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车神养成日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铃鹿赛道

位于名古屋西南侧铃鹿市的铃鹿赛道,赛道全长5.807公里,高低落差达40.4米。

因为总体呈现出非常独特的“8”字形布局,造就了这一条顺时针和逆时针共存布局的赛道,算是束龙在模拟器里最喜欢的赛道之一。

红牛之所以选择在日本站让束龙上一练,就是因为这条赛道全部共计18个弯角中均衡综合了低、中、高速各种类型的弯道,可以对一个车手的能力进行相当全面的评估。

尤其是铃鹿赛道最为著名的连续S弯,这里对车手油门掌控的细腻程度和对赛车重心管理的要求极高,开起来有种别样的刺激与畅快感。

作为第一辆开始推进的赛车,束龙在圈速榜上理所当然地刷出了三段紫,这一点没什么好奇怪的。

但是当大部分的车手都开始纷纷刷出自己最快圈之后,束龙的一段紫外加总圈速的紫还待在榜首就多少有点让人讶异了。

当然也没有到惊掉所有人大牙的地步。

一练几乎所有车队的重点都在于找赛车的平衡,二练才会尝试开始摸赛车的极限,到了三练又要寻求在正赛的稳定和排位赛的上限之间做一个取舍。

所以现在大家的引擎功率基本上都开的比较低,车上装配的油量也不清晰,每一支车队都在藏他们所谓的圈速,红牛本身的赛车也不算差,有这样的结果并不算特别让人意外。

毕竟青年车手就上这么一节,尤其是现在还在这么一个风口浪尖上,车队让他撒开了欢地跑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也是大部分在看比赛的观众心里的想法,但对于场内的十支车队来说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每一支车队与车手之间的TR是所有人都听得到的,大家都很清楚此刻里卡多的那辆赛车上还留有很大的余地,而且从圈速的衍进程度上来看束龙也并不是在埋头瞎推,他对轮胎磨损的控制和圈速的保持老练得也完全不像一个新人。

当然了,没有几个车手心里会缺乏好胜心和斗志。

不管是年轻一些像勒克莱尔这样冲劲满满的极限哥,还是年纪大一点像Kimi这样比较佛的养生老年人,没有人希望看到自己的脑袋上面有一只菜鸟可以一直安安稳稳地站着,在TR里跟工程师们暗示了许久之后纷纷如愿得到了push的指令。

第一个刷走束龙紫色最快圈的是红牛的前太子歪头叔叔,紧接着就是开着现在红牛二号车的维斯塔潘,随后汉密尔顿和博塔斯的两辆奔驰也开始陆续发力,直接让束龙的排名跌至第8。

对了嘛,这才是一个新秀应该待的地方。

汉密尔顿在这里快得离谱,但是其他人的圈速差距其实没有排名上看着给人的感觉那么大,从汉密尔顿之后的博塔斯一直顺到束龙这里,几人的最快圈速其实也就差了不到0.5而已。

就这种表现放到其他车队里现在其实保底已经可以获得良好甚至是优秀的评价了,但束龙现在和维斯塔潘的圈速差距有足足0.3,显然还远远达不到马尔科想要看到的标准。

“在这一套胎的余量里你还能更快吗?”

这一次是马尔科的声音,才听到第一个音节束龙就知道他后面要说的内容是什么了。

他现在对轮胎的保护做的其实很不错,至少还可以支撑他全力推进四五圈,但是能不能更快这件事......

“磨磨唧唧的干嘛呢?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快一点别耽误我们后面的安排。”

束龙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开口说实话。

“我可以尝试一下,但可不可以让雷尼闭麦让我用自己的方式跑一节,有点影响到我的节奏了。”

可能是习惯了一个人闷头跑模拟器的缘故,束龙其实有点不适应耳朵旁边一直有一个人在逼逼叨试图教他开车。

比赛工程师和车手之间的对话频率其实远比观众能看到的要高得多,通常车手会对赛车在某一个弯道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对工程师进行反馈,而工程师此时的工作就是针对刚才的情况提出赛车设置更改的意见。

好端端的一个场地赛事,愣是让束龙感觉自己好像是在听拉力赛的路书一样,一整圈下来都需要按照别人的标准在方向盘上调节15次左右的设定。

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束龙一开始想的也是人家怎么说就怎么做呗,他现在更多的是需要去学习而不是提意见。

雷尼可能也是出于好心,感觉他完全就是把束龙当做了一个啥也不懂的纯新人,不断地在每一个弯道前重复各种赛车需要调节到的设置。

这也是也一开始束龙有些犹豫的原因,好意这东西最是难以狠下心去辜负的。

但是现在不直白一点不行了,再这么开下去他能在马尔科那里被压力到死!

