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恪:从贬谪到千古一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半幅对联

正想着,那名孩童开门走出来。

接着搬出一张桌子。

“先生说了,笔墨纸砚只要公子想用,就请随便用。”

孩童这次客气了许多,接着道:“还请公子稍等,我这就去拿笔墨纸砚来。”

“谢谢小哥!”

很快,孩童取来了笔墨纸砚,将其一一放在桌上。

“公子请用吧!”

李恪微微点头,他走到桌前,拿起毛笔,蘸上墨水,目光看向院门上那半幅对联。

“归隐山林尘世远。”

李恪想了想,随即眼神一动,嘴角勾出一道弧线。

他抬起手腕,笔走龙蛇,在纸上刷刷刷写出一行字来。

李恪前世在书法上下过不少功夫,虽然比不上褚遂良这等大家,但字也不难看。

郑玄站在李恪身后,见他写完,便随口读了起来。

“再入宦海帝王师。”

“帝王师?”

刚将这句对联后面三个字读出,郑玄猛地一惊。

他虽然读书不多,可是还是能领会这半幅对联所表达的意思。

再入宦海,不就是劝褚遂良再进入官场。

帝王师?

读到这三个字,郑玄心中顿时掀起巨浪来。

李恪这是将自己比喻成帝王,褚遂良是…

郑玄抬头看向李恪,就见李恪也在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

顿时。

郑玄心中一惊,连忙跪了下来,颤声道:“末将该死!”

其他侍卫也赶紧跪了下来。

李恪面无表情:“你们都是忠于本王的人,本王不会责怪你们,不过你们将今日之事彻底忘掉,免得招来杀身之祸!”

“末将明白!”

“好了,你们都起来吧。”

李恪说完,转身将这半幅对联拿起,递给那名孩童,微微一笑道:“麻烦小哥,将这半幅对子交给褚先生。”

孩童刚才见到侍卫对李恪下跪的刹那,李恪露出的威严气势,让他震撼。

他接过李恪递过来半幅对联,忙不迭的走进来院子。

待孩童离开,李恪背负双手,抬眼看着远方,默默的想着心事。

郑玄等人跟在他的身后,毕恭毕敬的,不敢有丝毫的打扰,可是心里却是活泛起来。

蜀王身在蜀州却志在天下,他们这些做侍卫的,或许…

“郑玄。”

正想着,李恪突然喊道。

郑玄闻言,急忙上前躬身道:“末将在。”

李恪依旧看着远方,仿佛自言自语:“你等对本王忠心耿耿,都是本王的凌烟阁功臣,未来均可出相入将。”

这话看似随口而出,可是落在郑玄等人的耳中,犹如平地一声雷。

郑玄等人激动的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行三跪九叩大礼:“臣等愿为殿下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凌烟阁的功臣?

李恪拿他们比作李世民手下的那些大功臣。

凌烟阁的那些功臣哪一个不是封侯拜相,位列国公!

他们只不过是一些普通的侍卫,竟然能得到李恪如此的看重。

这让他们如何不激动,如何不兴奋!

当然,他们也在心中对李恪更加的忠心。

士为知己者死!

“好了,你们都起来吧,你们对本王的忠心,本王都看在眼里!”

“本王若能继承大统,绝对亏待不了你们!”

闻言,众人都站了起来,眼神炙热的看着李恪。

就在这时,院子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面目儒雅的中年人,快步走了出来。

简单看了一眼,便直接来到李恪面前,深深一拜:“草民褚遂良叩见蜀王殿下!”

“褚遂良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褚遂良的言语动作,都是极为尊敬。

这与之前两次拒绝李恪的怠慢,形成鲜明对比。

郑玄等人看在眼里,都是一脸的懵逼。

刚才,殿下送来拜帖,人家褚遂良连面都不露一下。

后来,殿下自报蜀王身份,结果还是没给殿下一点面子,依然不露面,不接待。

现在,殿下只是写了半幅对子,送进去,褚遂良便急匆匆的走了出来,还给殿下行如此大礼。

郑玄等人完全不明白,这些读书人是怎么想的。

而李恪似乎早就料到这一切。

他依旧背负着双手,目光和煦的看着褚遂良,嘴角带着一丝微笑。

“一切,果然与我所料一点不差!”

李恪心中暗道。

在前世的记忆中,褚遂良最后成为一代名相,流芳千古。

褚遂良虽然隐居在此,看似逍遥快活,可是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读书人,怎么可能就此终身归隐。

他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复出。

褚遂良在院门上故意留下半幅对联,其实表达的是满腔的抱负不能如愿,他心有不甘。

他只能期待能遇上明主,将他的对联补充完整。

李恪第一次送上拜帖,没有表露身份,褚遂良理都没理,一般人打动不了他。

第二次,李恪表明了身份,褚遂良显然心动了,所以才犹豫了片刻,才让书童回禀。

褚遂良之所以还是拒绝,那是因为李恪虽为皇子,蜀王,却被打发到偏僻的蜀州,想要有所作为实在太难。

而且太子李承乾与李恪不睦,天下皆知。

李承乾稳稳坐在太子位置上,一旦登基,将会对李恪进一步打压。

跟着前途堪忧的李恪,能有什么好下场?

褚遂良毕竟遭遇过打压,当然知道跟着这样一个藩王,没有什么好下场。

可第三次,李恪写给褚遂良的半幅对联。

再入宦海,可谓是正中他的心怀。

同时也表露了李恪自己的抱负。

当然更重要的,则是半幅对联中所表露的意思。

帝王师?

若是没有帝王,何来帝王师?

这些连郑玄这等粗人都能看出其意,一代大儒褚遂良岂会不知。

当然,褚遂良也很清楚。

李恪在他面前,完全显露出继承大统的野心,若是褚遂良还不愿意追随,其结果怎样他也很清楚。

李恪绝对不会让他活着留在世上的。

所以聪明的褚遂良,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而且带着十足的诚意,真心的效忠李恪。

李恪盯着褚遂良看了一看,微笑着上前一步,一把扶起他:“褚先生太见外了,本王能得先生投效,真是开心至极。”

闻言,褚遂良忙道:“殿下恕罪,草民之前无礼,实在是罪不可恕。”

“草民决意投效殿下,愿为殿下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李恪连连点头,笑道:“能得到先生,是本王之大幸!”

“不枉本王千辛万苦寻来此地,一切都值了!”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三分天下,成为传世佳话!”

“今日本王三请先生,请先生出山助本王开创大业,未必不是又一段佳话。”

褚遂良听到李恪竟然将自己比作一代谋圣诸葛孔明,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三国之后。

无论哪朝哪代的文臣谋士,谁不以诸葛亮的功绩为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