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章 人心隔肚皮
“大王,义渠戎惧怕大王神威,已经逃跑不知所踪,如今夏季将至,雨水增多,戎人之地没有道路,万一遇到暴雨,对大军行进不利啊!大王不如就此撤军,等秋高气爽之际,再做打算?”
上卿虢石父建议道。
虢石父没有想到董璜会这么刚,宗周刚遭遇大乱,就敢御驾亲征,还一路连战连捷。这几乎要颠覆了他对周王的认识。
但不管怎么说,这场战斗终归还是太匆忙了,很多准备都不足,大军也有孤军深入之嫌,由不得虢石父不担心。
不可因怒而兴师啊!
“众爱卿觉得,义渠戎的目的是什么?真的逃了?还是打算诱敌深入?亦或者围点打援?还是绕后想要断我们的补给线?”
心中也多少有些打鼓的董璜,召集了手下讨论道。
作为一个经常看男频小说的穿越者,围点打援、截断补给之类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第一次领兵作战这么长的时间,而且还是孤军深入,冲劲儿过后,说实话,董璜多少有些怕了。
他有些想要回到王宫抱着褒姒选美了。
“大王多虑了,义渠诸戎损失了六千精锐,又被我大周突袭,短时间内不可能组织起足够的力量,将我军包围。
绕后攻打费仲将军所部,可能性也不大,我军与费仲将军所部相隔了有五天的日程,义渠诸戎能否知道我军有后援还未可知。
至于堂堂正正的野战,戎人绝无胜算!
臣觉得,戎人避我锋芒,诱我王师深入的可能性最大。”
郑伯姬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王,臣倒是觉得,诸戎有可能是在集结军队,准备与王师决战。”
尹球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接下来,诸臣各自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这些看法,大都都认为,义渠戎是不愿正面决战,采用了诱敌深入的策略。
“我军粮草还可以支持多久?”
董璜问道。
“禀大王,因为剿灭了彭卢戎,得到了彭卢戎的积累和牛羊,又有彭卢女人协助放牧处理这些牛羊,再加上王师之前在缯国补充的辎重,王师的食物其实很充足,至少可以支持六个月!”
郑伯回禀道。
“箭矢呢?”
董璜继续问道。
“二十一万支。”
专门负责这一块的郑伯立刻报数。
“继续推进,逼义渠戎决战!”
董璜沉吟一番之后,做出了决定。
董璜记得,历史上好像就有一个将领,带着一两万人,以车阵护卫,带了一两年的粮食进行西征大获全胜,但具体是谁,战争的具体情况,董璜却已经记不清了。
但不管怎么说,董璜觉得,如今义渠戎损失惨重,又匆忙而走,不论是战斗力还是士气都很低,是可以打的。
【要是有更多的强弓硬弩就好了!】
董璜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要是他有着李陵的装备,灭掉这些戎人绝对是轻轻松松。
现在,就只能想点儿别的办法了。
“对了,抓些俘虏,告诉他们,寡人只诛首恶,胁从不问,只要其他三戎不帮助义渠戎,寡人就不会跟他们计较,若是弃暗投明,立下大功,寡人愿意封之为侯伯,将义渠、彭卢之地,尽数赠之;若是拒不悔改,彭卢戎就是下场!
以上,愿意以大周先祖之灵起誓,若寡人有半句食言,姬宫湦(周幽王本名)车裂而死,大周先祖不得血食,不被天帝保佑,大周后裔尽数被诛!”
董璜灵机一动道。
伟人有句话,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董璜虽然有三十万的指标,但却真的没有必要一上来就跟所有犬戎为死敌嘛,可以各个击破,这次先灭了义渠戎,如此一来总指标应该能完成七八万了,然后可以再进攻犬戎户或者陆浑戎,最后腾出手来,再偷袭吃掉郁郅、乌氏、朐衍等三戎。
如果此战之后,人数仍旧不够,还可以继续西征,秦地有的是戎人;此外,三晋之地乃至中原,也有着大量的戎人,比如说养出了四大妖姬之一的骊姬,就是骊戎出身。
“大王圣明!”
一直没有太多存在感的周幽王宠臣祭父,抢了费仲的台词。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大王圣明啊!
以这个时代的人的道德素质,哪怕是再低下,也不会认为董璜拿着大周王朝列祖列宗子孙万代发的誓言会有假,这个跟董璜之前用大商的列祖列宗子孙万代发誓没有人会怀疑真假是一个道理。
尽管这一套到了战国就不行了,到了晋代就彻底没了神圣性,但在这个时代,真的是大杀器。
所有人都相信,郁郅、乌氏、朐衍三戎只要不是很傻,就愿意相信董璜的鬼话,而义渠戎恐怕对这三支戎也不再信任。
妥妥的攻心之计!
只要消息传出去,四支戎人之间,就不可能恢复之前的信任,而为了董璜许诺的利益,这些戎人也势必会有人出卖义渠戎——就算没有也没关系,董璜可是看过老三国的,曹操是怎么反间韩遂和马超的?照抄就是。
总之,人心是经不起试探了。
董璜想要继续冒进,但戎人这边却是吵闹一片。
彭卢部落的逃兵,提醒了义渠部落。
义渠王一怒之下,就怒了一下。
比起为彭卢部落报仇,他更担心的是董璜的报复。
之前义渠戎联军跟随犬戎出动,他义渠戎可是出兵最多的,如今数千精锐都没了,这不仅对于他的威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更是直接动摇了他的统治基础。
义渠王无奈之下,决定召集盟友共同御敌。
在听说了彭卢部落的惨状之后,郁郅、乌氏、朐衍三大部落都是义愤填膺,同仇敌忾。
毕竟,没有人想要死!
众人群策群力,定下了诱敌深入的计策,决定将董璜大军引到一处沼泽地带,利用地形优势,一举擒拿董璜这个周王。
计划本来是挺好的,义渠部落甚至都放弃了义渠城,四大部落也都十分团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直到有被董璜释放的俘虏传来了董璜的条件,四族联盟的气氛,瞬间变得诡异起来。
虽然所有人都表示要跟董璜战斗到底,但是义渠王却觉得,所有人都想要背刺他!
义渠王寝食难安。
其他三族的王也是貌合神离。
风韵犹存的乌氏女王,老态龙钟的郁郅王,一脸粗犷的朐衍王,也纷纷动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大家本来是因为董璜的血腥京观而不得以聚在一起的,但是如今人家周王已经拿着祖宗和后代起誓了,他们又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
是跟实力大损的义渠王一起同大周血拼一场,还是冷眼旁观,亦或者吞了义渠王乃至其他两王的领地臣民,成为义渠五戎唯一的王,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