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相亲,被偶像歌手套牢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打赌

要问罗希文为什么这么恨余笙,这就说来话长了。

还记得罗希文和自己的青梅竹马一同欢欢喜喜考上京大。

学业上考上了华国的最高学府,而爱情上更是即将收获自己与青梅竹马的甜蜜爱恋,真可谓是人生赢家。

可就在他对着青梅竹马表白之时,她的目光看向的却是在路边走路的余笙。

“好帅啊。”

她不经意之间的话语狠狠地扎入罗希文的心脏。

“对不起,我们太熟了,我以为我们只是兄弟。”

然后她就跑了。

罗希文至今还记得那句让他心碎的话语。

“同学,你好帅啊,请问我能加你一个微信吗?”

就算后来余笙拒绝了,罗希文却发现自那天起他的联系方式已经被她删掉了。

再见到她时,那嫌弃的眼神和绕开自己走的步伐让罗希文生出了一丝恨意。

凭什么?

罗希文观察了余笙一年,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样的一个废物是怎么能成为高考状元,怎么能在万千人之中脱颖而出的。

对学习一点兴趣没有,只求60分飘过。

整日无所事事,不想着在正道努力,在图书馆里低头学习。

却跑到羽毛球馆里找上宋教授,暗中谄媚,溜须拍马。

现在更是演都不演了,直接傍上了富婆。

这种人渣怎么配上京大,这种人渣就应该被社会的洪流卷席,让社会的残酷好好打一打他那张脸。

一整节课,罗希文再也没有第一节课的专注与认真,一直在想为何余笙有如此好的运气。

直到下课,课堂内的人一走而空。

“希文哥,咋了,还想校园文学大赛呢?”

教室外走进来一个身形瘦小的小个儿,他是罗希文的跟班李汶。

“嗨,以你的实力还不是手拿把掐?”

“我听说这次学校还请了京城文学的总编过来担当评委,这次要是能拔得头筹,说不准就把作品直接出品了。”

说话之间,李汶戳了戳罗希文的胳膊。

罗希文从小到大学的最好的便是语文,当然,考上京大之后也发表过几篇小文章。虽说是在一些小的杂志上,但也足够说得上是年轻人中的翘楚了。

其中他写的一篇《登山者》更是出现在《京都文学评论》封二的“新锐速递”栏末位。

可以说一篇《登山者》,让他名动整个京都高校。

现在外界都称罗希文是文坛一代新星,有望将来成为一代文坛大家。

罗希文渐渐缓过神来。

想了想自己这一年来的努力,从寂寂无名之辈到文坛新锐,她罗希文如今的成就可不是这个混子“高考状元”可比的,想必到五年甚至十年以后他们二人之间的差距足可以用鸿沟二字相称。

“走,咱们去文学社交报名表。”

……

……

行政楼B507。

老宋正优哉游哉的喝着早在保温杯里泡好的枸杞水。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

刚才,老宋还接到自家闺女打来的电话,问余笙在那个教室上课。

老宋认为自家闺女和余笙这是看对眼了。

刚要嘱托宋时微两句过来人的话,就被女儿一句拜拜挂断。

老宋是心里苦不敢说啊。

“吆,老宋,这么虚了啊,你这是水泡枸杞吧。”

办公室的大门被推开,刚刚给余笙上完课的张老教授乐呵呵的抱着自己的中文包走了进来。

“嘿,老张,你可蒙不了我,我可是知道你还跑着不少中医药呢。”

“今天喝的是啥啊。”

老张稳稳坐在办公椅上,公文包放在一边,拿起保温杯,轻轻扭开,呼呼的吹了两口热气,将杯子稍稍倾斜。

“诺,桑葚。”

“看你这公文包一轻,报名表都发出去了?”

“嗯,发出去了,不过参加的应该不多。”

老张小口吸溜着桑葚水,随后长叹一口气。

“这罗希文肯定是要参加的,文学系这里占大头,得有个八成,别的系加起来也就两成。”

“罗希文这小子确实不错,年经轻轻的,写的文章倒是老道,也不愧文坛新锐这个称号了。”

老张一听这话,如沐春风。

“你也不看是谁的学生。”

老宋摆了摆手。

“好了好了,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说说,除了罗希文还有谁,全文学系的人都知道罗希文肯定参加而且夺冠概率还大。”

“别的不知道,不过有一个人还是真可惜。”

老宋身子微微前驱。

能让老张感到遗憾的学生还真不多见。

“上一年的高考状元,余笙。”

“这小子对学习完全没啥兴趣嘛,文学上也是中规中矩,我原本以为这小子也能在文坛上大放异彩,现在看,可惜喽。”

余笙?

老宋一听就来劲了。

就余笙这个死咸鱼的劲头,给他表演的舞台他都不带看一眼的,你指望他显露出来文学天赋?

老宋和余笙平时一块打球闲暇时,自然也是谈天说地。

别的不敢说,就余笙这个思想深度,老宋还真不认为余笙比那罗希文差。

只不过就是他懒,不愿意表现。

“老张,要不要打个赌。”

“什么赌,添头是啥?”

两人也是多年的老同事了。

平时也拿一些生活趣事去打赌。

至于添头,要不然就是我坑你一瓶几十年老酒,要不然就是你拿我一斤上号龙井。

好友之间的小趣事罢了。

“就赌余笙在校园文学大赛上能压过罗希文夺冠。”

老张一听就扭过头哂然一笑。

“老宋,余笙可连参加都没说要参加呢。”

“再说了,你一天天和他打球,把自己脑袋打糊涂了啊。”

“你就说赌不赌吧!”

老宋此时的样子就像稳坐钓鱼台,十分自信。

老张总感觉哪里有诈,但是细细想来就余笙这样的让他写个几千字文章可能都费劲,更何况写出深意,写出文学性呢?

“一两我珍藏多年的武夷山大红袍!”

老宋伸出一根手指,说出添头。

“行!”

“我早就想尝尝大红袍啥滋味了。”

“不过看这样老宋你是白送我这一两大红袍啊。”

“余笙这懒散的样子,你能支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