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章 万三千求合作
“你的伤好了?”
侍剑脸红:“有修行在,奴家并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
王唯笑道:“既然你想跟着,那就一起去吧。”
侍剑听了,十分开心,连忙梳妆打扮起来。
又服侍王唯穿好了衣服,替他正了衣冠。
两人来到长乐帮,时间已经到了早上十点左右,长乐帮的会场之中已经坐着许多身材各异,衣着华丽的男子。
这些人汇聚一处,品着茶点,不时小声议论着。
贝海石指挥着帮众布置着会场,见到王唯,神色一喜,迎了上来:“见过公子。”
又看了侍剑一眼,只感觉少女笑容比平时更加明媚,哪里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心中大定。
有侍剑这层身份在,王公子就与长乐帮绑定,关系更稳了。
王唯找了一个位置坐下,说道:“此次展会由贝先生你来主持吧。”
贝海石拱手:“既然王公子看得起贝某,贝某自然竭尽全力而为。”
走到台上,轻咳了一声,说道:“诸位远道而来,为的是什么,贝某便不必多说了。来人,给大家展示一下王氏商行的珍品。”
随着声音落下,一件件商品被一位位侍女们端着走上台前。
玻璃杯、玻璃碗自然不必多提,这些东西商人们已经见过。
这些他们看来巧夺天工的东西,现在与那些精致的摆件一对比,顿时就变得平平无奇了。
晶莹剔透的外观,华丽明艳的色彩,以及精致的样式,对于古人来说杀伤性太大了。
“这简直是神仙般的造物啊!”有商人感慨,“没想到老夫此生还能见到如此神物,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妙啊妙啊。”有商人望向一面全身镜,“这镜子当真神物,老夫还是第一次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全身的样子。”
这个时代虽然有铜镜,镜子的诸般功能都有。
但若论清晰,还是玻璃镜更加清楚。
更何况,这面等身镜的大小绝非铜镜可比。
“贝先生,你说个价吧,今日李某一定要买几件回去才是。”
“是啊,贝先生!”
在座的不是富甲一方的商人,就是大地主,并不愚蠢,他们如何看不到这些玻璃商品中的商机。
在镇江,这些东西可能只要上百两银子,但到了应天府就绝对不是这个价了。
就说那等身镜,若是献上一面到皇宫,又岂是银两能比拟的?
贝海石满意无比,说道:“既然大家这么急切,贝某也不卖关子了。此次展会交易先从琉璃杯开始吧,诸位且看,此物不只精致,还能用来平时饮茶。别人用瓷器,你用琉璃杯,岂不是高下立判?此物一百两一件。”
众人眼神一亮,暗暗点头。
没错,就是要与众不同才对!
富商地主们平日里就喜欢炫富,贝海石这一套说辞正好符合他们的三观,顿时起劲。
“我出一千两,来十件。”
“我这也是!”
“我来五十件!”
不过片刻,王唯准备的一千个玻璃杯就卖了个干净。
接下来便是玻璃碗、玻璃摆件,以及50面全身镜。
玻璃碗也是一千件,售价与玻璃杯一样,共计收入十万两,可谓大赚。
这就是生产力的降维打击。
轮到摆件、全身镜时,会场气氛更是达到极度热烈的地步,哪怕每一个摆件最低都要两百两,高的甚至几千两,商人们买起来也绝不客气。
不过片刻,摆件与全身镜就卖出一半。
“诸位,请恕我来迟了!”
正在这时,四人抬着一顶软轿进入会场之中。
会场一静,商人皱眉看去,顿时一惊。
在场的武林中人并不少,哪怕一些富商不通武学,家中也请了看家护院,族中弟子也有武道高手,并非对武学一无所知。
抬轿入场的四名轿夫,脚步轻盈,哪怕抬着一人,动作也没有丝毫迟滞,明显武功不低。
下一刻,软轿落地,一位穿着奢华,大腹便便的商人从轿中走出来。
商人脸带笑意朝着众人拱手,说道:“诸位,打扰了。李炎代表万氏商行,特来参加长乐帮展会,来迟了片刻,还请恕罪。”
万氏商行?
在座商人一惊,那可是天下首富万三千所开创的商行,号称无物不卖,商行天下,绝非他们可比。
“原来是万氏商行的人,李先生客气,请入座。”
众人连忙起身见礼。
李炎还礼,却没有第一时间落座,反而走到王唯身前,拱手说道:“李炎见过多情公子。”
王唯笑道:“李先生客气了。你此来莫非要为你家主上传话。”
“公子所言不错。”李炎拱手,“李炎此来除了采买一些琉璃制品,主要还是代主上递上请帖。”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烫金的请帖,双手呈上。
王唯接过,翻开一看,顿时明了。
万三千不愧是大商人,已经嗅到了商机。
王唯不只有玻璃制品,更在川中留下了部分香料,说明有香料来源,万三千自然心动不已,想要合作。
王唯诧异:“你家主上是江浙人,照理来说,应该和当地豪族合作才是,为何却转而找我来合作?”
李炎凑到近前,小声说道:“公子有所不知。那些豪族见主上赚钱太多,已经成天下首富,所以经常狮子大开口。他们所倚仗的不过是把持了海外的商道而已,既然有王公子的商道存在,主上又何必再与他们合作呢!”
王唯恍然:“原来如此。告诉万先生,合作自然可以,等过几日,让他写个单子,只要钱到位,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到。”
李炎神色一喜:“公子果然豪爽,小的一定把话带到。”
事实上,王唯所吹嘘的商道万三千也曾调查,结果却一无所获。
初时,他以为王唯在胡说,但是,等到这批玻璃制品出现,他便再也坐不住了。
这么大批量的货物出现,王唯的商道自然存在,他查不到,只能说他的情报网还不够强而已。
一时间,万三千一面怀疑人生,一面派人前来囤一批货。
李炎与王唯商量完毕,退到一边,开始扫货。
万氏商行出来的人就是不同,扫起货来可谓花钱不眨眼,之前的商人们已经足够豪爽,但在李炎面前就显得有些抠搜了。
转眼间,玻璃商品消耗一空。
李炎十分镇定,根本不担心琉璃太多跌价。
这批玻璃制品虽然数量不少,但相对于大明的疆域来说只能说是微不足道。
更何况,就算玻璃制品再多几十倍又如何?
不只后世之人会炒作郁金香等商品,这个时代的商人也会,只要玻璃制品尽快出手,不砸在自己手里,还是能赚到钱的,这在中国叫击鼓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