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汉:从黄巾军开始建立长生家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4章 玄甲骑士

“赵云?”

听到这个名字,李衡脸色古怪。

“怎么?李县令认识他?”

张宁歪了歪头,好奇地问道。

常胜将军赵云……在后世谁会不知道他的名号呢?

不过李衡还是摇了摇头:“不,我不认识……”

紧接着,他也不顾对方那狐疑的眼神,问道:

“你说这个叫赵云的武艺高强……那他会是【承命者】吗?”

“这可不好说。

毕竟有关这伙贼寇的情况,我也是听手下人报告的,没有亲眼见过。”

李衡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先不管他,反正我们还有一处玄铁矿,可以先派军士将其开采回来。”

张宁眨了眨那双大眼睛,饶有兴趣地说道:

“李县令昔日在饶阳县前如此英勇,单枪匹马将我从那红脸敌将手中救下,此时怎么又会怕了一个区区贼寇?”

李衡心中苦笑。

赵云可不是什么区区贼寇……

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躲藏在献县山脉之中,但像此类后世赫赫有名的名将,多半都觉醒了序列能力。

在不知道对方底细的情况下,再怎么小心都是不为过的。

毕竟,勇敢可不等于鲁莽。

“还是小心一些吧,我会让彭云去调查清楚的。”

“你说的是那只猢狲?”

“没错。”

在攻下献县之后,李衡便遵守了自己的承诺,把张宁介绍给了彭云认识,看看能否解除其身上的巫蛊之术。

事实证明,作为除五斗米道之外最大的教派,太平道的底蕴还是十分深厚的。

纵使张宁并不擅长于道术,但她还是看出了彭云身上的巫蛊之术是能够解除的。

只不过需要实施者有较高的修为。

对此,张宁也答应,等冀州全面反击成功之后,她便会带着彭云面见大贤良师,求自己的父亲亲手解除那巫蛊之术,还彭云以人身。

虽说这依旧只是个虚无缥缈的“承诺”而已,但彭云却相当高兴。

毕竟张宁可是大贤良师张角的亲生女儿,她的话还是非常有分量的。

很快,李衡便派人找来了正在巡逻的徐忠,命他亲自把张宁锻造的这些兵刃和甲胄运回县府,严加看管起来。

而让李衡没想到的是,当徐忠走进工坊,看到地上的那些玄铁长刀后,他的视线就彻底移不开了。

尤其是在亲自试过了长刀的威力之后,他便不顾李衡和张宁在场,如同对待自己的新婚妻子一般,双手轻柔地抚过了长刀的每一寸地方,口水几乎都快流下来了,看得李衡直起鸡皮疙瘩。

无奈之下,李衡只得送了他一整套由张宁亲手打造的玄铁装备,这才作罢。

根据事后统计,张宁这次一共打造了玄铁长刀一十七把,外甲十二件,腿甲十副,头盔十一顶。

制作速度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快。

不过李衡却不好意思张口让对方打造更多的装备。

毕竟张宁可是大贤良师张角的女儿。

虽说对方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但李衡还是要摆正自己位置的。

而为了检验这些装备的实战能力,同时也为了亲眼看下张宁口中的玄铁矿石。

李衡亲自挑选出了十名武艺最高强的黄巾军士,配备全套装备,组建成一支【玄甲骑士】小队,又带上一支百人左右的弓弩手,一头扎入了献县旁边的山脉当中……

……

“哒,哒,哒……”

沉闷的马蹄声回荡在林间。

随着灌木一阵抖动,十余名身穿漆黑铠甲,头戴黑色覆面头盔,满身杀伐之气的骑马军士从里面走了出来。

正是李衡和他手下的玄甲骑士。

而在他们身后的是一百名手持硬弓的善射弓弩手。

紧接着,在众人的注视之下,身穿道袍,头戴道冠的彭云突然几个腾跃,出现在了众人头顶上树杈上。

“大人,我在前面发现了一伙山匪。”

彭云蹲在树枝上说道。

“有多少人?作何打扮?”

“差不多两百人,都着绿衣,拿的都是些柴刀之类的武器,没有甲胄,应该就是寻常山匪。”

听到对方的话,骑马位于队伍中央的李衡,下意识地转头看向了自己右侧的一名玄甲骑士。

“啪”的一声,这名玄甲骑士掀起了面罩,露出了一张绝美却又英气十足的脸庞。

“应该不是那伙首领名叫赵云的贼寇。”

张宁用她那悦耳的声音说道。

李衡微微点了点头,心里暗暗盘算了起来:

只要不是碰上赵云,光是这两百名普通山匪,那仅凭着自己和张宁两人,便能将对方全部杀尽。根本用不到自己新组建的这支【玄甲骑士】小队。

更何况,他身后还有一百名善射弓手。

如果换做平时,李衡或许根本就不会搭理这么一小股山匪。

但眼下为了保证有关玄铁矿的消息不走漏,他也只能尽量把山中的盗匪给清除干净了。

“走吧。”

李衡深吸一口气,随后轻磕马腹,一骑当先地冲了出去。

……

“老子生在太行西,杀人放火全不忌!”

“皇帝要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密林间,笑声震天。

在一众蓬头垢面,身着绿衫的山匪们的簇拥下,一名身材魁梧的壮汉,正站在巨石上与众人一齐放声大笑。

片刻后,有人突然扯着嗓子喊道:

“头儿,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他这一喊,顿时引起了众人的起哄。

“就是啊,头儿,你这诗作的好啊,给弟兄们再来个呗!”

听着众人的起哄声,立在巨石上的壮汉似乎感到非常得意。

他摆了摆手:

“哎,我杨凤作诗是有规矩的,这一天只能作一首,你们要是想听,等明天吧!”

说着,这位名叫杨凤的壮汉也不管众人的嘘声,从巨石上跳了下来,大大咧咧地走到了一口大锅旁,掀起盖子朝里面望了一眼,随后扯着嗓子喊道:

“潘老头儿,潘老头儿!”

“诶,来了,来了……”

很快在杨凤的呼喊下,一名身材有些佝偻,看起来大约有五六十岁的老头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

“不是,我说潘老头儿,你想饿死我是吧?

我不是说过这锅里时时刻刻都得给我留口吃的吗?

又他妈给你偷吃完了?”

身材魁梧的杨凤瞪着眼睛,一巴掌打在了潘老头的脑袋上,险些将对方扇倒在地。

潘老头哭丧着脸:

“哎哟,您可冤枉我了!我哪敢偷东西吃啊?

您不知道,这几日山上的那位赵将军催得紧,弟兄们打到的野物,都上供给他了,咱还哪有东西吃啊。”

“你少拿赵将军压我!”

杨凤翻了个白眼:“没吃的不会下山去抢啊!我整天养你们这些废物是做什么的?早知道,我当初就该……”

然而,还没等他把话说完,一名盗匪便急匆匆地从外面跑了过来:

“头儿,头儿!”

“急急急,急什么?有什么话不能慢点说啊?”

那名盗匪站定,喘了好几口气才说道:

“不好了!外面有人骑着马过来了,还都穿着铠甲!看上去像是山下的官军!”

“什么?”

听到这话,杨凤立刻瞪大了眼睛,一把揪住了对方的衣领:

“他们有多少人?!”

“十……十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