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家长伴护手册(1~2年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案例

二年级刚开学,晓晨妈妈收到了老师的“投诉”信息:孩子已经两天没交语文作业了。妈妈感到不可思议,因为晓晨是一个乖孩子,平时在家里和学校都比较听话、自觉,没有违纪的行为,从未想过他会拖欠作业,这简直令她大吃一惊。

晓晨是一个自控力很强的孩子吗?回顾孩子生活中的蛛丝马迹,妈妈开始对“自觉”有了一些疑惑:孩子不会做违反班规的事情、守规矩、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他一般不会主动找麻烦,但是好像常常需要别人提醒才能做好。比如,约定好只看30分钟电视,如果没有人及时提醒,他就不会主动关掉电视,如果有大人关掉电视,他也没有表示出不愿意;甚至有一次,妈妈发现他悄悄地在被子里偷看平板电脑……这些表现反映了晓晨的自控力水平吗?他的自控力究竟是强,还是弱?

解析

自控力是一个人控制自身冲动、情感、欲望的能力,比如说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能够控制情绪,面对诱惑能够自我控制,等等。好的自控力代表着一个人能够主动、有效地管理和约束自己,它是一份珍贵的能力财富,对儿童期的学习成绩、学校适应以及成年后的事业成功均有正面影响,所以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强大的自控力。学龄前期孩子的自控力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小朋友比较听话,显得比同龄人自觉,但是进入小学后,大部分儿童的自控力都会显著提升,他们好像就不那么突出了。案例中的晓晨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孩子,他比较容易被管教,能听父母的建议;但“听话”绝不等于高水平的自控力。

一、二年级的孩子刚刚融入学校生活,他们的自控力会频繁接受校规、班规的检验,当挑战逐渐升级,有些孩子可能开始对达到学校的任务要求感到吃力,暴露出个人自控力的弱点。晓晨就是这样的,当事情比较简单时,他凭借天生的“自觉”就能完成作业;但是当诱惑来临,原有的自控力不足以像过去那样帮他去做“应该要做的事情”,也许他在“看电视”和“去学习”这两个选项之间纠结了一下,还是放弃了“去学习”,自控力升级挑战失败。所以,儿童期的自控力水平是一直变化的,强弱也是相对的。

家教指导

自控力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能力,它不会自动形成,是需要有意识去努力培养的。如果留意到孩子屡次出现拖欠作业、违反学校规定、爽约等行为,家长们应该利用这些机会检查孩子的自控力水平,观察他们在完成任务上的困难,帮助孩子树立自我管理和自我导航的意识和信心,实现自控力的不断发展。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一)设定稳定清晰的规则

父母为孩子设定稳定、清晰的规则,孩子就知道怎么根据规则去调整自己的行为。低年级的家长可以设置一些生活习惯上的规则,比如每天看电视不超过30分钟、吃饭之前要洗手、写完作业才能玩……父母应以一致态度对待规则,以身作则就是一个好办法——家长跟孩子一起遵守社会和家庭规则,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要明确处罚,让孩子了解违反规则将承担什么后果,例如“如果看电视超过30分钟,我会关掉电视,明天你也不能看了”。

(二)促进孩子认同规则

家长们要促进孩子对规则的内化,理解守规矩的意义,并认同它的价值,避免孩子因“被管束”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赞扬自律的品质;也可以亲子共读名人故事,借助榜样的力量,让孩子明白自律是有助于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品质。另外,家长还可以举一些例子,解释规则的积极功能,如交通规则、排队的规则,其实是可以保护我们或提高效率的。

(三)教孩子延迟满足,学会等待

不必总是立刻满足孩子的需求,培养孩子的耐心,让孩子学会等待。例如,当家长在忙家务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等我洗完碗就过来陪你,你可以先自己去画画”“耐心等待,还有最后5分钟我就结束了”。等待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多个选择,让他们知道还能做点什么,以及如何在等待的过程中判断时间进程。当孩子有事可做时,就更容易承受延迟满足带来的烦躁和不安。

(四)在运动和挑战中培养意志力

体育锻炼尤其能帮助孩子提高意志力,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或者其他需要持续练习的活动,例如舞蹈、弹奏乐器等,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孩子的毅力和专注力。也可以结合学校的实践活动给孩子布置一些小任务,例如,栽培植物或养小宠物——它们通常需要孩子定期照料,通过这样反复和持续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计划、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五)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控制是自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要教育孩子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应对策略,例如深呼吸、离开引发强烈情绪的现场、放松训练等。平时的生活中,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鼓励孩子跟自己倾诉,分享生活中的感受,带领孩子找到快乐,经常从事带来积极情绪的活动,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创造安全的表达环境,培养孩子主动调节情绪的能力。

(六)避免规则过细过严

最后,家长需要注意,制定这些规则不能过度详细。过细的规则会让孩子感觉什么事情都被限制了,很不自由,这会损害他们的独立性。规则也不能过于严苛,为了让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家长会在孩子犯错时做出严厉的惩罚。但是,低年级的孩子自控力是不稳定的,难免有时管不住自己。太重的惩罚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带来强烈的恐惧,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