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8,从打猎开始逆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对未来的憧憬

清晨的鸡鸣唤醒了沉睡的村庄。陈超睁开眼,发现林小满已经起来了,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窗外传来“沙沙“的扫地声,还有兰花背诵乘法口诀的稚嫩嗓音。

他伸了个懒腰,全身骨骼发出轻响。这段时间营养跟上了,连个子都蹿高了些,原本合身的衣服现在绷得紧紧的。

灶房里飘来烙饼的香气,陈超穿好衣服走出去,看见刘玉英正在烙葱油饼,金黄的饼子在铁锅里滋滋作响。

“妈,今天什么日子?这么丰盛。“陈超深吸一口气,葱香混合着猪油的香气让他胃口大开。

刘玉英笑着用锅铲翻动饼子:“小满说今天教兰花算数,得吃好点补脑子。“

陈超走到院子里,看见林小满正拿着扫帚扫地,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晨光中,她的侧脸线条柔和而清晰,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我来吧。“陈超接过扫帚,手指不经意碰到她的指尖,两人都像触电般缩了一下。

“我去帮阿姨做饭。“林小满脸红红地跑开了。

兰花正蹲在鸡窝旁捡鸡蛋,看见陈超就兴奋地跑过来:“哥!我会背小九九了!“

她一口气从“一一得一“背到“九九八十一“,一个不差。陈超惊讶地摸摸她的头:“这么厉害?谁教的?“

“嫂子呗!“兰花骄傲地挺起小胸脯,“她说我这么聪明,以后肯定能考上大学!“

大学!这个词像一颗火种,在陈超心里燃起一团火焰。前世兰花连小学都没读完,而现在...

早饭时,刘玉英宣布了一个决定:“超儿,我想把东边那间厢房收拾出来,给小满当书房。“

林小满正在喝粥,闻言差点呛到:“阿姨,不用...“

“要的。“刘玉英态度坚决,“你教兰花这么辛苦,得有个正经地方。再说...“她意味深长地看了陈超一眼,“迟早要用的。“

陈超知道母亲的意思——她和林小满虽然名义上是夫妻,但至今分被而眠。收拾出厢房,既是给林小满教书用,也是在为两人真正的婚期做准备。

饭后,全家齐动手收拾厢房。这间屋子原本堆满杂物,积了厚厚的灰尘。陈超和赵铁柱借了辆板车,把没用的破烂全拉到了村口垃圾堆。

林小满和兰花负责擦洗门窗,刘玉英则用新买的蓝布缝制窗帘。到了中午,厢房焕然一新:墙面用石灰水刷过,地上铺了干净的稻草垫,小黑板挂在采光最好的位置,窗台上还摆着一束野花。

“怎么样?“陈超有些忐忑地问林小满。

林小满站在屋子中央,阳光透过新窗帘洒在她身上。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声音有些哽咽:“真好...我从没想过能有自己的书房...“

兰花迫不及待地拉着林小满的手:“嫂子,快教我写字!我要当大学生!“

看着一少一小坐在小黑板前的背影,陈超心中涌起无限感慨。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七十年代的农村,有着比金子还重的分量。

下午,陈超去了趟老支书家,询问上学的事。

“兰花七岁了,是该上学了。“王德海抽着旱烟说,“不过咱村小学就一个老师,教三个年级,学不到啥真东西。“

陈超早有打算:“我想送她去公社中心小学住校。“

“住校?“老支书惊讶地瞪大眼睛,“那可不便宜啊!“

“钱不是问题。“陈超自信地说,“就是需要大队开个介绍信。“

老支书若有所思地看着他:“小超啊,你变了。以前的陈老蔫儿,连饭都吃不饱,哪敢想这些...“

“时代在变嘛。“陈超笑了笑,“王叔,您看这介绍信...“

“开!“老支书一拍大腿,“明天就给你开!兰花那丫头机灵,是块读书的料!“

回家的路上,陈超遇到了几个知青。他们看陈超的眼神复杂极了——有羡慕,有嫉妒,还有几分不可思议。短短几个月,这个“富农崽子“不仅娶了最漂亮的知青,还成了县里表彰的先进分子,现在又要送妹妹去公社上学...

“陈超!“一个戴眼镜的男知青叫住他,“听说你要送兰花去公社上学?“

陈超点点头:“嗯,正在办手续。“

“那...那小满还教不教我们认字了?“另一个女知青怯生生地问。

原来林小满一直在偷偷教其他知青认字。陈超心中一动:“教,当然教。以后每周三晚上,你们可以来我家厢房上课。“

知青们喜出望外,连连道谢。陈超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突然有了个想法——也许可以办个夜校?既帮知青们打发时间,又能让村里想学文化的年轻人有个去处...

晚饭后,全家围坐在堂屋里,陈超宣布了送兰花去公社上学的决定。

“真的?“兰花一蹦三尺高,“我真的能上学啦?“

刘玉英既高兴又担忧:“住校得花不少钱吧?“

“妈,您看这个。“陈超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打开后露出厚厚一叠钞票和各种票证,“卖山货的钱,加上之前的积蓄,够兰花念到初中了。“

刘玉英数了数,倒吸一口冷气:“两百多块?!“这相当于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

“以后还会更多。“陈超自信地说,“我打算跟赵铁柱他们组个采药队,专门收集山货卖给县里。“

林小满一直没说话,直到这时才轻声问:“那...那我做什么?“

陈超早就想好了:“你负责记账和联络。你不是认识郑局长吗?以后咱们的山货直接对接县供销社,省去中间环节。“

林小满眼睛一亮:“我还可以教夜校!村里不少年轻人都想学文化...“

“这个主意好!“刘玉英拍手称赞,“咱家厢房够大,摆得下十来个人。“

计划越聊越多,越聊越远——盖新房子、买缝纫机、给林小满办个热热闹闹的婚礼...每个人的眼睛在油灯下都亮晶晶的,仿佛看到了无限可能的未来。

夜深了,兰花已经趴在刘玉英腿上睡着了,小脸上还挂着甜甜的笑。陈超和林小满轻手轻脚地退出堂屋,站在院子里看星星。

“陈超,“林小满突然问,“你说...我爸爸能平反吗?“

月光下,她的眼睛像两汪清泉,盛满了思念和希望。陈超轻轻握住她的手:“一定能。王主任不是说了吗,现在政策在变。“

“如果他平反了...我...“林小满欲言又止。

陈超的心猛地一紧。他明白林小满的潜台词——父亲平反,她就能结束插队生活,回城团聚。这本是好事,但一想到她可能离开...

“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陈超听见自己说,声音干涩得不像自己的。

林小满却摇摇头,突然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傻瓜,我哪儿也不去。“说完就红着脸跑回屋了。

陈超站在原地,摸着被亲过的地方,心跳如雷。夜风轻拂,带来田野的清香。远处,黄泥村的灯火一盏接一盏熄灭,而属于他们的那盏灯,正越来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