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 评判肥胖有妙招
肥胖,从字面上看,“肥”即含脂肪多,“肥胖”就是因体内脂肪多而胖。肥胖的医学定义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异常分布,并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说起肥胖,人们必然想到体重。体重是指体脂肪、骨骼、肌肉、血液、组织液等组织和器官的重量之和。体重并不是一个恒定的概念和数值,随着年龄、性别、种族、季节、环境、职业、饮食和昼夜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从婴儿、少年、青年到中年,体重会逐渐增加,老年之后体重会逐渐下降。
在当今以瘦为美的时代,许多人不惜任何代价疯狂瘦身,殊不知体重过低和体重过高一样,都对健康有害。并且肥胖的人肯定超重,而超重的人却不一定肥胖,甚至有些在人们眼中的“瘦子”,其体内的脂肪含量也达到了肥胖标准。那么您的体重是否超标?到底需不需要减肥呢?其实,评判肥胖也是有妙招的(图5-1)。
判断肥胖的常用指标通常有如下几种。
1.身体质量指数(BMI)
又称体质指数或体重指数。体质指数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家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方法,计算公式为:BMI(千克/平方米)=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值(平方米)。

图5-1 评判肥胖有妙招
判断标准:18.5~24.9千克/平方米为正常,25.0~29.9千克/平方米为超重,大于30.0千克/平方米为肥胖。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 提出了适合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18.5~23.9千克/平方米为正常,24.0~27.9千克/平方米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0千克/平方米为肥胖。
BMI的判断方法简便可行,只需测量身高、体重,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比较实用且不受性别的影响,在评价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方面非常有用,但不能用来衡量人体组成及脂肪分布情况。例如体育运动员或经常运动的人通常会有较高的BMI,其主要原因是长期运动建立的肌肉组织而非脂肪组织,不属于真肥胖。另外在BMI相同的情况下,男性体内脂肪含量普遍低于女性,年轻人低于老年人。总体来说,BMI法不适合的人群有7岁以下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水肿患者、运动员等。
2.腰围(WC)
腰围是公认的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腰围的测量方法:站立,用软尺在肚脐处绕腹部一周(单位:厘米)。其判断标准为:男性 ≥ 85厘米,女性 ≥ 80厘米,均属于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又称腹部型肥胖,对人体健康危害性最大,与很多肥胖导致的疾病息息相关。
3.腰臀比(WHR)
腰围的测量方法:站立,用软尺在肚脐处绕腹部一周(单位:厘米)。臀围的测量方法:站立,用软尺在臀部最突出处绕臀部一周(单位:厘米)。计算公式:腰臀比=腰围(厘米)÷臀围(厘米)。
评价标准:男性 > 0.9,女性 > 0.8,可判断为中心性肥胖。
腰臀比越大,腰腹部和内脏就有可能堆积更多的脂肪,我们称之为“腹部型肥胖(中心性肥胖)”。因此,腰臀比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乳腺癌的风险。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计算公式: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肥胖的判定标准:当实际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范围内均属正常。
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时为超重,超过20%即认为肥胖。其中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5.体脂率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
测量方法:通过专科设备(即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能在一分钟内测出体脂率、肌肉量、水分含量、内脏指数、基础代谢率、身体年龄等多种数据。
判断标准:成年人的体脂率正常范围为男性15%~25%,女性20%~30%。年龄越大,体脂率会越高。成年男性的体脂率超过25%,成年女性的体脂率超过30%,就达到医学上的“肥胖”。
只有使用科学手段,正确地评判身体状况,得出最真实的数据,在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才能让减肥事业事半功倍,轻松享“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