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搞工业](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94/53422294/b_53422294.jpg)
第8章 卖身葬父俏佳人
猧儿龇着尖牙扑来,林远靴尖暗挑块碎冰碴子,正打在猧儿鼻头。那畜生呜咽着缩回炭盆后头,鎏金炭笼里溅起几点火星子,亲兵们的斩马刀鞘撞得叮当乱响,刀刃映着雪光在梁柱上划出道道青痕。
“大人容禀!赵家黑矿坑里刨出的四百斤精铁,三日后走卫河水路直送大人别院——“说话间从袜筒抽出盖着盐运使大印的引票,黄麻纸边角染着脚汗馊味,“顺带奉上扬州盐引三十张,权当弟兄们的茶水钱。“
王千户的翡翠扳指在紫檀案上敲出串脆响,眼珠子黏在盐引的朱砂印上:“倒是个伶俐人儿。“
“罢了!“王千户甩开大氅露出蟒纹贴里,“每月常例钱涨三成,逢年冬至另备冰炭敬。“鎏金算盘甩在案上珠子乱蹦,“腊月廿三前再送二十具包铁盾车,要能扛三眼铳的!“
林远咬破指尖在账册摁手印,血珠子渗进“滦州卫“的官印:“大人要的盾车,小民拿祖宗牌位起誓——“突然指向院中拴马石,石上刀痕纵横交错,“就用这西山铁英岩打制,保准比宣府边军的还硬三分!“
亲兵头子猛地扯过徐大褡裢,倒出包赵家祠堂的香灰。王千户捻着香灰凑近炭盆细看,忽然扬手将香灰撒进火堆,腾起的蓝火苗映得人脸发青:“听说你们村新起了冶铁炉?“指尖沾着香灰在案上画圈,“每月再加二百斤熟铁,要能打鸟铳管的!“
二虎后槽牙咬得咯吱响,林远却作揖笑道:“大人抬举!只是这熟铁火耗...“话锋突然一转,袖中滑出块黢黑的铁坯,“若得卫所批个官冶文书,莫说二百斤——“铁坯当啷砸在青砖上,火星四溅,“五百斤也使得!“
王千户的鼻烟壶在掌心转了三转,珐琅釉面映着炭火忽明忽暗:“军械库庞把总那儿有二十副旧甲...“忽然将鼻烟壶掷向林远,“拿这信物去,说是剿匪损毁的!“
猧儿突然蹿上案头,叼走林远袖中的盐引。王千户抄起马鞭抽向空中,“啪“地撕开道白痕:“初八前把今年的冰敬补足!“鞭梢指着檐角冰溜子,“冬至前保你们村吃上漕粮!“
“大人明鉴!“林远侧身避开飞溅的唾沫星子,“只是这漕粮路引...“话没说完,亲兵头子突然拔出短刀插在案上,刀柄镶的猫儿眼正对着林远咽喉。
王千户抠着扳指上的翡翠:“南直隶来的粮船后日过泊头闸,押运的是我拜把子兄弟。“说着从怀里甩出半截火漆信,“拿这个去找船上马旗官,二十石糙米当喂狗了!“
徐大刚要伸手接信,却被亲兵一脚踹在腿窝。林远顺势扑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谢大人赏饭!“起身时暗中将信塞进靴筒,血迹在砖面拖出条红痕。
“慢着!“王千户突然拎起炭笼里的火钳,钳住林远手腕,“盐引上的戳子...“火钳慢慢收紧,皮肉焦糊味混着炭香散开,“怎么盖的是扬州分司的副印?“
林远疼得脖颈青筋暴起,面上却堆着笑:“大人好眼力!正印的引票要等来年...“说着用脚尖勾开徐大裤脚,露出脚踝黥的盐船纹样,“走卫河的水脚子都带着这个,分司的戳子比正印少三成抽分。“
王千户甩开火钳,抓过盐引对着天光细看:“倒是个懂行的。“突然将盐引拍在案上,“再加三条漕船!年关前运三百石辽东参到通州码头!“
二虎刚要开口,被徐大踩住脚背。林远撕下衣摆裹住焦黑的手腕:“只是这漕船...“话音未落,王千户抄起茶盏泼来,滚水在青砖上腾起白雾。
“拿老子的批文去找河泊所!“王千户甩出个象牙腰牌砸在林远胸口,“就说蓟镇边军征调民船运冬衣!“
猧儿突然狂吠着冲出院门,街面传来五城兵马司的铜锣声。王千户抓起马鞭抽向亲兵:“送客!“转身时大氅扫翻炭盆,火星子溅在林远袍角烧出几个黑洞。
.....
