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本心不乱
清晨。
李平安管理洗漱,打水洒扫。
昨晚想通了许多关节,庆幸自个儿没得意忘形,否则失去了小忠子庇护,往后少不得挨欺负。
李平安取出手抄功法,仔细诵读揣摩,与自身映照。
“莲花宝典中‘本心不乱,无碍解脱’莫非是这个意思?”
伙房吃早饭时。
李平安一反常态,没有狼吞虎咽大吃大喝,只盛了碗稀粥垫肚子。
小忠子诧异道:“咱家可是胡吃海喝大半年,才从饿死鬼模样活过来,小安子不到半月就吃腻了?”
“肚子不舒服,少吃些。”
李平安勉强笑了笑,说话时闻到白面馍馍香甜味,口水止不住的溢出,只得混着稀粥咽进肚里。
小方子眉头皱了皱,若有所思,临走前忽然说道。
“小安子,有些事不用急着去反抗,拖一拖就能熬过去!”
李平安微微一怔,平日里小方子总是冷着个脸,心高气傲,不似小圆子亲近和气,突如其来的提点有些不适应。
待小方子走远,他才回过神来,遥遥拱手道。
“多谢方公公教诲。”
随后火急火燎的赶去内武堂,没坐前排座位,而是回到不起眼的角落,挨着同样不起眼的小荣子。
按照常理来说,精通诗词歌赋、穴道经脉的小荣子,学问武功在堂中数一数二,早该冒尖成为风云人物。
偏偏小荣子寂寂无闻,极少与人交流来往。
小荣子一进门,见到坐在老位置的李平安,尖着嗓子阴阳怪气道:“哎呦喂,这不是安公公么?咱家给您请安了。”
“荣公公说笑了。”
李平安四下张望,时辰尚早堂内没几个人,压低声音问道:“咱家打听个事儿,小桂子近日去哪了?”
从小桌子口中得知,小荣子与小桂子住同一屋,低头不见抬头见,定然知晓后者行踪。
“小桂子啊……”
小荣子顿了顿,叹息道:“死几天了!”
李平安悚然一惊:“前些日还好好的,怎么就死了?”
小荣子意味深长道:“直殿监抬回来的尸首,至于是怎么死的,咱家可不敢打听。”
李平安追问道:“尸首什么模样?”
“惨不忍睹!”
李平安瞳孔骤然收缩,平日里听小忠子闲聊叙话,其中讲最多的就是太监的怪异癖好。
对食,便是其一。
寻常对食是太监与宫女,相互慰藉寂寞,少数太监口味怪异。
“这世上,果然没有白吃的馍馍!”
李平安想起爹娘教诲,切莫贪心陌生人施舍的吃食,要么是有毒吃死人,要么是拍花子的拐子。
李平安长舒一口气:“荣公公,咱家记您的恩。”
恐惧往往源于未知,落地之后,反而不再可怕。
乡下小子不识字、不知礼,黑黢黢比不得城里人白净,却天生有一种不怕死、不服气的野性。
小荣子冷哼道:“你小子的恩情,还不如半个馍馍值钱……咱家可怜小桂子,他是个好人!”
书香门第出身的少年,哪里懂得经脉穴道,全是小桂子悉心教导,可谓是传道受业之恩。
如今恩人死了不用报答,只能给周公公添些堵,聊以慰藉了。
李平安不在意小荣子的嘲讽,这厮嘴巴似是抹了便溺,说话向来臭不可闻,早已经听习惯了。
沉思片刻,李平安起身离开,再次坐在前排位置。
很快就有几个小太监凑上前,拍马屁套近乎说吉祥话,希望日后能得些庇护、照拂。
“好说好说。”
“咱家记下了。”
“小邓子是吧,晌午一起吃饭。”
“小桌子,过来介绍大家互相认识……”
李平安笑眯眯的热情回应,不似先前冷淡疏远。
小太监们受宠若惊,小安子相貌平平还有点土,但是有种春风化雨的亲和力,颇具带头大哥的领袖气质。
于是以李平安为中心,十来个少年相处的欢快热络,大有立刻跪地拜把子的冲动。
然而周公公前脚迈进门,后脚所有人轰然做鸟兽散。
一个个颓肩缩项,不敢直视。
李平安顿时大失所望,自己想要靠着聚拢人心,携裹“民意”以自保,简直是痴心妄想。
“大伯聚众抗税的手段,只能吓唬孙扒皮,遇到周公公这般人物,怕是谁也聚不起来……”
周公公念了几遍书,来到李平安身旁,笑容可掬的关心道:“小安子,可有不明白的地方?”
李平安忍着恐惧怨恨,低头时脸色阴沉,抬头露出谄媚笑容,指着书上四个字问道。
“请问公公,什么是‘意守祖窍,光照紫庭’?”
“祖窍者,眉心向内一寸三分。紫庭者,元神所居之境。”
周公公详细解释道:“此句是说,打坐时双目内视眉心,意念似守非守,以求虚室生白之通明境界!”
李平安恍然大悟:“多谢公公指点。”
近些日请教任何问题,周公公都能深入浅出的讲解,哪怕没有任何根基的人,都能明白如何练功。
错非心怀歹意,确是个教导有方的良师。
周公公离开前再次叮嘱,要李平安好生将养,允诺身子骨壮实了就收为干儿。
“拜谢公公抬爱!”
李平安弯腰撅腚感激涕零,只是屁股莫名有些发痒。
晌午去伙房吃饭,李平安强忍着吃白面馍馍的欲望,故意去晚了,只喝了一碗稀粥。
下午学规矩。
许公公教授掌嘴要领,巴掌扇在脸上,既要响亮还要清晰,同时得自己计数。
“先学着掌嘴二十,一下不能多,一下不能少。”
宫中贵人的赏赐、惩罚俱是恩泽,必须不多不少才行,胆敢数目不对就有不忠之嫌。
一声令下,广场上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嘴声。
李平安看着自己的手掌,咬紧牙关下定狠心,全力抽向脸颊,嘴里念叨着计数。
“奴婢该打一,奴婢该打二,奴婢该打三……”
打到第十六下时,李平安错念成“十九”,一粒黄豆不出预料的应声打来。
力道比掌嘴还要大,疼的李平安嘴角抽搐。
许公公教规矩从来是认真细致,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凡是掌嘴数错的小太监,必须从头计数。
李平安足足掌嘴两百余下,终于完整数到二十。
其他太监早已停下,纷纷看向掌嘴不停的李平安,多数是鄙夷嘲讽,少数带着些许同情。
晚间回到住处。
李平安打水照面,看着淤青肿胀、胖了几圈的脸庞,堪比年节时集市上卖的大猪头。
“桀桀桀……”
突然发出尖细笑声,惊飞了檐下夜栖的寒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