”

陈宝剑点头道谢,目送小厮一路小跑进了院内。

这才背起包袱走进武馆大门。只见院子中央铺就着青砖,几名年轻弟子分站四方,正一丝不苟地扎着马步。

一位身着灰布练功服的汉子在旁踱步指点,听闻小厮禀报后便朝门口看来。

那汉子二十五六岁年纪,身材颀长,眉如剑削目若星辰,颌下微有青须,气度沉稳中透着一丝英武。

他一见陈宝剑,唇角露出若有若无的笑意,拱手朗声道:“宝剑兄弟?久违。”

“李哥,好久不见。”陈宝剑也笑着抱拳回礼,“今日一早就来叨扰,还望莫怪。”

此人正是龙虎武馆馆主郑本山的真传弟子李清湖。

两月前,李清湖因机缘巧合收了陈宝剑烤的一只山狸,彼此算是结下了点交情。

此刻相见,虽是熟人,但李清湖依然板着脸点点头,维持着武馆师兄的威严。

“陈兄弟既来了,那可是下定决心,要入我龙虎武馆修习武艺?”

李清湖负手而立,问话间声音中气充沛,引得一旁正扎马步的几名弟子也偷偷朝这边好奇打量。

陈宝剑朗声答道:“正是。先前承蒙李哥指点,我回去勤恳筹措,总算攒足了学费。今日前来,便是想拜在郑师傅门下,还请师兄代为引见。”

李清湖闻言,露出一丝赞许神色:“好,学费备齐,诚心学艺,你唤我李师兄即可。师父今日清早去县城拜访一位故人,不在馆中。一应事务便由我等代劳。入馆拜师之事,自有规矩,我会替你办妥。”

“多谢李师兄。”陈宝剑眉头一挑,笑道,“师兄可得手下留情,别把我这身骨头练散架了。”

他说话带着几分调侃,语气却谦恭有礼,周围弟子闻言忍不住露出莞尔笑意。

李清湖也失笑道:“还是这般油嘴滑舌,混不吝也要有个分寸,日后在馆中不得对师长无礼,明白吗?”

陈宝剑连连点头:“那是自然。我再贫也交了学费,可不敢不给师傅师兄脸上贴金。”

李清湖闻言,瞪了他一眼:“什么贴金不贴金的!总之师父不在,我这个做师兄的先行传你功夫,但也绝不徇私。若你日后偷懒耍滑,可别怪我按规矩罚你。”

陈宝剑忙道:“一定一定!李师兄严师出高徒,我巴不得师兄多多督促。”

两人一番对答,说笑中却已把该说的话表明。

李清湖对他态度满意,招呼道:“随我来缴了学费,行过拜师礼,便正式入门。”

正说话间,只听门外又传来一道粗豪的声音:“李师兄,在下刘栾,今日再来叨扰!”

随着话音,一名壮汉大步迈入院中。

此人三十出头年纪,身穿藏青色劲装,腰悬单刀,国字脸,剑眉虬须,走路虎虎生风。

一见李清湖,壮汉抱拳笑道:“师兄一向可好?郑师傅今日可在馆内?刘某给您二老请安了。”

李清湖见来人,忙还礼道:“刘捕头不必多礼。师父他老人家清早出门,不在馆中。不过你是老熟人了,有事尽管同我说便是。”

陈宝剑站在一旁,听二人寒暄。

这刘栾便是之前收了自己银钱的捕头,只是没想到他竟然也来学武。

李清湖侧身一招,朗声道:“这位便是打谷镇东片儿的巡捕头刘栾刘爷。刘捕头素来胸阔如江、手长似箫——去年在本馆淬炼三月,因公牵绊,暂且搁下,如今重来续功。”

话音未落,只见刘栾捋着短须,笑得见牙不见眼:“李师兄莫替我遮掩。刘某一把子蛮力,半点悟性也无——三个月里连‘铸骨’门槛都摸不着,倒先叫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

他口中自谦,神情却轻佻,一双细眸不住在众人腰间钱囊上滑动。

李清湖知他这点习气,唯恐触他痛处,遂以揖礼作答,并不深谈。

刘栾目光忽落在陈宝剑身上,眼底精光一闪,笑道:“咦?这位兄弟面生得很,却似曾相识——可是也来习武?”

陈宝剑抱拳还礼,含笑道:“在下陈宝剑,昔日偶蒙刘爷指点,献上薄礼几两,今日同来求艺,还望刘爷多提携。”

一句“薄礼几两”,便将旧事点到为止。

刘栾想起那日收银的快意,脸上肥肉亦颤了两颤,朗声大笑:“原来是陈兄弟!昔日不过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同门一道,日后但有差遣,只管来寻我刘某。”

他虽言语豪爽,目光却仍在陈宝剑袖口掠过,似在估量新朋友荷包沉浅。

刘栾看陈宝剑身材高瘦,年纪轻轻,一双眼睛却颇为机敏,武馆内二人又都是挂名弟子,便拉拢了起来:

“同是学艺,以后就是同门兄弟了。我岁数大些,若有什么吃不消的尽管来问我。”

陈宝剑顺势打趣道:“那我可得先谢谢刘捕头了。不过刘大哥已经练过三月,有所根基,我得多向你请教经验才是。”

这刘捕头身强力壮,又是练过三月的老学员,尚且未能突破第一关铸铁骨,看来练武绝非易事。

这次他还要再掏银子由头练起,可见没有点恒心毅力,在龙虎武馆真是烧钱无底洞。

李清湖当下领着陈宝剑和刘栾来到前厅一角的账台处,将两人的学费银两逐一收下登记。

陈宝剑解开包袱,从中取出五锭纹银放在桌上,只觉心头大石落地。

刘栾也爽快地取出银票递交,一并交割清楚。

待手续完备,李清湖正色道:“两位随我到正厅,拜过师门,便算正式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