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新年伊始

翌日。

天色尚黑。

李平安方才睡了两个时辰,便早早起床洗漱,来御膳房给干爹请安。

幸好经过浑厚真气滋养,体魄强横远超常人,且白日里可以瞌睡歇息,否则属实比种田还累。

身子累,心更累。

御膳房门口盘查的太监换了批人,为首的是个中年太监,眼白异常清冽,瞳仁黑如点漆。

看人时眼珠先转,脖颈几乎不动,仿佛鹰隼盯着猎物。

李平安心下一紧,他竟然从中年太监身上,感受到几分危险气息,比干爹还要浓烈。

中年太监盯着,另几个小太监仔细搜身,来回翻了几遍,衣角、鞋底都不放过。

搜查结束,李平安拱手道:“还未请教公公大名。”

“小瑾子。”

中年太监拱手道:“见过安公公,莫要怪咱严苛,干爹亲自下的命令。”

“瑾公公尽忠职守,理应如此。”

李平安袖口摆动,骨碌碌掉了个小金锭子,引得几个小太监双目放光。

小瑾子嘴角微翘:“安公公,你金子掉了。”

“可不是咱家金子。”

李平安将金锭子捡起来,指着上面字迹:“瑾公公你看,上面写着您名儿呢。”

小瑾子看着歪歪扭扭的“仅”字,非但没有嘲笑,反而重新打量李平安,眼神中带着几分郑重。

字难看不要紧,难的是不着痕迹刻字,非真气浑厚难为。

“安公公说的不错,这就是咱家掉的金子。”

“那就还给瑾公公。”

李平安将金锭子送出去,心底忍不住抽搐,这可是足足二十多亩地,挥挥手就没了。

难怪小方子说,宫里赚钱宫里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李平安问什么时候能带回家,小方子说至少当个官,成为真正有权力的“公公”。

然而宫中待的越久,越是明白官职有多难得。

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缺儿,早有不知多少太监盯着,有人武功高,有人背景深,内定之前会经历各种明争暗斗。

李平安用心孝敬干爹,便是想着干爹升官或者死之前,能将官职传给自己。

来到主事房,外边站着五个人影,正是干爹另几个干儿。

小慧子站在门口当值,见到李平安过来,忙不迭的打招呼。

“安公公举荐之恩,咱没齿难忘,将来有事尽管吩咐。”

“恭喜慧公公!”

李平安提醒道:“你可要记清楚,万般恩情皆是干爹赏赐,咱只是顺嘴提了句,算不得什么。”

旁边候着的小俊子忍不住嘲讽道:“安公公说话当真好听,难怪能哄得干爹喜欢。”

李平安睨了一眼,猜测小良子或小侯子与这厮有勾连,否则不会跳出来。

另几个干儿看自己不顺眼,在没有合适手段之前,可不会平白无故的结仇。

“俊公公还是管好自己事吧,检蔬司至关重要,若是让昭阳宫占了去,可没好果子吃!”

“你……”

小俊子面色涨红,昨晚后半夜干爹叫他过去,劈头盖脸一顿喝骂。

盖因丁主事在他眼皮子底下,竟然与昭阳宫掺和不清。

幸好提前预感到不妙,将几年来积攒的金子带身上,献给干爹求饶命,否则现在脖子都断成几节。

宫里边最不缺的就是干儿,你干不好的差事有的是人抢着干!

待到孙公公来,李平安率先进门问安。

另外五个默默跟在后边,哪怕小俊子目光怨毒,也不得不承认,现在干爹对李平安最为信赖、倚仗。

“孩儿恭贺干爹新禧,祝您福寿绵长,步步高升……”

“无需多礼。”

孙公公挥挥手,双目赤红布满血丝,昨晚整宿没睡,又遭到刘提督教训,心情极为不佳。

淑妃疑似与元妃联手的消息,对皇后一系影响深远。

好在有老祖宗这根定海神针,听闻消息后,说了句“无需在意、好生当差”,便安了众人的心。

孙公公吩咐道:“近些日好生当差,不可惹事!”

话越少,事越重。

平日里孙公公为彰显威严权力,会吩咐许多闲杂差事,完不成也不妨,至多挨几句斥责。

现在简单十来个字,则是必须、一定要落实。

众干儿自然明白其中含义,齐声领命,暂且将心中害人的想法收敛,风波过后再做清算。

孙公公说道:“也不必太过紧张,老祖宗在那儿,优势就在咱们这儿。”

众人再次应诺,李平安见气氛轻松下来,好奇问道。

“干爹,御膳房门口那位瑾是什么来历?”

“小瑾子是直殿监徐公公干儿,武道天赋上乘,做事向来严谨,咱特意借来些时日。”

孙公公说道:“切不能再出现玉醍醐之事,免得让人抓住马脚,你们平日里也要注意着!”

御膳房在宫中地位特殊,油水丰厚倒是其次,从陛下、妃子吃食上能知晓许多事,若是孙公公倒了,主事一职落入昭阳宫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李平安等人躬身领命,退出主事房。

孙公公望着几个干儿背影,目光来回徘徊,眼眸闪过凶光。

“究竟是谁偷了玉醍醐,不是小俊子、小安子,另三个里边谁敢瞒着咱捣乱滋事!”

孙公公不在乎玉醍醐少了,而是不喜欢御膳房脱离掌控的感觉,任何不稳定缘由,他都要提前按死。

原本怀疑李平安,毕竟小良子说他坏话最多。

昨晚见李平安留下银票,这般无用的、愚蠢的滥发善心,应当是做不出害人手段。

……

新年伊始。

万象更新。

自除夕宴过后,李平安的日子恢复了平静。

早上摸黑给干爹请安,此事已经成了惯例,哪怕几个干儿齐心商量,也不敢说恢复从前时辰。

之后寻个地界补回笼觉,晌午吃贡品大乱炖。

晚间传膳,大多数都在勤政殿,少数时候是在昭阳宫或乾清宫。

时隔多年陛下重新亲近皇后,对内侍司很多人来说是大好事,孙公公对干儿们态度好了许多。

李平安眼中,和蔼的皇后娘娘远胜过“狐媚子”元妃。

“狐媚子”这个词是从两个小太监口中听来,随着丹田真气日益浑厚,耳朵愈发灵敏,能听清两三丈外的窃窃私语。

“听说话语气应是自己人,不好举报去司礼监领赏银……”

李平安感觉很是可惜,以这俩家伙口不择言的模样,早晚让别人抓住把柄换成银子。

纵使站在元妃对面,哪怕心里骂了无数遍,恨不得元妃暴毙,李平安嘴上从未有过任何不尊敬。

偶尔宫中遇见了,下跪磕头又快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