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青藏高原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藏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主要由三大板块即北部的祁连山——阿尔金山、中间的昆仑山——阿尼玛卿山脉、南部的唐古拉——巴颜喀拉山脉构成,这些近乎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往往成为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行政区划的界山,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山上终年积雪,广布着古代和现代冰川,形成了许多天然巨型固体水库。境内共有冰川面积5225.38平方公里,储水量约3705.92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流域冰川储水量1054.06亿立方米,柴达木水系1135亿立方米,可可西里为629.52亿立方米,祁连山水系为615.49亿立方米。各山脉之间,镶嵌着山地、高原、盆地和谷地,由此形成祁连山、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包括青海湖盆地四大自然区域。
青海藏区气候的总体特征是典型的高寒干旱,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6个自治州的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青南高原超过4200米,高原西部在4700—4800米以上,最高峰布喀达坂峰6860米,也是青海省的最高点。6州年极端最低气温为-41.8℃,取暖期长达9个月,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左右,年均降雨量38—285毫米。6州州府所在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的果洛、玉树在3800米以上,有4个县城所在地海拔在4200米以上。果洛州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年均气温-4℃,一年中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
青海藏区空气稀薄,气压在650hPa以下,为海平面的2/3;空气密度在0.72—1.2Kg/m3,为海平面的56%—80%;含氧量在0.174—0.233Kg/m3,为海平面的20%—40%。这种自然环境对当地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