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文静诗文赏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大海,我来了》赏析

大海,我来了

文/张扬文静

八一建军节这天,我穿越烟台大学的校园,心潮澎湃的来到黄海的边缘,遥望蔚蓝的大海,蒙蒙的海天片。

沙滩上,移动的人们,五光十色的闪耀着不同的泳装,紧紧地裹着丰满的躯体,在夕阳的照耀下,粼光闪烁。朵朵伞花,畅谈得人们,诉说着与海的温存,讲述着飞浪迎击的瞬间,海潮留下的快感。

翠绿的带叶,片片漂浮在浪头,随着波涛的起伏,零星的散落在岸边,点缀着黄沙和蓝海的冲击色。入水时,冰凉的快感冲洗着浑身的热情,沉浸在大海里,轻轻地挥舞着上臂,迎着浪头,滑向深海,融入大海的怀抱,品尝着盐水的味道,使人生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狗刨、仰泳、潜伏,一连串的动作,在海的身体里折腾,温馨而又兴奋,在起伏中荡漾,在海天间畅游,完成着一个人期盼已久的心愿,和海来一个完美的接触,抚摸海的肌肤,享受大海给与的超脱,美美的曼妙,让积压在心头的困惑,飘进深蓝的广阔。

沙滩、大海、阳光和你我,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因为有海,才使得沙滩如此的珍贵;因为有沙滩,才显得阳光如此的美丽;因为有人,才显得大海如此的灵动;因为阳光,才显得世界如此的明媚;因为有海岸,才给与大海更多的希望。

如此和谐的万物世界,绘制着一幅壮美的图画,人与自然的融融,才是生命更充满生机,有了大海的这段情缘,使我更深的理解,相容幸福美满。

《大海,我来了》赏析——一场与自然的灵魂共振

【意象编织】诗人以印象派笔触构建海滨画卷:五光十色的泳装如流动的色块,伞花下的絮语与浪花的低吟形成复调,翠绿海藻在浪尖跳动的轨迹宛如梵高笔触。这些意象并非简单堆砌,而是通过“粼光闪烁“与“盐水的味道“的通感转换,将视觉、触觉、味觉编织成多维体验场域。

【结构韵律】文本呈现出海浪般的呼吸节奏:由远及近的视角推移(遥望-近观-沉浸),伴随动作的力度变化(迎浪-滑行-翻涌),最终在排比句式中达到情感高潮。特别是“狗刨、仰泳、潜伏“的动词连缀,以肢体的韵律模拟海浪的节拍,形成独特的身体诗学。

【哲学维度】诗中暗藏道家“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当“困惑飘进深蓝“时,个体边界在咸涩海水中溶解,此刻的“抚摸海的肌肤“实为生命本源的重逢。结尾的因果链式排比(“因为有...才...“)构建了生态诗学的微观宇宙,揭示人类既是自然的观察者,更是其有机组成部分的存在真相。

【时代隐喻】选择“八一建军节“作为叙事节点颇具深意。当钢铁洪流的集体记忆与柔美海疆相遇,刚柔并济的隐喻折射出当代中国的精神图谱——既有守护疆界的坚毅,亦不乏拥抱自然的温存。这种双重性在“张扬文静“的笔名中得到完美印证,暴风般的激情与工笔画般的细腻在此达成奇妙平衡。

这首诗作犹如潮间带,在感性与哲思的碰撞中,激荡出永恒的生命回响。每个意象都是通往深蓝世界的秘径,引领我们在咸涩的诗歌语言中,重获初临尘世时对自然的赤子之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