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余世维说如何有效沟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水平沟通没有肺

图2-5 水平沟通

SM、PM和FM之间,或者A、B、H、K之间讲话就叫作水平沟通,即同等级别的员工之间的沟通。肺,就是肺腑。水平沟通没有肺,就是指同等级别的员工相互沟通时通常不够真诚,很少有“肺腑之言”,也缺乏积极的配合与协作意识。

小王与同级同事的关系非常紧张,他为此感到很苦恼。他向朋友诉说心中的苦闷,朋友给他讲了一个“让地三尺”的故事。

古时候,一个大官的家人准备修一座后花园,想要在后花园外修一条三尺小巷,可邻居说那是自己的地盘,执意反对修巷。于是,这家人寄了一纸家书给在京城的大官,把情况告诉了他。大官回了封信,家人看后放弃了原计划。他的邻居很好奇,执意要看大官的回信。信上是一首诗:

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邻居深受感动,主动让地三尺,最后三尺之巷扩展为六尺之巷。

小王听完故事后很受启发。现在,他跟同事们相处十分融洽,配合也非常默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看来,人与人之间沟通,最宝贵的就是真诚和积极的配合。

那么,为了避免水平沟通没有肺,我们应该具体做些什么呢?

先帮助别人

“欲人施于己者,必先施于人。”在没有帮助别人以前,我们是没有资格请求别人帮助的。如果你平常不太帮助别人,那么当你出了事求别人帮忙时,就会很难。在公司里,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几个部门协作完成,如果你得不到别的部门支援,我想问你:“你平常支援过别人吗?”在这里,我给你一个建议:可以找个小本子,把你曾经帮助过别人的事情写在本子上。我不是叫你一直记着自己对别人有什么恩惠,而是叫你反省自己——以前有没有帮助过别人。

我们公司财务部经理喜欢打高尔夫球。有一次,我在马来西亚出差,看到一个很漂亮的高尔夫球纪念品,就买回来送给他,他非常高兴。又有一次,我在街上看书,发现了最新出版的税务方面的书籍,我立即买了一套给他,他也很高兴。

有一次,供应商向我反映公司的支付支票开得太慢了,并且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就不给我们供货了,于是我向财务部经理寻求帮助。我对他说:“供应商说找我们开支票要四个月,太久了。尽管我们公司的钢铁厂很牛,但是你知道,铁矿石如果不好的话,再好的技术、设备都做不出合金钢和高碳钢。如果我们不缩短开支票的时间,人家就把好的铁矿石卖给别人了。可不可以这样,最少减掉一个月,我们用三个月开票?”他讲了一句很漂亮的话:“只要董事长没有意见,我也没有意见。”我说:“太好了,苏经理。我刚从董事长那边过来,已经跟他说过了,他说你没有意见他也没有意见。现在你们两个既然都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办了。”这件事情就办妥了。

也许有人会说,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帮助别人呢?其实,只要你留一份心,帮助别人的时间和机会还是很多的。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观念:别人应该帮助自己,而自己不见得要帮助别人。其实这个社会不是这样的,大家应该是双向的、互惠的关系,礼尚往来、知恩图报从来都是我们应遵从的做事准则。

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

要想让别人帮你解决问题,你就要先体谅别人的难处,先帮别人解决问题。如果你没有先帮对方解决问题,他就很可能会拒绝你的要求。

以前做业务部经理时,有一次我拿到一个订单,就跟厂长说:“我刚刚升业务部经理,抢到一个小单,很不容易呀,您看插个单怎么样?”所谓插单,就是指打破原有生产计划的序列,将后接到的订单列入生产计划当中,优先安排生产。

他的回答很简单:“小余啊,你知道的,公司最近很忙,大家都在加班。你也插,他也插,哪有那么多设备和工时可以这样子插单呀。”

我料定他会讲这句话,就立刻回话说:“厂长,我把你的生产计划表大概看了一下,下个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各有两个小时的空当,我这个小单四个小时就做出来了,那你可不可以在星期二、星期三或者是星期三、星期四各拨两个小时给我?”

他有些迟疑了。

我说:“厂长,我底下也有几个人,要不要我叫两三个兄弟过来帮忙?”

他终于答应了,说:“行,下个星期哪一天拨时间我来定,到时候也麻烦你的人来搭把手,我这儿人手确实紧张。”

“好的。”我回答道。

那个单就插进去了。

我要是没有看过他的生产计划表,不理解厂长的难处,没有提出叫人来帮忙,能把单子插进去吗?所以,一定要先替别人解决问题,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否则,你只会遭遇被拒绝的尴尬情景:

“厂长,这单子不容易啊!好不容易抢到的,插一下吧。”

“小余啊,你是第六个讲这句话的人,我们太忙了。”

“厂长,你要是不在乎,我也不在乎。既然公司不想要订单,我在乎什么呀!”

你一走,他肯定会说:“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讲这句话,我就不给你插。”

看来,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他着想,任何问题都不会顺利解决。

要有双赢精神

“双赢”,就是大家都赢,彼此都有好处。如果一件事情能达到双赢的效果,那么对方会更容易接受。

打个比方,你拿出一个方案跟别人说:“哎,老谢啊,这件事情这样做对你有好处。”“对我有好处?难道对你就没有好处吗?”这样说话,对方会认为你很虚伪,不够真诚,自然也不会信任你。相反,如果你说:“老谢,这件事怎么看对我都有好处。”对方会想:“光对你有好处,还好意思说,那我跟你合作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这些说法都不合适。假如你换个说法:“老谢,这对我们两个都有好处,是一件双赢的事情。”这时候,对方就会有兴趣听你分析这件事情如何能双赢。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充分权衡事情的利弊,把你和对方的利益都评估一下,只要能证明是双赢的,这件事情就好办。

晋文公和秦穆公将要出兵围攻郑国,郑国国君派大臣烛之武去说服秦王退兵。

当天夜晚,烛之武见到秦王,对秦王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迟早要灭亡。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么我怎敢再拿这件事来麻烦您呢。越过晋国把边远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有困难的,而且您怎么会情愿任由郑国灭亡而使邻邦晋国的领土增加呢?邻国的国土面积增大了,国力雄厚了,秦国的国力就会相对削弱。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那么,秦国使者途经郑国,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坏处。而且您曾经对晋文公有恩,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却暗地里筑起防御工事。郑国一旦被灭,将成为晋国东部的边邑,而晋国肯定又会想扩张西部的边邑。所以,晋国迟早会损害到秦国的利益,秦国受损,晋国就会受益,希望您仔细想一想!”

秦王听后如梦初醒,对烛之武的建议深表赞同,就与郑国签订了和约,率军回国。

从这则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提议,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还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告诉他,如果接受提议,他会得到怎样的好处。如果烛之武只是乞求秦王放郑国一马,而没有顾及秦国的利益,那么他说得再动情、再可怜,恐怕秦王也不会理会他。

本章小结

◆绝大多数的公司都有总经理,都配电脑,都开会,都打广告,为什么有的公司能成功,而有的公司却失败了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会不会沟通。

◆为了使会议有效果,企业应在会前就下发资料,事先安排好发言人,保证开会主题集中,掌握好开会时间,并做好总结。

◆开会是为了沟通,因此会议应该是双向的:既有传达,又有反馈;上面的人要讲,底下的人也要讲。而双U字形会场设计,恰恰能达到这一目的。

◆沟通是有方向性的,企业内部的沟通可分为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和水平沟通三类。

◆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向上沟通没有胆、向下沟通没有心、水平沟通没有肺三大问题。不解决好这三大问题,企业便无法实现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