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不完的艺术家:跨界设计师穆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晚年回国的爱国艺术家

1910年,穆夏开始准备创作“斯拉夫史诗”系列,并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来搜索和积累素材,直到1912年正式开始。从1912到1926年,整整14年时间,穆夏回到故乡,全身心投入到“斯拉夫史诗”系列的创作中,这个系列有20幅画,内容涉及的题材包括宗教、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选取的20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场景,都是穆夏认为在斯拉夫文明发展中有非常重要作用的事件和场景。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穆夏走遍了所有斯拉夫国家,从俄罗斯到波兰,再到巴尔干半岛,他收集民族服饰,绘制草图并拍照。即使一战时期画布难以获得,他也没有放弃。在此期间,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宣告独立。穆夏自然对这个新生的故国一腔赤诚,从市政大厅到教堂,从邮票到钞票……他无偿包揽了这个国家的一切设计。并且在创作“斯拉夫史诗”系列期间,穆夏拒绝了任何带有商业性的工作邀请,但接受了一些符合他个人观念的工作订单,例如1918年起他无偿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设计了邮票、一套国家纸币和国徽,以及为摩拉维亚教师合唱团音乐会、布拉格国家大剧院的芭蕾舞台剧《风信子公主》等推广捷克斯洛伐克文化的活动和慈善活动绘制宣传海报。

1926年,穆夏完成了“斯拉夫史诗”系列所有的作品,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同胞并没有热情地回应,评论家说:“公众接受了穆夏的‘斯拉夫史诗’,但感情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消极的。”当时大众认为这是一部描绘斯拉夫民族千百年厚重历史的作品,但这对于年轻的捷克斯洛伐克革命者来说,只是一项伟大的遗产,与现在的目标是冲突的且意义不大。192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建国十周年之际,穆夏把这20幅旷世杰作完整地捐赠给了布拉格政府。但可惜的是布拉格政府一直没有为这组史诗巨作提供永久性的展览空间,直到1936年法国巴黎法德波姆博物馆承办了穆夏个人作品回顾展,这次展览对他的艺术成就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布拉格市政大厅由建筑师安东宁·巴尔萨内克和奥斯瓦尔德·波利夫卡设计,它是捷克斯洛伐克新艺术运动的见证。当时几位著名的捷克斯洛伐克艺术家被邀请来装饰室内。穆夏受委托装饰市政大厅的圆形会客厅。穆夏的设计颂扬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英勇和斯拉夫民族的团结。圆形天花板正中间描绘的是《斯拉夫大团结》,周围分割半圆形墙面的穹隅里描绘着8位象征公民美德的人物。三块墙板描绘了宣誓效忠祖国的斯拉夫青年代表。

布拉格市政大厅壁画

布拉格市政大厅装饰天花板

《风信子公主》

1911年

实际尺寸:125.5cm×83.5cm

现藏于:捷克布拉格 穆夏博物馆

芭蕾舞台剧《风信子公主》于1911年在布拉格国家大剧院首演,由拉迪斯拉夫·诺瓦克编剧。穆夏设计的海报上的人物为该剧的女主角。穆夏通过心脏、铁匠的工具、王冠和巫术工具来关联剧情。海报中的各个装饰细节都使用了风信子图案。

但是好景不长,1938年《慕尼黑协定》后,建国仅20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宣告灭亡,1939年德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穆夏的家乡摩拉维亚沦陷,他是第一批被德军拘捕审问的人之一,在经历了审讯的摧残后,穆夏因感染肺炎于同年去世,享年79岁。在他逝世几周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穆夏笔下无限柔美的梦之女郎与“希望人类团结在一起”的心愿一同被击碎。旧日欧洲的黄金时代就此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