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8章 没玩明白的两个人
吕大器出言虽颇不客气,但有相当一部分朝臣,如张慎言、高弘图等人纷纷点头称是。
反对迎立福王的大臣们倒不真是因为福王无德,而是因为这群大臣多是东林党人。
万历末年,东林党人在争国本、梃击案中和万历爷、老福王死磕到底,直至把胖胖的老福王磕出京城,乖乖到洛阳就藩。
当年东林党人把老福王得罪的着实不浅,此番他们担心小福王朱由崧一旦监国理政,恐怕会对他们这些欺负过自己老爹的大臣们翻起旧账。
这群大臣主张弃福王而立潞王,提出一些什么“潞王素有贤声”之类的理由。
韩赞周、顾锡畴等人心里边澄明如镜,当然知道这群人打的什么小算盘。
但是他们张口“为国事计”,闭口“潞贤福昏”。
这让韩、顾等人不由得声音矮了半截。
因为福王昏暴的恶名也着实非虚,被人揪着这个小辫子辩论,就算占据了礼制优势,也难以找到必胜的杀招驳倒对方。
立福和立潞的大臣分成两派,从未时初刻吵到亥时初刻还没吵出个结果,双方早已是口干舌燥,渐渐声音沉了下来。
这满堂喧闹之中,唯独史可法史大人的嗓子保养的最好,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怎么说过话。
这位坐在主位上的留都一把手从头到尾都是唉声叹气,他倒是没闲着,从头至尾一刻也没有走神,全程认真听取两方的辩论。
史大人时而觉得福王一派有理有据,时而又觉得潞王一派顾全大局,最后嗓子是保住了,脖子左拧右拧,咯吱作响,酸胀非常。
最后两方大臣实在争吵不下,史可法只好也装模作样地进行了一次民主投票。
支持福王南下监国的有:
守备太监韩赞周、南京守备功勋赵之龙、礼部左侍郎顾锡畴、大理寺卿郑塇、鸿胪卿朱之臣等。
支持潞王南下监国的有:
户部尚书高弘图、工部尚书程注、兵部右侍郎吕大器、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等。
拿不定主意的有:拥有最后决定权的兵部尚书史可法
投票结果:明日再议
第二日廷议的结果与第一日没有任何差别,不但没有新颖的观点提出,甚至连大臣的到场顺序都没有一丝变化,史可法感到索然无味。
两次朝臣廷议终无结果,史可法思来想去决定听取一些实权派的意见,再做决断。
说干就干,史可法在第二次廷议的晚上回到府中便提笔写下密信,秘约凤阳总督马士英于浦口一叙。
马士英节制江北至两淮的军马,在留都附近是跺一跺脚便地动山摇的人物。
有他背书,商议出的决议,便稳妥了几分。
四月初的浦口城飘着细雨,微风阵阵。
凤阳总督马士英卸去绯袍玉带,头戴蓑笠,身着玄色直裰,带着三五亲卫混入贩夫走卒之间,从浦口城西万峰门进了城。
几番打探之下,终于找到了信中所言的密会之处——群仙茶楼。
群仙茶楼在江畔一片凄迷雨雾之中,四周寂静无声。
马士英和几个亲卫走近,看见史可法的亲兵早已将茶楼之下围作铁桶。
马士英摘下蓑笠,抬头望去,史可法正坐在茶楼三楼的窗边看着自己。
“是马总督么?请上来一叙。”史可法朝马士英微微一抬手。
马士英将几名亲卫留在了茶楼下,自己迈步走入店中,拾阶而上。
晨钟正自三条街外的报恩寺传来,马总督知道此事万分火急,接到信后,马不停蹄,连夜赶来相会,这才在早间抵达了浦口。
两人的客套比平常短了许多,一前一后在窗边落座。
这窗口正能眺望长江,两个人默默看着直通天际的大江,沉默了好一会儿。
二人皮肤一般黝黑。
黑而瘦,留着白须的老者是史大人;
黑而胖,留一层细密髭须的是马总督。
史可法神情肃穆,指着四周空空的七八张茶桌道:
“马总督,此间更无六耳。
“一切秘密出君之口,入我肺腑。
“我信中所言之事,还望马总督直言即可。”
马士英一抱拳,缓缓道:
“史大人不与南京诸部长官商议,倒是如此看重马某,实在是受宠若惊。
“但是马某是笨拙粗鄙之人,又有什么良策可言。”
“马瑶草!”史可法猛然一拍桌子,直直地盯着马士英
“李自成已破顺天。
“闯军恐怕立刻就会南下。
“可南京城里那些公卿还在为'立福立潞'吵得乌烟瘴气!
