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8章 家宴
餐厅里。
铺着洁白亚麻桌布的长桌上摆满了食物。
甜橘烧山鸭、香煎小牛排、香辣猪蹄、烤羊腿、清蒸大螃蟹、奶酪胡辣烤菇、拍黄瓜、辣椒炒蛋、蛋炒饭、烤玉米、烤红薯、肉蛋羹、鲜炖菌菇汤、椰汁西米露、米酒、和满满一大罐鲜牛奶,从长桌的一头一直摆到另一头。
这些都是为了庆祝两个儿子平安归来,刘老太特意要求厨师准备的。
一旁的小桌上还放着各种饭后水果,有榴莲、椰子、山竹、香蕉、红毛丹、木瓜、波罗蜜、橘子、和蜜柚。
除了大螃蟹外,所有的肉、菜、水果、甚至调味料和油都是自家生产的。
桌上整齐摆放了16套餐具。
这是鲜有的大团圆。
大姐刘芬和她的儿子李峰也一并出现。
16口人,按照从大到小顺序,依次入座。
刘季三口坐在最末尾。
不过,为了卫生,家宴也是自助形式的分餐制,想到吃什么就往自己盘子里夹什么,倒也用担心桌子太长而手不够长。
“大孙子说他在外边吃,不用等他了,大伙赶紧趁热吃吧。”刘老太热情招呼着,似乎是看到小孙子犹犹豫豫的,招了招手,“天生,快过来,阿嬷给你夹个大鸭腿。”
“阿峰,你也来,阿嬷给你夹个鸭腿。”
刘小肥端着盘子,屁颠屁颠跑过去,接过鸭腿,说完谢谢,便一直盯着够不到的大螃蟹,直到祖母心领神会,给他夹了一只才欢喜回到座位。
李峰已经是个16岁的大孩子,但因为早早没了父亲,有些内向,始终未说话。或者说了,但声音太小了。总之,桌子另一头的刘季始终未曾听到大外甥一点声音。
这样的性格没办法在军队里混。
刘季无奈的摇摇头,默默放弃了让李峰加入军队的想法。
家里的其他孩子,年龄最大的当属二哥家的女儿,刘铃,15岁,学习成绩一般,已经早早结束学业,在家族农场里干活领薪水。
其余的孩子,最大的也才13岁,还在教会学校上学,暂时还不能工作。
而未出现的刘炎,则是被放弃的对象,不在考虑范围内。
成年人中。
大哥刘伯,在木材厂当副厂长,不会加入军队。
二哥刘仲,在海军当船长,是个好帮手。
三哥刘叔,原本也在海军,可惜当初去欧罗巴的旅途中被风暴吹走,多年来一直没有音信,基本可以认定死亡。
各位嫂子都在农牧厂工作,不会进入军队帮忙,也没必要。
人丁还是不够兴旺呀。
直到吞下一块牛肉,感受着肉质的鲜嫩和饱满的汁水,彻底沦陷在美味之中。
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美味,就得吃大厨做的。
至于家人做的,眼睛扫过屋内所有人,包括母亲和大姐,全都能做出能吃的食物,但也仅限于吃。
当然,如果不在意肠胃发出的严重抗议,情怀可以让家人做的食物人间极品。
牛肉被咽到肚子里,刘季恍然察觉,餐厅内有些安静。
餐具碰撞声和咀嚼声很是响亮,以至于显得家人之间格外冷淡。
气氛有些僵硬。
转头看看儿子,小家伙是会读空气的,好几次想要说些什么,都被僵硬的气氛成功制止。
似乎其他人也是这样。
大家都在专心吃饭,但又好像是……
不太能确定,但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的回避他的目光。
终于,还是刘老太最先无法忍受沉闷气氛,主动提议:“小四,你说说看,你们这次出去有没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有没有去咱们的故乡看看?”