“可算是熬过去了。“林远跨过千户府门槛时,袖中手指掐算着年份——崇祯二年十月廿七,距皇太极破喜峰口只剩四百三十日。他望着街边蜷缩的流民,忽然想起史书上那句“是岁,蓟镇尸骸塞道“。
徐大搓着皴裂的手:“缺了恁多东西,咋就值当了?“破袄棉絮随风乱飘,活像崇祯七年开封城头飘散的骨灰。
林远摩挲着象牙腰牌凸起的“蓟“字,眼前浮现出己巳之变时滦州城的冲天火光。那些在史书里冷冰冰的伤亡数字,此刻却化作喉间铁锈味:“有了官冶文书...“他顿了顿,把“能赶在崇祯三年春造出燧发枪“咽回肚里,“咱们炼铁再不用钻山沟。“
二虎踹飞块冻硬的马粪:“可每月要交二百斤熟铁!“
“火耗报三成“林远伸出三根手指“实际只给他两成。剩下的一成,正好用来...“。
徐大眼睛一亮:“打制兵器!“
林远一边走着一边说道:“还有,你们当王千户为何急着要盾车?“这话半真半假,实则宣府总兵侯世禄已在密奏里警示边患,不过那塘报要半月后才到通政司。
三人转过鼓楼时,林远忽然驻足。城墙上新贴的辽东战报被风撕去半边,残留的“东江镇“三字让他想起毛文龙——那个改变辽东局势的斩帅案,还有十个月零九天就要发生。
“大哥?“二虎扯了扯他衣袖。
林远回神,他望着城头猎猎作响的“滦“字旗
徐大仍在嘟囔:“二十具盾车得费多少铁料...“
“西山铁英岩脆如酥饼。“林远蘸着唾沫在车辕画了个爆裂的盾车,“掺三成矿渣,保准三眼铳一轰就散。“
“回村就起高炉。“他攥紧官冶文书,指甲在“特许煎炼“的朱印上掐出月牙痕。前世参观过的遵化铁厂遗址在脑中浮现。
“真要给那姓王的造甲?“徐大晃着酒囊,黄酒滴滴答答渗进青石缝。三人转过鼓楼拐角,正瞅见“悦来客栈“的破幌子在风里打旋儿,榆木门框上还留着去岁刀劈的豁口。
林远数着褡裢里的铜子儿:“旧甲浸过桐油能当柴烧...“话音未落,店门口忽地炸开哭嚎。但见个藕荷色粗布衫女子跪在榆木桌旁,补丁摞补丁的裙角沾满泥浆,两根褪色红头绳勉强扎着丫髻。芦席裹着具尸首,草标插头歪歪扭扭写着“卖身葬父“四字,墨迹叫雪水洇得晕开。
“晦气!“跑堂的拎着笤帚赶人,草鞋底碾着冻硬的驴粪蛋子,“要哭丧去城隍庙!“扬手就要掀那芦席。
女子猛地扑住尸首,腕子上的银镯子叮当撞在青砖上:“俺爹昨夜咽气时还念着四文钱店钱!“抬眼时额角结着新鲜血痂,柳叶眉蹙成个川字。林远瞧见她右耳垂缺了块肉,想是被冻疮生生烂掉的。
女子突然朝林远叩头,后颈露出片雪白的肌肤:“爷们发发善心!“抬头时鼻尖冻得通红,杏眼里汪着泪却强忍着不落。林远注意到她左手小指短了半截——定是叫铁锤砸的,造火铳的匠人多有这般伤残。
“要几钱银子?“林远攥着褡裢的手指发白。。女子伸出三根水葱似的手指,指甲缝里嵌着黑灰:“三百文足矣...爹爹原是卫所造火铳的匠户,上月试铳炸了膛...“话音哽咽着断了,肩头薄衫破处露出道紫红鞭痕——必是监工抽的。
跑堂的笤帚将将砸下,林远抬脚勾翻条凳。榆木凳腿正磕在跑堂膝窝,疼得他抱着腿在雪地里打滚。林远甩出串天启通宝砸在柜上,铜钱蹦跳着滚进炭盆:“这姑娘爷包了!再要间上房,烫三斤烧刀子!“