“你马总督节制两淮军马,是拥立新皇定鼎东南的定盘星。
“史某这才特意相约,还望马总督慷慨直言,莫要有所保留。”
雾满拦江,马士英望着大江之中若隐若现的远帆,心中暗自叹息,苦笑着摇了摇头。
自己名义上节制的军马之中,高杰早已难以训诫,与福王和路振飞暗通款曲;
黄得功只听中官卢九德调遣,对自己的命令只接令,不奉命;
刘良佐野性难驯,阳奉阴违,率领人马入淮之时一路劫掠至寿州;
本来想联系的山东总兵刘泽清则停在了宿迁骆马湖中,至今还下落不明。
个中无奈之处,又怎么向史可法一一解释呢。
沉默了好一会儿,马士英终于开口了:
“下官心中确实有些计较,但还是想先请教史大人的高见?”
史可法虽然是东林门生,但确实一心为国,没有什么门户之计,即使性格优柔寡断,难下决定,也都是出自公心。
他默默看向远方,良久才言道:
“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福王为当今圣上兄弟,又伦序最近。
“诸藩之中,立谁最为妥帖,那是很明白的事情。
“但当年老福王...”
尽管史可法孤直,但是话到此处,还是突然收声,两人心照不宣地对视。
万历朝国本之争的旧伤,至今仍在南都诸臣心中耿耿于怀。
党争是一个一直存在,但又没法彻底解决的问题。
史可法又开口道:
“我的意思你已经明白了。
“现在钱谦益在南京上下跳蹿。
“张金铭、姜燕及、吕东川等都主张让潞王监国,
“马总督,现在能说说你的意见了吧?”
马士英的一声长叹混着江风在茶馆的三楼盘旋:
“太祖成祖立业,又有仁宗宣宗往续。
“两百年风云变幻。
“我大明朝虽显现危局颓势,但人心尚系朱明正统。
“放着神宗亲孙不立,反去拥立侄系,岂不大违祖制?
“旁人还没道我们大明朝乱了,我们自己便先乱了!”
他手指重重叩在茶楼的木栏杆上,接着说道:
“我更担心一旦不叙君统。
“左良玉挟持楚藩,郑家船队控制益王。
“届时各镇诸侯皆可挟宗室自重,我等名不正言不顺,何以弹压邪议?”
史可法点了点头:
“此正是我前来找马总督的理由,若是立潞不立福,不循伦序,恐引起动荡。
“若是立福,可福王素来不贤,如何能撑起大明的江山。
“马总督,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马士英摸着黑脸,神情紧绷,良久才言道:
“既然福、潞都不可,那不如找个折中的法子?”
史可法会意,徐徐道:
“福、瑞、惠、桂乃神宗皇帝四子。
“福既不可,那其余三王,依总督之见?”
马士英沉吟道:
“瑞王奢靡不堪,既然福王不可立,那瑞王也不可立。
“惠王醉心禅门,不理凡尘俗世,恐怕难以治理国家。
“唯独桂王,我听闻他在湖南与献贼几番厮杀,既有血勇,又有才干。
“论亲疏比潞王更近,论能力比福王又强,不如去梧州迎立桂王。”
史可法轻轻地点了点头:
“我也不是没有想过。
“只是朝中迎潞者人数众多,只怕他们仍有异议。”
马士英摸着脸上黑岑岑的胡须笑道:
“你道朝中有多少人真的了解潞王,不过是借其名声罢了。
“到时候立桂王践祚。
“可为潞藩设置兵马大元帅之职,以其名义统领兵马,襄助桂王。
“到时候无论是全伦序还是言贤庸,都无他言。”
史可法沉思良久,认为自己和马士英商量出了最为折中,最满意的法子,这才抚须笑道:
“如此甚好。
“容我回南京告知群臣。
“马总督可速回凤阳集结军队为拥护桂王登基早做打算。”
马士英起身拱手称是,道了声告辞,随即转头走下了台阶。
史可法拱手道:
“慢走!”
