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4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
【原文】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译文】
滕文公问道:“齐国人准备修筑薛邑的城池,我很害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说:“从前周太王住在邠地,狄人来侵犯,他就到岐山下定居。他并不是主动选取了这个地方,完全是出于不得已。如果君主能实行仁政,后代子孙定会有成为帝王的。君子创立功业,正是为了能代代相传。至于成功,这就是天命。您能把齐人怎么样?只有努力实行仁政罢了。”
【评析】
这段话的核心是孟子引导滕文公实行仁政,而不要担心齐国修筑薛邑的城池。孟子接着以周太王主动迁徙为例,说明实行仁政必然能够得到百姓的支持,而且还能够泽被后世。君子通过建功立业,通过实行仁政,才能够代代相传。《孟子·公孙丑下》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是说,君主施行仁政,支持帮助的人就多;君主不施行仁政,支持帮助的人就少。因此,孟子劝滕文公,认为滕文公不能把齐人怎么样,但可以努力实行仁政,赢得民心。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孟子认为,滕文公只需要实现仁政,与民同心,至于是否成功,还需要看天意。
本章涉及的成语有:“创业垂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