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赐金放还
第六章:赐金放还
【朝堂风云】
天宝三年(744年)暮春,长安城笼罩在一层薄雾中。李白在翰林院的最后一天,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气息。高力士以“李白醉酒狂言,有失臣子之礼”为由,向玄宗进谗。玄宗虽未全信,却也对李白的狂放不羁心生厌倦。与此同时,杨贵妃因李白《清平调》中“可怜飞燕倚新妆”一句,暗生不满,屡向玄宗吹枕边风。朝堂之上,李白已成众矢之的。
【金殿辞别】
玄宗召李白至金銮殿,赐予黄金百两,言辞客气:“卿本谪仙,不拘于俗礼。朕念卿才情出众,特赐金放还,望卿归隐山林,诗酒自娱。”李白闻此,心中五味杂陈。他跪谢玄宗厚赐,却难掩壮志难酬的悲愤。转身离殿时,他回首望向金銮殿的匾额,轻声吟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醉别长安】
离京之日,李白腰悬金龟袋,身着宫锦袍,却无半点喜悦。贺知章、张旭等“酒中八仙”齐聚长安东门,为他设宴饯行。酒至酣处,李白拔剑起舞,剑光映着泪光,吟出《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众人听罢,无不欷歔。贺知章握着李白的手,叹息道:“太白,你此去必如大鹏展翅,莫为俗世所羁绊。”
【归途吟啸】
李白策马出潼关,回望长安城渐成黑点,心中既有对功名的眷恋,也有对自由的渴望。行至华山脚下,他弃马步行,攀上北峰。夜幕降临,月光如水,他席地而坐,仰望星空,吟出《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那一刻,他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所有的失意与不甘,都在这山水之间化作诗行。
【尾声:大鹏再起】
赐金放还,是李白仕途的终结,却是他诗歌创作的新生。他以长安为起点,再次踏上漫游之路。从梁园到齐鲁,从扬州到金陵,他的诗名如蒲公英般随风飘散。而长安,这座他梦开始的地方,也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但正是这份痛,让他在诗酒江湖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大鹏已展翅,何惧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