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嘉靖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红袖添香

许文若走出殿外,贾政正在此静候传见。

许文若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贾政一副一言难尽的表情,目光相当复杂。

想来自己方才的奇谈怪论,对他这位笃信圣贤书的迂腐儒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若非此处不能说话,恐怕非得被他引经据典反驳两句。

许文若一路走到靠近西苑的内务府。

皇帝让他寻个产业,自然不必客气。

说是内务府,实则管理的是皇家在各处的产业,宫内的事务则由内监衙门处理。

行至门外,早有内官在此等候,引他入内。

到了衙署,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蟒袍瘦青年前来迎接,乍一看与皇帝颇有几分相似,相貌端正,气质温和。

这便是忠顺王了。

略作寒暄后,忠顺王叫来管事,将京中赚钱的产业一一介绍。

忠顺王笑道:“若论旱涝保收又极省心的,当属青楼楚馆。”

“文若有所不知,教坊司虽名属礼部,实则由我接管,你要是有意,我这里女子教养一应俱全,不消你费半点心。”

开青楼?

许文若虽然不是特别在乎自己的风评,但他所接受的教育确实不大推荐他做这类事情。

想想以后若是有人闹事,老鸨冷冷一笑:“嘉靖侯的场子也敢撒野?”

许文若觉得自己目前还不至于这么缺钱。

因而拒绝道:“多谢王爷好意,我已有定计,且先试试再说。”

忠顺王目露欣赏:“噢?嘉靖侯竟还有陶朱之能?”

许文若对他的欣赏暗自警惕,他可记得,这忠顺王颇具时下贵族浪荡子的风流,也是个男女通吃的狠角色。

于是收敛了几分笑意,显露出几分霸气,道:“我欲购一书坊,贩卖些许拙作。”

忠顺王更为讶然:“不意嘉靖侯心存如此大志,未知文若所著何书?”

“不过是些胡思乱想出来的话本,当不得真的。”

忠顺王道:“本朝文教鼎盛,好的话本确实不缺销量,虽不比青楼楚馆来钱快,却也是一件雅事。”

“便给你一间前门大街的铺子,想来不愁销量。印书则可直接到内务府来,这里的活字多得很,平时少有用到的地方。”

“那间铺子颇大,若只当书斋不免有些浪费,开个青楼亦是足够的。”

“前边儿卖书,后边儿美人侍候,更是一件雅事,教坊司亦有识文断字的,叫她读出声来,岂不妙哉?”

“哈哈,名儿我都想好了,就叫‘红袖添香’如何?”

好家伙!你是真有商业头脑哇!

许文若对忠顺王刮目相看,头脑这么灵活,合该他掌管内务府!

“此乃王爷的妙计,自该王爷为此,我受之却是不合适了。”

“不如王爷将此法用于自家青楼,你买我几本书已是感激不尽。”

忠顺王摇头失笑:

“罢了罢了,外边儿都说你是个有洁癖的,原来这洁癖还在这上边儿。”

“那‘红袖添香’就由本王来开,宣扬你的大作便是了。”

“说不定你开的书坊,卖的还没我多呢。”

“自是比不上的。”

忠顺王又聊了一阵,见其不好男风,便专挑女的讲。

种种奇思妙想让自认为理论经验丰富的许文若自愧弗如。

为了维持外边儿的优良人设,他也是一副大开眼界的模样。

让忠顺王颇为受用,传授起亲身实践过的妙法也是相当得劲儿。

有一种带坏好孩子的兴奋感,简直滔滔不绝。

……

出了宫门。

许文若将印信丢给了继光兄,让他代自己去京营露个脸。

既然皇帝说了不动京营,他就没必要去了。

至于众将会不会觉得不尊重?

不尊重又怎样?

真有刺头敢跳出来,正好活动下筋骨。

回家调教美婢,可比在一群酒囊饭袋面前耍威风爽多了。

到自家门前下了马,小厮急忙上来等着牵去马厩。

旁边一顶小轿上突然钻出来一个人,腰圆背厚,面阔口方,直鼻权腮。

看起来颇为正派。

那人下了轿立刻躬身作揖,口中道:“贾化拜见侯爷。”

许文若颔首道:“你就是贾雨村?”

贾化心中一动,侯爷竟然知道他,必是政老爷有所提及。

“雨村正是晚生自号。”

打了招呼,许文若无意与他攀谈,他既然自称晚生,便随意提点了他两句,也不邀他入府。

贾雨村却是心满意足。

这些日子京中无数人注目的抢亲大戏以严世藩的偃旗息鼓告终。

嘉靖侯的风头一时无二,除却严党,其余人便是不巴结,也不愿轻易得罪。

贾政如今也正是背靠嘉靖侯,面子才比之前大了不少。

加之林如海的安排,他贾雨村十有八九起复无忧。

若侯爷哪天在圣上面前提及一二,他更是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了。

……

荣国府,王夫人正与娘家二嫂交谈。

薛蟠打死人的求援信在黛玉来的第二天就到了。

王夫人早早知会了贾政,奈何前有宁府被抄,后有严世藩强逼秦家退亲。

贾家正值多事之秋,自是不能和人命官司沾上联系。

是以,此事只能由王家出面解决。

王二嫂也是过来告知王子腾的答复。

她叹了口气,面露无奈之色,缓缓道:

“毕竟是亲外甥,你兄长合该谋划救他。”

“只是……”

王夫人心头一跳:“只是什么?”

“只是你兄长说,前两年京营大败于贼寇,圣上已对他失了望。”

“如今任九省统制,看似升了官,实则却是份两头不讨好的苦差事。”

“他如今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这等人命官司却是不大好出面了。”

王夫人愁道:

“唉,嫂子也是知道的,我们贾家也非往日,前些天更是连宁府都没了。”

“上上下下多少双眼睛盯着,亦是无能为力。”

“难道就真让外甥坐实了那罪名不成?”

王嫂子道:

“你兄长说,为今之计或可请史老太君出面,知会甄老太妃。”

“甄老太妃宅心仁厚,修书一封往江南甄家,此事或可解决。”

王夫人心里却是没底,甄老太妃的人情可是宝贵得紧,不知老祖宗是否愿意用在外甥身上。

“我们这就拜去见老太太。”

到了贾母院,贾母正在廊前笑呵呵的和元春说着话,看样子心情不错。

王夫人又多了几分把握,赶紧带着嫂子上前请安。

贾母听完面色一沉,

“他也是个不成器的,怎么偏偏就这个要命的时候要了别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