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9章 能有机会吗?
面对荀彧的发问,曹操只是淡淡一笑:
“当然会担心,叔礼大才,连本初都来请过多次。
去年吕布之乱时,我军返回时即将断粮,若不是叔礼将东阿存粮全部拿出,可就没有今天的曹孟德了。
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弄出那么多粮食的。”
“那叔礼说要去送玄空的时候,您怎么还同意了?”荀彧笑着问道。
“他当初之所以在陈留时,便选择为我效力,就是因为我这大贤良师之婿的身份。这一点,我们彼此都心知肚明。
如今,我若还阻止他与玄空亲近,岂不是会徒惹其反感?”
曹操洒然一笑:“不光是叔礼,像原属允诚的泰山系诸将,如文矩、文则,以及李氏宗族,乃至那些原本的青州黄巾,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到我麾下的。
既然选择用人,我便要给予足够的信任,这也是一种尊重。至于以后,他们若起了异心,欲要反叛于我,我出手打灭就是。
天下英雄见此,只会说他们背信弃义,而不会说我曹孟德没有胸襟。说实话,先前志才将城中青州兵尽数调走一事,我就觉得没有必要。”
荀彧看着一脸豪气的曹操,不禁点了点头,眼中满是赞赏。
曹操出身虽然不好,但在他看来,却是真正的天纵英才,兼具大气运之人。
且近些年,他的胸怀、抱负等等进步之快,这是肉眼可见的。
但你要说曹操没缺点,倒也不对。
他在很多时候,想问题都过于理想化,而且特别容易在理想化的促使下,脑子一热就上头了。
想了想,荀彧还是道:
“不过,曹公,我认为这还是有区别的。叔礼等人明大理,知是非,想得也比较远,您给他们足够的信任,他们会明白。
但青州兵不同,这些人都是大贤良师的死忠,桀骜不驯之辈颇多,若让他们看见长相与大贤良师一模一样的玄空,真的难保他们不会起别的心思。
眼下我方新胜,急需稳住局面,积攒力量。可不能再生内讧了。”
曹操哈哈一笑:“文若所言极是。
我带兵还算凑合,智谋逊色许多,不过,有志才,有你这位当世谪仙人辅助,便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荀彧难得有些脸红:“那只不过是玄空戏言,当不起,当不起……”
但下一刻,心头便是一跳。
陈孟赠诗给他,称他“谪仙人”一事,他因为觉得当不起这称呼,没有跟任何人说过。
曹操是怎么知道的?
“当得起!”
曹操大笑:“文若之才能、文采、气概,皆当得起这‘谪仙人’之称。那孩子虽然日常相处时,显得轻佻跳脱了些,但对你的评价,却是恰当无比啊!
昨日他与我喝酒时,可是把对你的那首赞诗,念过数遍,我都有些嫉妒了!”
荀彧的心稍稍放下了点,但也没有完全放下。
见陈孟一行已经彻底消失在远处,两人便转身回城。
“按文若之前所言,下一步,我们的目标便是颍川郡。”曹操问道,“颍川之后呢?文若有没有考虑?”
“下颍川,积累足够兵力粮草的同时,徐徐向南,陈、梁、以及袁术,皆是不足为虑。”
荀彧点出了接下来的战略步骤:“而且,袁术接下来,应该会把主要的目标盯在吕布身上。就算接下来会在我等有所动作时做出阻拦,以曹公之能,也是轻轻松松便可扫平。”
曹操点头。
袁术、袁绍虽然是一个爹生的,但跟袁绍相比,袁术实在不叫个东西。
这么多次交战下来,看似兵力强大,雄踞淮南的袁术,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坐等挨揍的废物。
嗯,从小就是那样。
袁绍就不一样了。
虽然两人之间的关系,自当初他最困难时,袁绍没有派兵支援他,反而让他去投靠之后,已经出现了裂痕。
但在曹操心里,这位自幼便与他相识交好的本初兄,是个极其可怕,乃至现在想想,都会让他感觉无力的对手。
人家袁绍辅助何进杀蹇硕,击败十常侍,参与最高级别的权力争斗时,他曹操还只是个人家说什么就得听什么的西园八校尉之一。
后面两人交谈,聊到日后发展时,袁绍已经有了清晰的战略方针,曹操为了不掉价,只能挑些没有营养的漂亮话。
差距十分明显。
收回思绪,曹操又是问道:“那,在这之后呢?”
“更远的事情?”
荀彧望向西北:“长安乱事将起,陛下应该不会在那里停留太久了。
先前与您说过的,奉主上以从民望一事,该开始准备了。”
曹操双眼一亮:“真的能有机会吗?”
在这方面,袁绍比他,无论是在所处的位置,还是能为此付出的东西,都强出不知多少。
“袁绍虽是英雄,但他那一方,可并不齐心。”
荀彧笑道:“说不定,袁绍那边虽然会有人看出此事重要,但最终,会因为相互掣肘而坐失良机。
到那时,曹公您就会迎来出手的机会。
此事若成,您将受益无穷!”
此刻与曹操同望西北,神采飞扬的荀彧,却并没有看见,曹操眼底隐含的那一抹彻骨恨意。
……
陈留,蔡邕墓旁村庄。
兖州战事终结之后,蔡琰、蔡潜等人便再次搬回了这里。
对此,已经代替张邈驻守此地的曹洪,按照曹操的命令,给送来不少粮食物资,并加派人手在附近保护。
这一日傍晚,蔡琰结束了整整一天的校对工作,在侍女的陪同下,在附近散步。
见她一直沉默,且愁绪颇深,两侍女对视一眼,笑着道:
“夫人,可是又在想念陈君?”
蔡琰跟侍女没什么架子,闻言,只是故作气恼:“没规矩的丫头,讨打!”
两侍女嘻嘻哈哈,扶着她坐下,开始宽慰说,陈孟很快就会过来接她。
“眼下正值春种,他会很忙的。”蔡琰叹息,“而且,他身边已有那桥氏两女相陪,我听闻,她们皆是身具国色……他想不起我,也是正常。”
“潜公说啦,陈君不是那样的人!”
个子略高的侍女见她越发沮丧担忧,连忙劝道:“而且,陈君的大父不是已经寄信过来,说陈君会娶您为正室吗?颍川陈氏那样的大族,为了此事特意改了族规,足见陈君对此事到底有多的重视,付出了多少努力!”
蔡琰摇头不语。
另一个侍女见状,连忙道:“姐姐,你是真的不懂夫人的心意呀。夫人愁的,恐怕不是陈君不重视她,而是不能见到陈君。
夫人放心,我前不久听说,陈君因事到了鄄城,说不定等事情结束后,就会过来接您的!”
“这怎么可能呢?”蔡琰又是一叹,“鄄城距离陈留那么远,他办完事情之后,当第一时间回到小沛才是,不可能会为了我……”
话没说完,身后就响起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
“怎么就不可能呢?”
蔡琰浑身一僵,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缓缓起身,一点点转过身来。
在看见那张比之上次别离时,似乎更加英俊,但此刻多了疲倦憔悴之意的面容后,她愣了许久,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
“你,你怎么……呀!”
话没说完,陈孟就已经冲至近前,一把将她揽入怀中,嘴唇直接就亲了上去。
两侍女没想到陈孟会这么直接,直接看了个大红脸,掩面离去。
蔡琰连脖子都红了,唇分之后,直接将脸埋在陈孟怀中,再不敢看她。
相拥许久,陈孟低声道:
“昭姬,跟我回小沛成亲吧?”
蔡琰没说话。
手却抱得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