雷尼提供的方案可能是这辆赛车在他理解中的最优解,但这并不是束龙感觉的最优解。

赛车的设定他也会调,但不能像这么调,感觉已经完全不像是车手在驾驭赛车了,更像是车手和工程师在教赛车怎么样自己跑。

不少车手在推极限单圈的时候会频繁更改大量的赛车设置,就像是雷尼给他安排好的规划一样,这能很大程度上降低赛车操作的难度提高单圈上限。

而束龙正好反过来,他在跑长距离的时候对设置的调节反而会更多一些,主要是为了保护赛车机械以及轮胎,避免长时间处于极限状态的驾驶。

反观推极限单圈的时候他特别不喜欢做多余的举动,除了差速锁定和刹车平衡基本不怎么调设置。

这两东西调起来简单,按键和旋钮就在大拇指的边上,需要多少拨一拨就可以了。

主要是它们关乎到赛车圈速的上限,除非想和圈速过不去否则必然是需要调节的项目,不过一般情况下也就是互相衔接的弯道种类差异过大时束龙才会考虑去调整。

相较于刹车平衡,差速锁定这东西他调的还会更少一些。

差速器还分为入弯差速锁止和弯中差速锁止,弯中差速锁调的不多,一般都是设置一个相对较高的锁止率来确保出弯牵引力的传递,可以更早且更稳定地开油。

束龙在弯中差速锁止率上的偏好相对比较适中。

虽然锁止率高会导致弯中出现推头,但本身赛前对前轮倾角和悬挂的赛车设置上就是偏向转向过度的,配合上油门控度的把握其实还是优先确保出弯的效率性价比更高一些

至于入弯差速调的就更少了。

束龙更偏好预设一个相对中等偏低的入弯差速锁止来确保赛车偏向于转向过度的性质,这样他就可以拥有一个精准且听话的车头,至于尾部在这期间可能出现的过量滑动,他完全可以通过油门和刹车对重心的管理来限制。

反观若是出现转向不足的情况,他也会采取入弯时更晚且重的刹车,以及与入弯动作互相配合的一点点油门,通过增加赛车四轮的滑移量来解决。

其他的还有诸如引擎制动,这东西本身调节的频率也不高,主要作用于后轮,通常整场比赛只会有一到两个与刹车平衡之间相互配合的预设,暂且略过。

束龙觉得雷尼策略浮夸多余的地方,主要就在于对扭矩与刹车迁移上超级频繁的调整,按照雷尼的方案他这一圈得忙死,基本上一个弯可能就需要调一次。

这俩东西说的通俗一点,一个是辅助车手给油的,一个是辅助车手做刹车寻迹的。

调整扭矩可以避免出弯油门踩大了导致后轮过量空转,刹车迁移则是可以在车手寻迹逐渐松开刹车的过程中慢慢将制动比例向后轮转移的程度,主要作用是防抱死帮助轮胎捕获抓地力。

对于拥有着【摩擦掌控】和极高解锁度的【神经反应、募集速度】的束龙来说,这两个恰恰是最不需要过多调节的设置,只要弄一个差不多的程度,他就能以这个感觉为基准调整自己的操作精度。

反应速度可以让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意识到赛车动态的异常,而募集速度提升的就是他对自己身体更精准的控制能力。

别人能通过调节设置做出很好的圈速那也是人家的本事,只不过束龙更喜欢通过自己的操作让赛车保持在极限状态的边界,细细感受走钢丝的刺激,而不是尝试去降低风险。

身体的基础数值太高了也不完全都是好处,它拔高的是束龙的操作上限,让他可以在高速驾驶的过程中可以很好保持游刃有余的冷静状态,但同时也很难再体会到速度感带给自己那种肾上腺素奔涌的快意了。

