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20年前,我离开了国企做猎头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从事猎头职业,创办猎头公司,已经有20年了。
20年,对于一家公司意味着什么呢?每位创业者对于成功的定义都不一样,但商界对企业的成功标准还是有基本共识的,那就是“持续发展”,也就是一直活下去,活得越久,说明企业越成功。
曾有机构调查统计,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三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就在七八年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公司能走到今天,而且还在向上生长,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真的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一家猎头公司来讲,更加不容易。
回顾过往的20年,可谓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快乐,也有痛苦;有失去,也有收获;尝遍了酸甜苦辣。令我倍感自豪的是,这些年尽管经历诸多变故,几经沉浮,但我对猎头事业的坚守与信心始终不变,一如当初从体制内出来时那般笃定和澎湃。
扔掉“铁饭碗”,至今毫不后悔
20多年前,怀着“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终身”的豪情壮志,带着母亲的一句“好好干,别干下岗”的嘱托,我从北方美丽的春城长春来到了北京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作为机关第一个管理专业科班毕业生,再加上自身的勤奋和好学,我的职业生涯开局走得非常顺利。
从政治部干事到生产调度处东风导弹某型号主管,同时兼任某重要型号生产任务的总经理特别助理,再到公司企业形象建设组成员之一,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迅速得到了公司管理层的一致认可。
在不少同事眼里,我的前途一片光明。但在工作的一年后,我做出了一个令周围很多人咋舌的决定:辞职。
当时,除了公司的几位领导,周末也有不少同事来家里做我的思想工作。在他们看来,我应该是一时冲动而已,因为我根本没有辞职的理由。但我这个人向来比较犟,认定的事都会坚持到底。无论领导、同事们如何劝说挽留,我最终还是决定离开,瞒着母亲交了几万元的违约金,便辞职了。
在那个年代,离职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一是我的工作稳定,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铁饭碗”,而且待遇也不错;二是我当时的上升空间很大,未来可期,这也是周围人感到惊讶和不解的主要原因。
但我并不为此感到后悔和遗憾,因为我如今走的这条路,同样也很精彩。人生就是这样,每段路都有不同的风景,选择往往没有对错。
猎头创业,是偶然中的必然
从体制内出来后,我经历了一段漂泊期,那段日子确实有些迷茫。
短短三年时间,我就换了三家公司,从外资企业到民营企业,再到咨询公司。在这期间,也换了两份职业,做过人力资源,也做过咨询顾问。直至三年后的某一天,我接到一位猎头的电话,这次“被猎”的经历,让我一下子找到了职业的方向,就此一脚进入了猎头行业。
一年后,带着公司“最佳新人顾问”和“百万顾问”的荣誉,我开始了创业生涯。从北京国贸的建外SOHO第一间办公室装修、办公家具购置,到办理各种手续,我的草根猎头创业生涯正式拉开了帷幕。
现在回头来看,我最终进入猎头行业,并且走上了猎头创业之路,实属偶然中的必然。
之所以说偶然,有两个原因:一是从最初的大型国企到如今的猎头公司的职业跨度极大,机会成本高昂,这种转变少之又少;二是如果没有那通猎头电话,没有那次“被猎”的经历,或许我至今仍与猎头行业无缘。
那为什么又说是必然呢?
首先,我拥有一颗不将就的心,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哪怕薪资待遇再好,上升空间再大,前途再美好,我也不想干。其次,就是对猎头这份职业的喜欢,使我能够认识更多优秀的人,帮助客户找到理想的人才,帮助候选人找到更大的职业发展机会。猎头工作的这些特质非常吸引我。
为此,不管在职业生涯的任何阶段接触到猎头,我都会义无反顾地进入这行,这就是我所说的必然,也是我能够在这行深耕20年的主要原因。
这些年,我是怎么走过来的
在社交平台分享从业经历的这几年里,认识了很多读者。不少人很好奇,猎头创业的这些年,我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公司又为什么能走到今天?毕竟正如前面所言,一家猎头公司能活20年,且还在向上生长,是非常不容易的。
回顾走过的路,我将这20年分为四个阶段:生存期、发展期、调整期、重启期。
1.生存期:简单无风险(2004—2008年)
创业之初,一穷二白,我扮演着典型的大销售角色,全面负责客户开发、客户对接、候选人访寻、沟通面试等全流程业务,大部分的工作是围绕做业务、收回款、交房租、发工资。在这五年中,主要还是业务和经验的积累、夯实,通过一笔笔业务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加强流程管理等各方面的技能。
这期间,公司赶上了大多数创业者难忘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重创。由于我们公司当时定位于服务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公司为主的金融,以及外资制造、外资汽车零部件、消费品等几大传统行业,而且与这些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所以,公司所受影响相对较小。
2.发展期:挑战与机遇并存(2008—2016年)
每一次危机背后,往往都藏着机会。历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将我从沉迷于大顾问的角色中拉了出来,开始考虑公司的未来,做大做强的想法非常强烈。
就此,公司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发展期,开始向全国、各个领域扩张,朝集团化的方向去发展。
3.调整期:业务战略的重新定位(2017—2020年)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化。我再次对公司未来进行了深入思考:到底是继续坚持规模化发展,还是走“专、精、尖”的小而美路线。
一直以来,我信奉这样一句话:变革短期是痛苦的,但不变则会一直痛苦下去。最终,我结合自己当初创办公司的初衷,对高端咨询猎头的向往以及市场环境因素的综合考量,进行了公司战略的升级、运营管理的创新,将公司未来发展定位为成为中等规模的科技型猎头公司,走“专业、专注、高端”的路线。
4.重启期:开启公司及个人下半场的精彩旅行(2020—未来)
一位哲人说过,反哺是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过程。在过去十几年里,猎头行业给了我向上生长的土壤,滋养着我,给予了我很多。从2020年开始,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变得更有分享欲,更有使命感,已经不单单想把自己的公司做好,更希望整个猎头行业的从业人员、企业,都能有更好的出路,希望为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
所以,我开始研究如何更好地分享这些年的从业经验、心得感悟。这些年,我除了专注猎头本身技能的提升和研究外,还总结出了一整套颇为系统、完善的方法论以及实操流程,也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心理学知识,鉴人识人技能等与猎头业务的结合。
于是,我就在公众号、知乎、知识星球等平台坚持分享,持续输出内容。很幸运,几年时间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和猎头同行。在长期的沟通交流,以及诸多的咨询中,我发现大家对各业务场景下的话术非常感兴趣。
这很正常,话术对猎头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毕竟猎头做的是人的生意,服务的对象通常都是优质大型企业和中高端职场人才,与这些群体打交道,沟通能力是必须具备的。而良好的沟通能力,除了真诚之外,往往又建立在话术技巧之上。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话术,结果很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我相信,无论是对于刚进入猎头行业的新人,还是已经从事猎头行业多年的资深老猎头,在实践中有一本实用的话术大全在手,随时解决各种业务场景中遇到的问题,还是很重要且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