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为蜀汉一谋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7章 布战略释字展宏图

“想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非壮实骑兵不可;而天下马匹之盛,不过幽、并、雍、凉四州。早在先帝挥军夷陵前,亮就曾日日夜夜操虑此事。

可如今朝中群臣,唱衰之声不绝于耳。亮知眼下绝无再兴征军之可能,故将此事按下;今日得见季常之文书,便知我汉室复兴有望!”

诸葛亮上前两步,紧紧扶住马良的肩。

“丞相还请与良一同移步书房,待良以图示之。”

二人来到书房,马良展开一张地图,细细地给孔明比划起来:

“丞相且看。如今曹贼据着这四州,兵马之盛绝非昔日可比。若想收复失地,非雄壮兵马不可行。而益州气候,不出骏马。若成大事,则必选时机截断雍凉关陇,以夺良马。”

诸葛亮听得欣慰,顺口抛出一个问题:

“以何处截断,最为妥当?”

“当以巴西出,囤兵汉中;后取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此三郡地形险要,是曹贼联系凉州之咽喉。如今益州新败而东吴势盛,曹丕与孙权必然互相猜忌,于扬州上下互相设防。

此番邓伯苗使吴,便可以此为契机说孙权与我汉交好。如此一来,曹丕便更不敢轻视豫州、徐州两地防御,必然倾斜更多兵力于这两地。

长此以往,西凉各郡本就远离洛阳,不受重视;曹丕向这两地倾斜军力,关陇各豪族出兵马而无所获,必然心存不满。丞相只需存忍几载,以急兵围之,自然不攻自破。”

“季常之计,当真与我不谋而合!”

“所谓远谋,是为行一步,见三步。拿下此三地之后,丞相当先停兵驻守,专注城防;上可截凉州与洛阳联系,下可定归顺之将疑心。不出半年,凉州无援而对外联系中断,商贾之业难以为继,百姓生活遭以贬损,自武威至酒泉,便可不战而胜。”

诸葛亮十分感慨,频频点头。

刘备在夷陵一败,将原本的官僚集团毁去大半。

而他带走的又多是些年轻将领,导致蜀中留下的优质官员所剩无几;而留下的这些又多半上了年纪,思想也受大败影响失去了冲劲,只想着先谋求一方自保。

今日又听马良说起这些用兵之事,他心中自然是颇感触动。

“那以季常之规划,我几时向汉中方向用兵,最为合适?”

“现在。”

“恐怕不行。”

诸葛亮收起笑容:

“且不说眼下并无如此兵力,就说朝中压力,恐怕我一人也难以做主。”

马良当然知道现在不是用兵的最好时候。

他伸出手,然后在地图成都的斜上方划出一道弧线:

“丞相可从现在起,暗中极小规模地向北调兵,最好一次规模不过千人。所派士兵,就沿途中与百姓一同农耕生产。”

说完这话,马良突然忧愁地愣了一下。

“怎么?”

诸葛亮察觉到他的异常,便关心地询问。

“不好,不好。丞相权且当我没说过这话。”

“季常这是何意?我听将下来,似乎并无不妥。”

“我曾听闻小民流言,说是‘贼来如梳,兵来如篦’。我原本对此不以为意,直到我前些日子亲向南中行旅一番,才知此言非虚。”

马良叹了口气。

“成都乃是天子所在之地,军中将士尚且不敢猖狂;可出了成都城呢?我初至阐县,又至定莋。沿途百姓听闻匪寇尚且只存戒心;但若是得知是军队行旅,便吓得四处逃窜。”

“呵呵。”

诸葛亮听懂了他话中的意思:

“季常这是在讽喻我要注重军纪。这点你可放心:蜀中将士军纪严明,行军途中与百姓互不打扰。虽不至于军民一家,但也能算得上相安无事。”

“仅仅这样尚且不够。丞相,敢问这用兵之中,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士气、战术、后勤。”

“没错。士气尚且为营中操练以得,战术由将帅统御以得。可这后勤,又该如何保证?行军三月,便要备粮六月以供军需;远征一年便要运粮三年以防变化。能保证如此大开支的,不在将,不在帅,而在民。”

“季常所言极是。想来季常回蜀之后,先是努力筹备遏制粮价之事,又是打量蜀锦之心思,都是为此做铺垫?”

“正是。有钱粮做保,则兵可募、军可行。”

“季常之意,我已知晓。军营之事我自今日离去后便安排下去,汝勿虑也。”

“那我便继续说下去:丞相以兵融入民中,既可向百姓显示我军军纪之严明,从而消弭因夷陵之败、南中反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又可帮助地区粮食生产,恢复民生的同时以供军需。

除此之外。有一点尤为重要:丞相需以一名头,将这些将士从军中隐去。传至外界,只说是为了复苏创伤,削减当年军队解甲归田。

随后,丞相可留有一定部队,向南中用兵以平定后方。南中地区百姓备受欺压,早已苦不堪言;在枭首南中各郡贼人后,丞相便可从中重新招揽将士,以扩军需。

这些队伍由于本身生活不佳,配以优待方可稳定军心;同时定当以极严的军纪校正,如此一来,必定是长胜之师。”

“此计甚好。如此一来,民生可定,军容可正。”

诸葛亮已然知晓马良眼下的部署。

“依季常之见,应当用多久完成这些?”

“两年之内,平稳益州全境;三年之内,使百姓富足,民生安定;五年之内,囤兵汉中攻取雍州三郡;七年之内,抚平凉州全境,以训新军,为还于旧都做准备。”

“如此规划,实令亮心生惭愧;季常从武陵平安归来,实乃我大汉之幸!”

诸葛亮忍不住感叹。

二人畅谈一番,天边的夜空也已暗淡下去。

管家从外面走来敲了敲门框。

“丞相,老爷,饭食已为二位备好,到了吃饭的时候了。”

马良向诸葛亮投来一个询问的眼光。

“好啊,好啊。今日与季常对谈,当真是痛快无比。就依季常之见。明日一早,我便前往宫中急奏陛下,将详细的情况和他说了。计行之后,季常当为首功。”

马良连忙摆摆手。

“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良不过以宏观之,细细施行起来,还需诸位将领与丞相共同努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