TR对面的马尔科和雷尼用眼神交流了一阵,最后还是默许了束龙的请求。

“调到充电模式,这一圈多充一点电,下一圈你自己来跑。”

雷尼的情绪上其实没有太多的波动,充其量就是略微有那么一丢丢不爽。

本来两人之间就没有经历过磨合,他所提供的意见大多都是根据里卡多以往的习惯得出来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接受的来也算正常。

反正在红牛用成绩说话,谁对谁错看看圈速就知道了。

以目前束龙在赛道上的表现来看,圈速勉强合格,轮胎管理优秀,稳定性不错,但在与工程师之间对于赛车反馈的交流上明显属于严重不达标。

方向盘上的那个“mark”按钮全程没怎么碰过。

明明在出发前就反复跟他强调过了,在赛道上不管是感觉哪一段赛车的状态很奇怪或是非常好都要在那里标记一下,后台的工程师们会着重对那一段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是完善赛车设计提高圈速非常重要参照指标。

结果你猜这小子回了一句什么?

“都挺好的啊,我总不能按一路吧?”

然后TR里也几乎没有任何主动的交流反馈,他们在这一段练习里收集到的数据少的可怜。赛车在这一节完善的赛车设定也几乎等于没有,大部分沿用的还是去年的设定。

可以说等二练开始之后,还有着相当让人头大的庞大工作量在等着里卡多去发愁。现在暂时也还看不出是束龙对于赛车的适应能力强,还是单纯就是对赛车的感受比较迟钝。

可束龙感觉是真没什么好说的,这车现在的特性至少有七成是被他模拟的数据喂出来的,上手简直不要太轻松,跟亲儿子一样。

一个充电圈之后将电池的电量带到了80%左右,束龙将引擎功率模式的旋钮重新转回3,在十八号弯前刻意拉了一脚大弧度开始超绝的直线加速。

一段刷绿,紧接着的就是二段的刷绿,前两段加起来比先前的最快圈就快了差不多0.4。

没有奇奇怪怪的人一直在耳朵边上嘀嘀咕咕,束龙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将全部注意力都投放在眼前的赛道和身下的赛车上面。

但当他来到了T13和T14之前,还是碰上了来自轮胎的考验。

毕竟是已经在赛道上跑了快二十圈的老旧黄胎,尽管中间有几个进站调整前后翼角度的水圈,但这个圈数其实已经迫近黄胎在这条赛道的理论性能极限了

哪怕这一路上束龙都一直对她多加关照,可此时已经满目疮痍的黄脸婆现在的抓地力上限肯定早早不及年轻的时候,多走几步都要哼哼唧唧的。

十三和十四号弯是一个连续向左的组合弯,跑法上可以看做是一整个双弯心结构的大回头弯。

关键在于它是一个下坡的弯道,同时赛道整体呈现出内高外低的反倾斜状态,必须很精确地抓到气动与轮胎负载之间微妙的平衡点。

随后便是十五号的全油门弯,车身略微有些发飘,好在还是被束龙把控住了,然而在随后的十六和十七两个组合“之”字弯前,因为轮胎附着力的减弱束龙不得不提早了自己的刹车点位。

虽然通过调整了入弯的角度稍微弥补回了一点弯速上的损失,但整体灾难一般的三段黄还是将束龙亮眼的圈速打回了谷底,最终的排名仅仅只来到第四,比第三的维斯塔潘慢了0.15。

“冲线!好的看看排在多少?第四?!漂亮!”

和略微有些失望的束龙不一样,五星演播厅内完全就是一片欢腾的海洋。

快二十圈的老胎都能刷新自己的最快圈,这背后体现出来的能力是非常多维度的,此时此刻束龙的表现可以说已经完全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现在的赛道上一共有四个获得过F1年度世界冠军的传奇车手,而束龙比其中的三个都快,仅仅慢于刘易斯.汉密尔顿!

要知道阿隆索可以说是被今年的迈凯伦给严重拖累了,但法拉利全年在双世界冠军的加持下可以说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仅次于开了无双的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