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7年开始当文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2章 昨天,像黑色的蛇

《牧马人》、《伤痕》、《黄土地》、《秋菊打官司》,四部小说的涌现,就如同拉开了中国文坛的文学大幕,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相类似的作品,如雨后春笋不断地涌现。

这些作品,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在过去十年岁月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比如5月份,短篇小说《窗口》发表于《安徽文学》,讲述了那段岁月,在反思中发现中国农村想要奔向幸福的明天,绝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干下去了。

这些‘伤痕文学’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五六十年代‘暴露文学’‘写阴暗面’等在此时的重演,而围绕着这些‘伤痕文学’,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作为‘伤痕文学’的旗帜性人物,陈铭章得到最多的拥趸,引起最大的影响,同样也是承受火力最凶猛、最多的。

批评声大,支持的声音同样也大。

比如《戏剧艺术》上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魔都文艺》评论员文章《为文艺证明——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说》,两文都有力驳斥了文艺纯粹为功用政治附庸的说法,对‘伤痕文学’暴露性描写给予了肯定。

除了陈铭章以及小说引起激烈的争论,陈铭章的几首诗同样也引起巨大的争论。

非常多的人喜欢《一代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祝你一路顺风》、《远与近》,认为诗写得很好,很有美感。

但是批评声同样巨大。

比如《祝你一路顺风》,被批评得甚至都不配称之为诗歌,哪怕很多人传唱着《祝你一路顺风》,在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总能看到学生拿着吉他在弹奏《祝你一路顺风》,在高校、初中的晚会等活动,《祝你一路顺风》不仅一次演唱。

比如《一代人》、《远与近》,陈铭章称之为‘朦胧诗’,这一派为‘朦胧派’,就被很多人批评为狂妄的小人,17岁就想开宗立派。

当然,作为发行量很大的《未名湖》,同样招来了无数批评声。

毕竟《未名湖》每一期收录的文章,很多都是让人看得刺眼。在陈铭章看来是进步,是新颖,是勇于突破,在这些人看来却是无比刺眼。

不知道多少人,将《未名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魔都文艺》、《文汇报》、《未名湖》,是如今最被这一批人痛恨的期刊,恨不得再次关停他们。

而这都与陈铭章有关系。

现在支持陈铭章的媒体、期刊,最积极的是魔都,其中又以《文汇报》、《魔都文艺》为首,魔都将陈铭章视为自己的骄傲,是魔都走出去的天才,甚至还有魔都的报纸,将陈铭章报道为‘魔都之子’。

‘魔都之子’这个称谓,虽然还未得到公认,但是也得到一部分魔都人的支持。

陈铭章刻意保持低调,在燕园这一座象牙塔里安稳发育,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身处漩涡之中。

“暴风雨来得猛烈,可终究暴风雨无法持久,暴风雨过后就是晴天,胜利终究属于我!”陈铭章露出坚定之色。

在这个激烈变革的时代,一个时代大幕即将拉开。

任何阻力,都会被时代大势给毫不留情的碾压,在时代滚滚大潮中这些人其实只不过跳梁小丑,属于螳臂挡车。

过去的时代,终究会一去不复返。

他必须选择站在时代大势这一边,他始终深记着一句话:站在时代风口,猪都能起飞。

他不认为自己是天赋异禀的人,他也没有外挂金手指,他无法逆天改命,与时代大势对抗。

所以,顺着时代大势而行,才是他的选择。

拿起钢笔,在稿纸上第一行中央,陈铭章写下——《昨天,像黑色的蛇》

“昨天

像黑色的蛇

盘在角落

它活着

是那样的冷

死了,更不会热

它曾在

许多人的心上

缓缓爬过

......”

短短二十行,不到90个字,却是充满着批判和力量。

《昨天,像黑色的蛇》,是顾城以他自己独有的方式反思时代的作品,对时代的文化阴影在人们心灵中固执的残存作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描写。

“昨天/像黑色的蛇”,这么一个有亮度、有色彩、有质感的比喻,一下子令人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感觉。黑色的蛇,这么一种狰狞、恶毒,让人不寒而栗的动物,与昨天那段噩梦般不可思议的历史连接在一起,从感觉上作用读者,以激起读者内在的情绪、情感。

陈铭章不会写文章去反驳那些批判者,但是却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继续发出犀利的一击。

骂战,无用!

有本事以作品来说话。

看看大家是喜欢他的作品,还是喜欢他们的作品!

写完这首诗,陈铭章将其收起来,等到下周一,去《京城文艺》一趟。

他可没有忘记,答应《京城文艺》的约稿。

《未名湖》刊号能够下来,人家《京城文艺》也是出了不少力。

投桃报李,这是陈铭章一贯的原则。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是陈铭章做人的原则。

随后,收拾好情绪,陈铭章静下心来,继续《亮剑》的创作。

身处漩涡中心,陈铭章根本不愿意屈服,这更加促使他写好《亮剑》,《亮剑》是以李云龙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敢于向敌人亮剑,同样也是他对于那些文坛老顽固们的亮剑。

李云龙没有屈服,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活。

他,陈铭章,也绝不会屈服!

另一边的林卓韵,看了会电视后,就将电视给关了。

因为又开始打雷,电闪雷鸣,林卓韵怕电视被雷电烧坏,她甚至将电视插头给拔下来。

到了书房,见陈铭章正在埋头写作。

看到陈铭章认真写作模样,林卓韵痴痴地看着,认真时候的陈铭章有着一种难以言语的魅力。

林卓韵去找来相机,对准调焦,按下快门。

就在这时候,一道闪电划过,刚好被拍进去,意境可谓是美到难以言表。

拍完一张照片,林卓韵没有打扰陈铭章,而是找了一本书看了起来。

书房很大,书架上有着很多书,书很多都有些老。

这里甚至有清末民初时期的报纸、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