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风:《健民短语》增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3章 血色残阳

2013.11.15

过去读历史,常常读出一堆糊涂账。比如南明的历史,几个小朝廷旋起旋落,时而金戈铁马,英雄自夸击断;时而银笙玉笛,丽人空怀国恨。这些,从明清笔记小说和《上下五千年》中只能略窥一斑。唯顾诚先生所著《南明史》,以其丰富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细致的考证开阔了学人的眼界。对这段历史,有一个词概括得极为恰当:血色残阳。

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写过“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相逢。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的诗句。这不禁令人想到自古以来,桃花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多象征风尘轻薄。“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老杜对桃花也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当年远嫁鲁国的文姜唱着“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兮复叮咛”,向她的老哥齐襄公暗送秋波。后来两人日臻情好,使得齐襄公竟设计杀了自己的妹夫鲁桓公。看来由桃花引出来的意象,大都是一场血色残阳。唯独柳如是信手挥洒,以花托人竟浑如天成,既是怜花,亦是自况自恋,傲气一时无两。她嫁给钱谦益后,老才子又赠她河东君的雅号。钱氏所喻,乃引《玉台新咏》中“河东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之意,以莫愁比如是,又暗喻柳姓的郡正好望着河东,实乃用心良苦。没想到后来钱谦益大节有亏,被柳如是所瞧不起,河东君雅号,竟然一语成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