女子浑身一震,忽然扑过来抱住林远靴筒。发间廉价桂花油的香气混着铁锈味扑面而来:“谢爷大恩!“温热的泪水渗进他破靴裂缝,林远僵着身子不敢动——前世连姑娘的手都没牵过的理工男,哪经过这场面。
徐大蹲下掀开芦席一角,尸首右手虎口厚茧叠着血泡,确是常握铁砧的模样。“倒是个真匠户。“他冲林远使眼色,“许能帮衬着造铳。“
二虎帮着抬尸首上楼,女子碎步跟在后面。破楼梯吱呀作响,她提裙裾时露出双青布鞋,鞋尖绣着对歪扭的并蒂莲。林远瞥见那针脚忽想起,前世母亲病重时,也曾给他袜子上补过这般笨拙的鸳鸯。
上房里炭盆毕剥作响,女子跪在尸首旁焚化纸钱。火光照得她侧脸莹白如瓷,鼻梁细直得像是工笔画描出来的。林远倚着门框吃酒,听她带着辽东口音喃喃:“爹,囡囡遇着贵人了...“
“姑娘怎么称呼?“二虎递过碗姜汤。女子接碗时袖口滑落,小臂上密密麻麻全是烫疤:“奴家姓韩,小字月娥。“突然呛着似的咳嗽,忙用帕子掩口。素白帕角绣着个“铳“字,针脚却比她鞋上的并蒂莲齐整得多。
徐大嚼着牛肉干凑近林远:“大哥真要留她?“酒气喷在他耳根,“眼瞅着要干仗,带个娘们...“
“她能造火铳,你瞧她帕子上的绣样。“林远说道。
徐大眯眼细看,那“铳“字起笔带钩,恰是匠户标记部件的暗记。
楼下突然喧哗起来。月娥扑到窗边张望,发丝被风吹得纷飞:“是卫所的人!“林远顺势揽住她肩头往阴影里带,掌心触到嶙峋的蝴蝶骨。少女身子轻颤着,脖颈后细绒毛被呵气吹得倒伏。
五个挎腰刀的军汉闯进大堂,为首的踢翻条凳:“掌柜的!可见过个缺耳垂的丫头?“跑堂的指着楼上直哆嗦。月娥对着林远“嘘”了一声,又抓起炭灰往脸上抹,自己走出门去。
军汉们踩着楼梯逼上来,月娥突然扯开衣襟,露出锁骨下大块溃烂的冻疮:“官爷行行好...奴染了时疫...“那几个军汉果然退了两步,骂咧咧地撤了。
“对不住...“月娥着急看向林远。
“姑娘好急智。“林远看向月娥的手上老茧,果然是常年摆弄火绳磨出来的。
当夜众人挤在通铺,月娥蜷在墙角守着尸首。月光透过破窗棂照在她脸上,睫羽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林远听着更鼓声辗转反侧,恍惚见那睫羽忽地颤动,滚下颗泪珠子。
次日鸡鸣时分,月娥已煮好粟米粥。粗陶碗沿的豁口硌着唇,她吹凉了才递给林远:“爷小心烫。“袖口补丁上歪歪扭扭的针脚,让林远想起实验室里焊歪的电路板。
葬父时,月娥跪在薄棺前烧了把铁屑。青烟里她轻声说:“爹常说火铳匠的魂儿都熔在铁水里...“突然转头冲林远笑,唇角梨涡盛着朝阳,“今儿起,奴就是爷的人了。“
回村路上,月娥赤脚踩着林远的旧靴和林远共骑一马。她怀里抱着林远的包袱,哼着辽东小调:“三月里来柳条青,匠户女儿打铁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