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盗起南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军队的意义

“这交趾猴子的汉字写得这么好!”

客栈外,瘦猴对着交易契约不住感慨。

刘季也觉得比自己写得好,但更让他心中骄傲并感触良深的是,华夏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这个时代,仍有很多国家以【写汉字、说汉语】为荣,并且他们国家的上流人士对汉文化颇有研究。

朝鲜、日本如此。

越南也是如此。

同时,也更让人对数十年后华夏文明遭遇重创,唏嘘不已。

刘季将契约书收好,向瘦猴了解舰队补给情况。

由于舰队需要的食物和饮水太多,特别是对新鲜水果的要求,加之舰队不能入港,要靠小船转运,所以至少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完成补给。

因为肉和水果价格比较高,人也多,所以补给花费也超过5000两白银。

值得高兴的是,大明香山水师只是派遣了侦察船来了一趟,至今仍旧没有大动作。市舶司和香山县衙,没有派人前来收税,也没有阻挠舰队补给。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刘季也不想和大明水师开战。

败了,自不必多说。

赢了,没有好处,还削弱了大明水师实力,让周边海盗和荷兰人更加猖獗。

能不打,最好。

“四哥,我知道奇楠香值钱,铜也很重要,但是咱们真的有必要和交趾猴子贸易吗?”

“咱们抢一波,等他们攒够了货,再抢一波不行吗?”

瘦猴还记得刘季的教训,再也不遮遮掩掩,有什么便问什么。

而且这是陆地上,不是船上,不用像在船上那么正式,他也没有那么害怕。

“问得好。”刘季满意的点点头,边向圣保禄大教堂走去,边回复,“我回答你之前,你先考虑几个问题。”

“第一,咱们的船能开到陆地上吗?”

“第二,咱们有多少人,有多少陆军,需要多少人防御坤甸,能承受多大的伤亡?”

“第三,即便是咱们的陆军打赢了,能保住新地盘吗?”

“第四,你还记得当初坤甸原住民造反多少次,咱们杀了多少人,咱们死了多少人?”

这些问题的答案,瘦猴都知道。

船,当然不能开到陆地上。

南洋舰队的军舰连大部分内河都进不去。

坤甸人口和陆军数目,不清楚具体数字,但他也知道人口在32000人以上,陆军只有一个轻步兵营和一个火炮支援连,加上后勤人员总兵力也不到900。

陆军这900人顶多能派出一半离开坤甸,但时间不能太久,以免被荷兰人发现坤甸防御空虚,撕毁条约,大举来犯。

而去交趾这些地方,即便顺风顺水,能一战全歼敌人,一来回也都两三个月过去了。去日本,就算不打仗,到了就回,也得近半年时间。带陆军出去这么久,还没回去,坤甸就被荷兰人炮轰成废墟了。

至于能承受的死亡数字,那最好还是一个不要死。

坤甸的每一个士兵都是耗费数年,又是教导横向轮射和线式横队等队列,又是教授几何、地理、历史、绘图等知识,是以后扩军的底子,不是马打蓝、万丹或者亚齐那些国家可以随便牺牲的牲口。

而且这些原住民国,别的没有,就是人多。

邦格兰、阿迪巴迪、甫巴迪(爪哇统治者称号:邦格兰>阿迪巴迪>甫巴迪)等等首领,随便一吆喝,就能喊出上万人。其中,马打蓝苏丹国更是能拉出近20万的军队。

就连遭受了天灾的交趾南方阮氏,据说都有四万军队。

入侵他们的土地,别说占领,就是打赢后,能否全身而退都是个问题。

当初,能在坤甸立足,主要还是坤甸原住民人少。就这,还在原住民的各种偷袭下牺牲了近百人。而当时,己方人口也不过勉强过千。

这些年,还是凭借堡垒、大炮、暴增的移民、以及对原住民的安抚政策,才减少了袭击事件发生。

想要入侵一个国家,占领其土地,只能学习荷兰人的模式。

荷兰人先和当地(雅加达,后称巴达维亚)邦格兰搞好关系,请求建设贸易站,然后在贸易站的土地上兴建堡垒和炮台,经过数年发展,才武力开战,夺取雅加达地盘。

巴达维亚便是这样建成的。

不过,即便这样,巴达维亚也曾经多次被万丹国和马打蓝围攻。

原住民攻不进巴达维亚。

荷兰人也不敢离开舰船和炮台的掩护反攻原住民。

巴达维亚的人口,虽然比坤甸少得多,但他们中很多都是日耳曼、斯堪的纳维亚的雇佣军,甚至还有非洲黑人,真正的尼德兰七省人少之又少。是以,荷兰人更能承受死亡。坤甸,9成都是同胞,承受不起大量人员伤亡。

作战模式上,坤甸和巴达维亚几乎是一样的。

海上,强无敌。打劫、封锁海岸、炮击港口,样样拿手。

陆上,打个香料群岛上人口不多的原住民,还行;遇到爪哇、苏门答腊上的原住民大酋邦,只能依靠堡垒防御。

当然,因为海军强大,可以肆意封锁原住民海岸线,也确保了原住民不敢肆意进攻坤甸或巴达维亚。

渐渐靠近圣保禄大教堂,刘季估摸着堂弟也想的差不多。

他才开口:“你还记得,我们开办制糖厂,却不让我们的人种甘蔗的原因吧。”

不等堂弟回应,他再次重复过说过的话。

“因为坤甸人少,人力有限,每个人要么种水稻、制作枪炮、加入军队,确保粮食和军事安全;要么从事节约劳动力的高收入工作,比如制糖、酒、油、蜡烛等高价加工品。”

“种甘蔗是件耗费人力的辛苦工作,但甘蔗又不能当饭吃,卖的还便宜。”

“所以,万丹人种甘蔗,我们买甘蔗加工成糖或酒再交易。我们的收益是他们的几百倍,我们的人穿印度棉布、吃肉、喝酒,还有休息日;万丹人,连温饱都是个问题。”

“这才是我们能和他们和平相处的真正原因。”

“记住了,能依靠武力获得第一桶金,但想要生存下去,就绝对不能只靠武力。”

“军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瘦猴点头称赞。

顿时,他明白了,明明船长中的武斗派那么多,为何至今仍然无人力主武力扩张。

咦……

好像万丹人开始种甘蔗,还是因为万丹的邦格兰听了四哥的建议。

当时,还以为四哥是把万丹当成第二故乡,才给万丹人想了一个平衡单一产品——胡椒——风险的好主意。

现在看来都是谋划好的。

而且……

最近这两年,四哥还向马打蓝、泗水和望加锡免费提供了大量甘蔗苗。

看着堂哥的背影,瘦猴顿时明白了一切,心中生起无限敬意,也明白了什么叫作运筹帷幄。

教堂的阴影刚刚笼罩在身上时,瘦猴突然想到了新的问题,连声问道:

“四哥,如果有一天,万丹人也开始制糖、卖糖了,那我们岂不是——”

彻底进入阴影中的刘季回首微笑。

“我们的军队,正是为了确保那一天不会出现,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