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我的科幻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0章 采访

杨霄继续说:“小陆,你刚才说的周边,是啥意思?”

陆奇放下筷子,简单介绍:“就是以小说、或者电影里的元素为核心进行设计和开发,以满足读者、观众对于小说电影的喜爱和收藏。”

“比如说,将角色做成玩具玩偶、模型等等。”

“将小说电影里的角色、服饰、代表性的地点、图案,做成服装配饰,衣服帽子围巾之类。还可以将相关的元素授权给文具类、或者是其他行业使用等等。”

“反正小说或者电影的周边,也能创造一个很大的市场。”

谭凯啧啧称奇:“小陆,你到底从哪得来的这些知识?”

陆奇与他碰杯,小抿一口:“图书馆有很多书,只要你看就能学到不少知识。”

杨霄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她看着向纪纯说:“老向,我们能搞嘛?”

向纪纯歪着脑袋说:“设计我没问题,但问题是没材料。我们社里缺少影响力的作品。”

他看了一眼陆奇:“即使是《流浪地球》,也需要一年半载的发酵时间。”

陆奇突然心有灵犀:“主编,不一定要小说的元素。我们可以借助科幻迷平台,搞点科幻文化衫之类的。嘿嘿,这个好像真可以有。”

陆奇兴奋的一拍巴掌。

他记起来了!

看抖音时,曾经看过一篇介绍国内杂志发展的内容。里面谈到80年代,一家杂志社利用版底栏,推出底部一页一条小知识,然后演变成为征婚、交友的园地,进而发展成为读者俱乐部。

杂志专门成立社交部门为其服务,开发出一系列衍生产品,使其成为杂志社的一大支柱产业。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们推出了会服文化衫,打上杂志的logo,结果深受会员欢迎,供不应求,持续销售了近千万件!

他对众人说:“等我们杂志的科幻迷俱乐部搞起来,就可以做点衍生产品,比如会服、折扇、卡片等!咱们可以将T恤衫作为效益衫!”

“到时候印上酷炫的标志,就不信科幻迷们不喜欢!”

当初视频里说,五块钱都没人要的老头衫,十五块的会员衫供不应求。

不说近千万件销量,就是能卖上万件,对现在的杂志社也是一大笔收入!

杨霄眼睛闪闪发光,酒意熏红的脸颊更加红彤彤:“小陆的想法很有可行性。我来执笔写一篇科幻俱乐部的文章,号召全华夏科幻迷都来加入。”

“老向,你去买一些T恤、或者短袖,先试试如何设计!”

只要有利于杂志社的发展,杨霄都要尝试一番。

她现在越看越喜欢!

陆奇真乃我社福将啊!

莫不是以前给丞相上香有了效果?

谭凯转眼一想,随后叹惜说:“可惜赶不上出国这趟,不然可以作为我社的代表。”

陆奇更正说:“应该说我社的企业文化!”

几人琢磨企业文化一词,颇有点高大上的感觉。

众人哈哈大笑。

翌日,陆奇下午去趟川大,给颜教授送山货。

颜教授拉着他聊了一段时间。

“小陆,因为你的《流浪地球》,我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本来《流浪地球》只在科幻社团成员之中流传。

随着笔友专栏的暴露,从社团成员的舍友,到同学,再到同系同学,老乡等慢慢扩展。

主要通讯靠书信的80年代,年轻人群体(大学生),特别是异地的年轻人非常缺乏交流的渠道,科幻社团的笔友专栏给他们打开一扇窗户,可以通过专栏结交各地笔友!

因此风靡整个川大,进而复制到其他学校,亦是如此风靡。

这也是杂志在蓉城销量大涨的主要缘故。

看的学生多了,很多人喜欢《流浪地球》,也有人喜欢《冰箱世纪》,也有人喜欢儿童科幻。

共同点,大家都喜欢底栏的笔友信息。

自家学校教授指导作者创作,让他一下子成为科幻迷、学生群体的大红人。

颜教授明显感受到上课的纪律、专注度更好。

下课后,其他系学生打招呼的次数更多。

胆子大的,专门过来请教小说里的问题。

颜教授对变化还有点不太适应,但也没怎么管。

他继续夸陆奇:“我的许多老友,对你那部《冰箱世纪》大加赞叹。认为它是一部非常精巧、富有内涵的科幻短篇。”

“再加上你的中篇,他们甚至觉得你写科幻小说,属于浪费才华。”

“有人还说,《冰箱世纪》说不定能参与全国优秀小说评选。”

陆奇听得心花怒放。

表达是夸张了些,但所说深得吾心。

接着颜教授问陆奇接下来的作品计划,一听到是商业科幻大片《终结者》的续集,他皱起眉头:

“你怎么选了这么一个题材。我看过内参片,商业气息太重。不过,你倒是可以给他多加点人文气息。”

陆奇哭笑不得。却是80年代的写照。

纯文学才是主流!是座上宾!

告别颜教授,陆奇去找陈涛,催促他快点创作。

陈涛自上次听了陆奇的话后,将三皇五帝的事迹加入其中,结果搞得不伦不类,很是头疼。

陆奇一时也没啥主意,若是改编为动画,其实最初版本就挺不错。

鼓励一番后,飘然离去。

第二天,席问举登门。

“陆奇,恭喜你写出一部经典作品啊!”

他与众人打招呼后,一上来就狂夸,“我记得小时候读《海底两万里》才有这种震撼,了不得了不得。”

“我许多喜欢科幻的朋友,看了比我还觉得震撼。带着地球流浪这个点子,太惊人了!”

“还有,你的《冰箱世纪》写得非常好,这不,我们报社派我上门请求转载。”

“顺便给你做个采访!”

陆奇没想到,《冰箱世纪》被省报看上了。

想想也是,通过一个冰箱展示文明的变迁,文中又有不少华夏文明的笔墨,确实是一部好的短文。

陆奇的思绪又开始发散:若是做成动画,《冰箱世纪》岂不是可以登陆央视?

席问举见陆奇没有反应,用手在眼前晃了晃:“之前不就说好,看作品的反馈给你做个采访吗?只是工作太忙,一直没时间,正好借助《流浪地球》和《冰箱世纪》这两篇小说,给川省冉冉升起的后起之秀做一期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