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庆功宴,团练总兵
没法子。
古代的生产力落后,物资不充沛,百姓穷苦。
只要是个东西,在百姓看来就是好东西。
所以古代骂人语录里,才有你不是东西的这句话。
侮辱性相较现代来说,还特别的强。
因为在古代,什么东西都是东西,很少有不是东西的东西。
“幸不辱命。”
剿匪队伍中大户人家的代表,还有县衙的几个捕头,齐声的说道。
方阳也跟在后面附和着。
作为临水县明面上的头号人物,县令马邦德虽然很少接触过这种情况。
但在有所准备下,也很体面的将流程给走了下来。
“好好好!好呀,诸位壮士如今荡平匪患、凯旋归来,实在本县之幸!
本官必上奏朝廷,以酬尔等为我临水县除此大害而请功。
现在城内已安排好了庆功宴席,诸位壮士快快随我入座,一同畅饮。”
县令马邦德说了一番漂亮的场面话,和先吃喝的即时酬劳。
剿匪队伍中。
有点文化的,嘴上说着‘敢不从命’。
没啥文化的,则是高呼‘县令英明’。
至于战利品分配的问题?
首先是没有从剿匪队伍中,看到什么庞大的财物。
其次这也是较为敏感和复杂的分配问题,不适合在这个公开场合的时候讨论。
……
庆功宴定在了临水县城的酒楼中,分为楼上包厢的贵宾席和楼下大厅的流水席。
楼下大厅的流水席很是喧嚣和热闹,但菜品就比较粗糙了。
都是些稍微处理一番,烤熟就端上来了的全羊、全猪、烤鸡、烤鸭。
味道可以说是非常普通,只是油水足。
毕竟一个小县城也没有多少大厨,大厨也没有多少水平。
但剿匪队伍的大多数人,却吃的非常满意,满嘴流油。
因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
有的吃就不错了,能有荤腥更是美味,无关手艺。
不过楼上包厢的贵宾席,菜品就非常精致了。
方阳和县令马邦德、汤师爷、几个此番立功的捕头,以及几个现场顶尖大户和剿匪队伍中豪绅的代表。
齐坐在包厢内,很传统的边喝酒、边吃饭、边聊天、边议事。
“所以贼匪们很是狡诈,将勒索来的金银没有藏在老巢山寨中,而是埋了其他隐蔽的地方,导致队伍一夜下来,都并未缴获什么账款?”
有县城大户虽然从参与剿匪的手下,听到了这则消息。
可还是想要从其他方面,再确认一下。
方阳和饭桌上的剿匪队伍其他人,被问到这个话题。
除却方阳的其他人,反应都是有些心疼和洒脱的复杂情绪。
心疼是心疼于这批财富跟他们无关了。
洒脱是洒脱于这批财富,真的跟他们没有太大关系了。
但最后还是纷纷肯定的点了点头,做出了确定的答复。
被勒索过巨额财富的县城大户当家人,得到了这个肯定的回答,心情一时间也有些复杂。
不知道是该叹,还是该喜。
因为真要是赎金被当成战利品带回来。
他们能拿回来的补偿,肯定也会缩水很多。
所以潜意识里,他们在听到赎金没有被找到,松了一口气。
这代表他们的赎金还有可能‘完璧归赵’,乃至于变多。
只要他们能够派人找到。
可是剿匪队伍都找不到,他们个人就能够找的到吗?
搞不好就是一分钱都拿不回来,那损失更大。
所以县城大户们又提了一口气。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此时的县城大户就像是现代社会中,买了高位股票的股民。
感觉自己不卖就不算亏,还感觉股价能够涨回去,可又害怕股票彻底退市。
一番觥筹交错和酒足饭饱后。
楼上包厢的贵宾席来到末尾,大家开始装醉的散场离席了。
方阳也是准备这样遛的。
却被人叫住了。
“阳老弟,我已经听下面的人说了。”
县令马邦德凑到方阳身边,称呼从员外改为老弟,亲切的说道,“此番能够成功剿匪,阳老弟你沉着冷静的应对土匪袭击,乘胜追击的攻破匪巢。
可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真是青年英才啊!”
“大人谬赞了,小子也就是运气好,功劳主要还是大家一起拼出来的。”
方阳不知道县令马邦德突然示好是有什么意思,故而谦虚道。
“诶~,功绩是不会作假的,这次贤弟你立下如此大功,别的不说,一份不入品的朝廷地方差职是少不了的,不知道贤弟较为中意哪方面呢?”
县令马邦德很是热情的对着方阳摆手道。
方阳闻言却是一愣。
嗯?
这是让我选择官职,这么好?
要知道这份不入品的地方差职,说是一份,基本上也就是世袭了。
可一个剿匪的任务成功,就这么值得县令重视?
都跟我称兄道弟了?
方阳有些不相信。
但思考了一番,方阳还是试探的说出了一个,较为适合他阳家现在情况和未来打算的闲差,地方民兵组织头目——团练总兵。
其不算朝廷正式官吏,颇为自由。
却能合法合规的掌握和操练一支小规模部队。
只不过要自筹粮饷,目前又是太平岁月。
所以没多人愿意干,才一直空着。
可方阳却需要这层身份,来将他手上战斗力惊人的家丁,给合法的遮掩一下。
也算是为未来可遇见的混乱,未雨绸缪些真正的力量。
“临水县城的团练总兵,不入官吏身份,还有科举的机会,贤弟很有志气啊!怪不得会受佳人青睐啊!”
县令马邦德嘴里嘟囔着方阳的选择,若有所思的感慨道。
方阳闻言一愣。
顿时就反应过来了县令马邦德,对他态度剧烈变化的原因,不是因为剿匪出彩。
而是因为他跟苏岚所代表的榆阳府沈家大房,将要联姻的消息,恐怕被马邦德知道了。
虽然对于跟榆阳沈家联姻的消息,方阳没想能隐瞒多久。
但也没想到这个时候暴露在县令马邦德眼中。
不过目前这个结果也不算坏。
起码他这个团练总兵的闲职,肯定能十拿九稳的到手。
至于县令马邦德误解他索要闲职,想的是借住沈家关系在科举之路上走的更远。
这个误会,方阳也懒得解释,说不定还真的有可能,故而就顺着马邦德的推测,含糊回答道:“缘分、都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