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和光同尘
“混沌鼎残余的这两道力量所激活的神通,恰好便是我当下最急需的。”
感受着混沌鼎中所剩的那一道太阳之力,李宣不由浮想联翩。
他已知道,混沌鼎由于某些不可名状的损伤,导致自身灵性和功能都已不完整。即便汲取到了充足的阴阳之力,能激发的神通也完全随机,并不可控。
但此番接连激活的两个神通,都对他用处极大,不得不说是一种运气。
太阴之力开启的“坐忘无我”神通,对李宣的重要性自不必提;就连太阳之力,也激活了一个对他眼下极为有用的神通——“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有两个效果——
其一,可以随意遮掩自身的身体状态,包括内力水平,甚至是伤势;
其二,可以令自身与环境及他人保持一致,除非对方实力远胜于己,否则难以窥破行藏。
换言之,这既是掩饰自身状态的良方,同时更是潜行匿踪的神技。
与文人在一起,看去便浑然是个文人;与武夫行一处,则举手投足皆与武夫无异。
不过这只是一种隐藏自身或迷惑旁人的手段,并不会真正改变身体的状态。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和光同尘”这个神通是永久效果。
“有了这个神通加持,便可以遮掩我的武功进度了。”
李宣启用了“和光同尘”后,混沌鼎便彻底黯淡下去,恢复到此前七年的沉寂状态。
他心念一动,体内便生出一团雾气,这团雾气果然可以将身体模拟成任何状态。
不仅可以模拟丹田中内力的数量和质量,就连脉搏、呼吸的强度,或者一些内伤状态,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模拟,而且没有任何消耗。
次日一早,李宣头一次主动找到了段天涯。
这一个多月来,段天涯也泡在藏书楼,始终都在翻阅东瀛相关的资料。
看到李宣来找自己,他既有些惊讶又有些高兴。
“这是终于放下傲气,前来求教了。”他心里如是想道。
然而李宣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他脸上的笑容僵硬在了脸上,即将脱口而出的劝勉之语,也生生咽了回去。
“段大哥,我《洗髓经》入门了。”
李宣开门见山,神色十分平静。
饶是以段天涯稳重的性子,也不由瞪大了眼睛,好半晌才道:“什么?”
他不是没听清楚,而是不敢相信。
话音未落,他便站起身来,认真问道:“当真?”
“段大哥不妨一试。”
李宣微微一笑。
段天涯直接探出手掌,落在李宣手腕上。
片刻后,他面现惊喜,道:“好!果真入门了!若义父得知,必也不胜欣喜!”
“什么事这么高兴?”
说曹操曹操到,赵无视不知何时竟到了门外,说话时已推门而入。
段天涯赶忙侧身请他就座,并道:“宣哥儿《洗髓经》入门了!”
“哦?”
城府深沉如赵无视,闻言也不由一惊,招手让李宣上前,伸出两根手指搭在其手腕,另一只手更是直接贴上对方丹田。
甫一接触,他眼神立即变了:“果然!”
他能清楚感应到,李宣体内确有一道内息,中正平和、阴阳互济,功力固然浅薄,但却胜在精纯。
赵无视却并未结束探查,而是放出一缕自己的内力,面色平静地在李宣周身经脉之中转了一圈,似在寻觅什么。
李宣对此早有准备,自然毫不慌张,面上更是平静如故。
很快,赵无视脸上显出满意之色,似乎找到了自己想找的,便在李宣肩头拍了两下,笑道:“好!非常好!”
段天涯也很高兴,他一直十分同情李宣的遭遇,这些日子还担心对方走入歧途,会被义父所不喜。
如今见其成功,还被赵无视如此夸奖,心中的隐忧终于放下。
“我方才以内息替你温养周身,免得你操之过急留下隐患。你能以一月之功将《洗髓经》修炼入门,资质确实尚可。”
赵无视收敛笑容,恢复了平日不苟言笑的模样。
“不过,你也不可自傲。天涯、一刀、海棠,他们三个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实力可都不逊色于你,甚至犹有过之。”
(作者语:本书为综武融合世界,剧情人物和相关事件的部分设定与原作存在一定差异,请谅解。)
旁边的段天涯是个老实人,听了不由暗暗脸红。
虽然这话本身不假,但情况却完全不同。
他、一刀,还有海棠,都是自幼随名师学武。他七岁时习武已一年有余,比现在的李宣强,那不是理所应当之事?
更何况,他们三个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修炼《洗髓经》,但最终无一成功,这才分别转修了其他功法。
只此一点,便可见李宣天资之不凡。
更何况,李宣从得到经书开始,完全只靠自学,一个多月便成功入门。
这其中的资质差距,自然不言而喻。
但段天涯也明白,赵无视这是有意敲打李宣,免得对方生出骄躁之心。
即便是天资卓绝之人,也须得勤学苦练,否则只会辜负一身禀赋。
是以,他心中虽然惭愧,却也并未多言。
“小侄明白!”李宣面上并无不满,只是心中不由冷笑。
方才赵无视释放出的那道内息,哪里是在为他温养经脉?分明是在寻找“后门”!
只此一事便足以表明,赵无视对《洗髓经》经文的不妥之处,早就了然于胸。
甚至有可能,经文中的谬误,便是他刻意为之。
幸好,李宣昨夜在“坐忘无我”状态下,已然将谬误版《洗髓经》修炼之后,会产生的隐患都给推演了出来。
故而方才来此之前,他已经用“和光同尘”神通,将自身内息和经脉,俱都衍化成了修炼谬误版《洗髓经》,才会形成的状态。
任赵无视奸猾如狐,也没能察觉出任何异样。
在他的探查之中,李宣的《洗髓经》修为确只是刚入门,而且还有他有意留下的些许“隐患”。
如果将来李宣胆敢做出任何对他不利的事情,那么他轻易便能引动那些隐患,令其死无葬身之地。
不得不说,赵无视这一招实在是釜底抽薪之计。
李宣甚至有种合理的怀疑,段天涯、归海一刀,乃至上官海棠,他们所修炼的功法,很可能也有赵无视留下的后手。
不过,以他目前的实力,自保尚且不能,却也管不了太多。
而且无凭无据,说出来也只能给自己招来祸患。
以段天涯的敦厚个性,是更信任从小栽培他的义父,还是一个刚认识不过月余的黄口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