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行业发展与应用
1.2.1 CMF发展历程
CMF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孕育期、萌芽期、发展期。
第一阶段:孕育期(2000年前)
从学术层面,CMF概念出现在艺术设计的基础训练中。
例如,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学校伊顿的基础教学,二战后伊顿的基础教学内容成为了欧美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行业层面,CMF概念开始于汽车制造业,开启了以色彩为商业触点的设计岗位。
例如,20世纪初期,通用双色搭配家用车的商业成功,促成了通用汽车“艺术与色彩部”的设立。20世纪中期,德国大众建立了专门的汽车色彩设计岗位。随后在时装业的快速发展下,20世纪60年代催化了国际流行色委员会成立,为CMF更大范围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到20世纪末,美国Herman Miller家具和室内设计公司率先使用了CMF的术语,并设立了自己的CMF展厅。同时,随着电子工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各类的家用电器、汽车和电子产品成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流行色引领市场的营销设计方法也自然成为产品设计领域效仿对象,荷兰飞利浦、美国摩托罗拉、韩国三星先后都建立了以色彩与材料为触点的CMF团队。
第二阶段:萌芽期(2000~2016年)
从学术层面,对CMF概念的专业化研究开始起步。
例如在2005年德国柏林“塑料设计意识”国际会议(The Art of Plastic Design)上,Tina Rippon发表了Finish Trends-Getting the CMF (Colour,Material and Finish) Right的专题演讲;2008年北京服装学院色彩专家崔唯教授开设了CMF课程;2009年南京艺术学院硕士仇媛撰写了硕士毕业论文《CMF研究在手机设计开发中的作用》;2014年,江南大学与卡秀堡辉联合策划,在无锡召开了中国首届CMF趋势研讨会;2015年,上海举办了“表面装饰创新技术论坛”。
从行业层面,CMF概念已逐步清晰,在各大企业开始生根。
例如,2004~2006年三星、诺基亚、海尔、联想、TCL陆续成立了CMF专职岗位及团队;2005年YANG DESIGN设计咨询公司创建了YANG DESIGN CMF创新实验室等。
第三阶段:发展期(2016年至今)
从学术层面和行业层面,对CMF概念的专业化研究进入融合发展阶段。
例如,2016年,CMF行业平台“CMF设计军团”成立,开启了CMF设计探索研究与分享传播,带动CMF设计进入到大众视野,进入社会化普及阶段。
2017年,CMF行业年度盛会“国际CMF设计大会”和首个CMF专项奖“国际CMF设计奖”同时创办,为推动CMF行业进入到系统化、规范化的发展营造了共同进步的平台。
2018年,“CMF设计研究院”成立,开发首个CMF系统知识结构,开设“CMF设计研修班”,开启了CMF设计的专业技能教育;同年“CMF综合馆”在深圳正式建成,带动专业CMF实验室建设;广州美术学院开始招收CMF方向的研究生,湖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建设CMF实验室,CMF在中国高校中开始发力。
2019年首本中文CMF设计书籍《CMF设计教程》出版,解决了CMF行业长期以来没有教材的问题。
2020年,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成立CMF专委会,北京光华设计基金会成立CMF专项基金,CMF行业开始有了专业的行业组织。
2022~2023年,CMF教育从研究生及本科教育,下探至高职及中职教育,CMF在不同教育阶段得到进一步发展。
2023年5月,国际CMF设计奖展览馆建成开馆,成为首个CMF设计博物馆。
自此,CMF开启了产学研同步发展历程,CMF设计研究与行业组织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