史可法回到南京后,马上又举行了一次廷议,将和马士英议定的结果告知了南京同僚。
“不如我等马上着人去请桂王来南京。
“桂王既贤且亲,如此既能全伦序,又不至于耽误国事。
“潞王可为兵马大元帅,节制天下军马。”
顾锡畴心中无奈,喝了口茶,皱眉沉吟道:
“史大人,桂王父子如今暂歇于广西梧州府,何必舍近求远。
“待你唤人将其请来之时,都不知闯军攻到何处了,到时候怎生处置?”
顾锡畴反对的意见掩盖不了其余东林党人的声音。
张慎言、吕大器等人一听史可法不欲立福王,不禁心中都松了口气。
这时候也没人再说潞王有多贤能了,纷纷夸赞史可法想了一个绝顶的好主意。
张慎言笑着抚须道:
“史大人言之有理,顾大人此番是多虑了。
“我等有京营数万之众。
“加之马总督节制的军队,足以与闯军周寰数月。
“待到时候桂王一至,我等便拥护其登基,必然人心大定。
“日后再图北伐,重兴太祖之业,何必执拗于伦序之见。
“若是只看伦序,那汉文帝、唐太宗这等人物,顾大人也有别见?”
顾锡畴闻言默然不语,知道今日之事难以为继。
史可法看到顾锡畴不语,便笑着叫他道:
“顾大人,顾大人你还有异议吗?”
顾锡畴看了自信满满的史可法一眼,心中对其尚抱有一丝希望,便摇了摇头。
东林党众人见状喜笑颜开,纷纷出声叫好。
史可法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扶着椅子把手,笑着站起了身:
“既然如此,那就说定了。
“顾大人,你立刻回礼部着人去迎桂王大驾。
“一定要告知他情况紧急,事关国家安危,请他马上起驾。
“其余诸位大人,各自回到衙署,着手安排登基之事。
“请诸位倾力而为,这是大明的命脉所在了。
“今日廷议就到这里,诸位请回吧。”
“史大人告辞!”
“告辞!”
待众人走后,韩赞周早已心灰意冷,接连叹了几口气,皱眉道:
“史大人,你怎么这么糊涂呢?
“你以为张慎言所言的周寰是那么容易的?
“闯军几时南下?闯军有多少人马!你知道吗?
“高杰、黄得功、刘泽清等将领都是难与之辈。
“马总督如何能节制他们?
“他们听得陛下殉国,南京立新君又多费时日,必然心生祸乱。
“到时候兵乱四起,张大人高枕无忧,依旧做他的吏部尚书。
“只是你史大人,不见得还能留得住这个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咯。”
史可法神情肃穆,正气凛然道:
“军国大事,史某岂可惜身?
“纵粉身碎骨,余亦不惧。”
韩赞周冷笑着站起了身,指着史可法鼻子说道:
“你呀!满嘴的大话和仁义。
“若是史大人的本事有德操十分之一,那这大明也不至于烂到这个境地。
“你亲眼见过福王、潞王吗?
“淮安路振飞的态度你明确了吗?
“你见过江淮的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吗?
“如果他们不认可你的桂王,你要怎么摆平他们?
“马士英志大才疏,你却偏偏信了他的话。
“应天附近已经够热闹了,你还有心情再去苍梧把桂王请来?
“你的脑子是不是...你...唉,罢了,桂王就桂王吧。
“史大人,对不住。
“咱家今日出言不逊,多有冒犯了,望您恕罪!先告辞了。”
说罢韩赞周也不管史可法极其难看的脸色,步履沉重地拂袖而去。
-----------------
马士英在浦口和史可法见过一面之后,立刻风尘仆仆地赶回凤阳,着手召集军队拥立桂王南下。
正当他提起笔,准备起草命令各部时,手下黄鼎跑了进来:
“总督,坏事了。
“福王已在淮安宣布监国!”
马士英抓笔的手如同遭遇电击,狠狠地一抖,将笔掉在了桌上,墨汁溅得到处都是。
“这,这怎么可能?
“没有经过应天他怎么能监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黄鼎也是一脸骇然之色,慌忙言道:
“路振飞督率着刘泽清、高杰、卜从善、金声桓,联合周、潞、鲁、崇四藩在淮安举事。
“那个老太监卢九德背着咱们私下里放了废唐王。
“随后领着他和黄得功、刘良佐率军前去会师。
“他们聚集了数万军马,已经在淮安拥立福王为监国了!
“声势浩大至极,不日即达应天登基!
“谣言年号叫做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