“嗯……”刘季放下餐具,沉吟片刻。
“故乡没去看,但我去了濠镜澳,就是葡萄牙人租住的那个海边半岛。”
“我给你们说哦,我在那里杀——”
噗……
二哥口中酒水喷了一地。
家人们也已经猜到刘季要说什么,纷纷投来嫌弃的眼神。
“老四,你的话题不适合在这里说,你还是好好吃饭,由我来讲北上的见闻吧。”二哥擦净嘴巴,开始讲述四个月见识到的种种新奇事物。
什么海里的大鲸鱼、什么北方的天寒地冻,什么四季分明,什么明国官员打扮,什么奇怪的北方方言和礼数等等,每一个小话题都让人听得津津有味,每一件新奇的事物都会引来家人们的惊呼。
刘季这才注意到,明明都是一起的,自己竟然错过了那么多有趣的事。
“我觉得二伯父可以在我们学校里当个老师,他比神父讲的有趣多了。”刘小肥偷偷向刘季嘀咕。
刘季哑然失笑,逗弄道:“那待会儿吃完饭,你去找二伯问问看,他愿不愿意去你们学校里,给你们上一两堂课。”
“可以吗?”刘小肥的大眼睛里闪烁出期待。
刘季为孩子擦去嘴角的油渍,肯定道:“当然,你看他现在讲的那么高兴,肯定是喜欢给人讲的。”
“或者,你晚上可以住他家,让他给你和阿玲、阿金好好讲。”
刘小肥顿时忘了晚上要和爸爸一起睡的计划,欣然答应。
就在这时,餐厅门口出现了一人。
刘季刚看清来人是海港督察,王炙,便见大嫂王蕙着急忙慌的起身离席。
她不仅不让自家亲兄弟进来一起用餐,反而将之堵在门外,神神秘秘的在说什么。
“哼,太不像话了,说走就走,招呼都打一下,一点没把我看在眼里。”刘老太将手里筷子重重拍在说上,气呼呼地瞥向门边,大声嚷嚷着,“老大,不是阿母说你,你该管管你家的那个不像话的。”
“谁家媳妇会像这样,自家兄弟在吃饭时间来了,竟然都不让进来吃一口热饭。”
“这要是被说出去了,别人家还以为我们刘家不懂礼术。”
不曾想,老太太的吼声不仅没有让大嫂幡然醒悟,她反而拉着兄弟走得更远了。
刘老太感觉一拳打空,还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更气了,将怒火全部发泄在老大身上。
“阿母,你别生气。”刘伯连忙来到母亲身边,为母亲重新拿了一双筷子,低头认错道:“可能是阿蕙她们家的事,不方便我们知道。”
“你呀,你呀,我早晚得被你们气死。”刘老太扭过头,不愿再看老大一眼。
刘季等人早已习以为常,只知道此时帮腔只会越帮越乱,便默默低头吃饭,假装无事发生。
唯有大姐刘芬实在看下去了,蹲在母亲身旁,对着大哥一通数落,又对母亲好话说尽,刘老太才愿意暂时消气。
餐厅外。
大嫂王蕙脸色大变,拉着兄弟一直回到自家屋里,关上房门,指着鼻子大骂:“你个忘恩负义的狗东西,枉我对你那么亲,暗中帮助你成为海港督察,你就这样来回报我的?”
“你去,你现在就去告诉老四,你看她能拿我怎么样?”
“嗯,好的。”王炙转身便走。
王蕙被弟弟不按常理的出牌,惊得愣在原地,直到房门被打开,她才反应过来,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你走,你去呀,你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我这个阿姊,我也会当我以前的好心全当作喂给白眼狼了。”
终究是亲姐弟,王炙虽然明知姐姐只是在表演,但仍旧无法坐视不理。
“阿姊,你根本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你听我的,现在去向上将认错、道歉,他会看在他大哥和小炎、小炣的份上饶过你的。”
“白眼狼,我不过就是帮助商人卖了点粮食,赚了一点点辛苦费,怎么了,我有什么错,我就不能挣一点钱吗?”
王蕙说得理直气壮。
王炙被姐姐大义凌然的表情逗笑了,反问道:“阿姊,上将一年给你和大哥至少有2000两吧,你犯得着偷偷帮人走私粮食,就为赚那区区50两吗?”
“怎么犯不着,总能积少成多。”王蕙脑子转的飞快,觉得是兄弟不明白其中好处,耐心解释,“那些商人答应我了,每200吨就会给我50两。”
“阿炙呀,你听阿姊的,你把那些商人放了,咱们一起卖粮食,一年卖个5000吨,分你200两银子。”
“咱们就卖5000吨,老四不会发现的。”
王炙被姐姐的天真逗得哭笑不得。
5000吨粮食,就算是大货船,也得运个三四船。
那么大的船,能不被人发现?
换成小船,船的数量变多,暴露的风险更大。
而且粮食是从村民那里买的,那些农夫能保守秘密才怪。
最关键的是,买粮食的那些商人已经全部招供了,虽然他们是华人,但他们不过是中间商,背后真正的主使都是荷兰人。
这是妥妥的通敌。
王炙苦口婆心,最后劝道:“阿姊,你这是通敌大罪,你真的得听我的。阿炣还小,她不能没有阿母呀。”
“不能没有阿母?你是说他敢杀了我?”
王蕙横眉瞪眼,疯癫大笑,就像是听到了天下间最可笑的笑话一般,接着一把推开兄弟。
“你觉得老四会杀了我,就为了这么一点点粮食,就敢杀了像母亲一样的大嫂?”
“你可知道,我刚嫁到刘家时,他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没有我像对儿子一样照顾他,你觉得他能长这么大?”
“但凡他敢对我一点不敬,别人会怎么看他,天下人会怎么看他,以后谁还会听他的?”
闻听此言,王炙明白多说无益,起身留下最后警告:“阿姊,10岁就敢当街杀人全家的人,和我们正常人是不一样的。”
“你有你的考虑,但我也有我的职责,我会尽最大可能替你求情的。”
“相信我,主动坦白绝对比被发现了才求饶,强上一百倍。”
“而且你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女人,上将……或许会原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