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吧!我的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政变

二皇子赵仁杰在前线二十五万大军的拥护下阵前继位,而后率领大军一鼓作气击溃匈奴主力,迫使匈奴单于子达摩尔率残部北逃。

自此被匈奴占据了近一百年的辽州重新回到燕国的统治之下,赵仁杰完成了自燕国开国以来历代先皇北驱匈奴的遗志。

一百五十六年前,存在了一千年的夏朝在各诸侯国的你征我伐中变得四分五裂。北边的匈奴趁机夺取了夏朝的北边重镇辽州,由于诸侯内部战乱,夏朝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根本无暇顾及北边的匈奴,这让匈奴更加肆无忌惮。而刚刚成立的燕国正好与辽州接壤,辽州的沦陷使得燕国的背后时刻都悬着一把刀子。

赵仁杰本欲带兵继续北追,誓要活捉匈奴单于子达摩尔,却被舅舅袁志勇拦住。

袁志勇劝道:“皇上,臣担心现在朝中秦王一党会趁机夺权,您现在应该马上回京稳住朝局,如今子达摩尔的主力已全军覆没,已经不足为惧,我留下带五万骑兵追剿他们便可。”

赵仁杰认为舅舅说的在理,于是在留下五万精兵后,第二日一早便带领大军掉头班师回朝。

赵仁杰班师回朝的消息传回国都燕京,朝堂之上也是一半喜一半忧。喜的自不用说,当然是支持新皇的一派,忧的则是皇后一派。

到时赵仁杰带着二十万大军回京,他们就是不想让出皇位也由不得他们了。

在这种极端紧张剑拔弩张的氛围下,姚嵩决定先发制人,调动禁军以武力帮助外孙赵仁川登上皇位。姚嵩虽然没有兵权,但是禁军统领孔辉是姚嵩的亲外甥,调动皇城禁军是没什么问题的,再加上燕京府尹也是自己的门生,控制京师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赵仁杰班师需要一个月路程,这给了姚嵩一党充足的夺位时间。

大治二十三年十月初八,就在姚嵩收到赵仁杰班师回京消息的当天晚上,姚嵩带着手下的亲信们在坤羽宫觐见了姚皇后。

由于姚嵩没有提前和姚皇后打招呼,所以当姚嵩说出自己的计划时,姚羽汐显然被吓了一跳。她虽然想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可是从未想过要发动一场兵变来实现。

姚羽汐毕竟是一个女人,一个从小被宠到大的女人,刀光箭雨、血流成河这类词在她的生活里一直都很遥远。她迟疑的望向父亲,眼神中透露着一丝询问:我们必须这样做吗?

姚嵩向姚羽汐陈诉其中的厉害,这不再是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了,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与此同时,秦王赵仁川也急匆匆地来到坤羽宫,他看到满屋的朝廷重臣,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他快步走到姚羽汐身前先给母后请安,而后问道:“母后这是怎么啦?”

姚羽汐看了一眼姚嵩,她觉得这个话还是父亲来说更合适。

姚嵩递过一份公文,说道:“殿下,赵仁杰要回来了,大军已经出发五天了,不出意外的话,在十月二十左右他就能回到燕京。”

赵仁川看完公文,似乎并没察觉到有什么问题,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五弟打完仗要回来就回来呗!这有什么不妥嘛?”

姚嵩被赵仁川这句话问的一时不知说些什么,众大臣们也是面面相觑。

过了片刻,姚嵩才继续说道:“不,不能让他回来。”

赵仁川不解:“为何?”

姚嵩道:“为了你母后,为了你自己,为了我身后这些人以及燕国的万千百姓。”接着要姚嵩走到赵仁川面前换了一种冷厉的语气说道:“殿下,你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成为楚王登上皇位的垫脚石,二是在楚王还未返京之时,你抢先登基为帝。”

“这……”赵仁川迟疑了一下,问出自己登基的最大难题。

“可他手里不仅有二十多万精锐士兵,朝廷中最能征善战的将领都在他的军中,这你们怎么应对?”

姚嵩道:“只要秦王殿下你一登基,便可以皇帝下诏,解除楚王的兵权,如若他不奉召,我们就有理由诏天下兵马讨贼,到那时他们就是逆贼,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那倘若他们强行攻城,我们守得住吗?”赵仁川问。

禁卫军统领孔辉以及负责京城守卫的轻骑都尉乐释氹站出来说:“现在燕京留守军队有两万人,加上禁卫军和燕京府的衙役,一共有三万余人,足以支撑到各地勤王之兵到来。”

赵仁川低头一笑,问了最后一遍:没有其他选择了吗?

众人齐声回答道:“没有。”

……

就这样,一场谋逆应运而生。

去斗,去争,去抢吧!

倘若失败了,也要像个王一样死去,赵氏的男儿没有懦夫。

十月初九,清晨,天微亮。

大批禁军涌进皇城内宫,庄贵妃从睡梦中被侍女叫醒。

“娘娘,不好了,外面来了好多兵。”

“哪来的兵?”

“好像是皇城的禁军。”

庄贵妃起身走出宫殿往外看,翠丽宫内已是一片混乱,乱军在用力撞击着宫门,几个小太监在拼命顶着宫门。

庄贵妃回到寝宫,叫来婢女为自己梳头。

婢女此刻哪还有心思弄这些,她焦急地说道:“娘娘,快走吧!乱军马上就要冲进来了。”

庄贵妃对着镜子苦笑道:“她是冲我来的,我不死,她不会善罢甘休的。”

婢女问道:“是谁要这么做?”

“皇后。”

……

片刻之后,乱军冲破宫门,他们心狠手辣,见人便杀。

当他们推开庄贵妃的寝宫大门,只见庄贵妃已经悬梁自尽,贴身婢女也用剪刀自尽追随而去。

带头的人将庄贵妃的尸体带到皇后面前,姚羽汐看着这个情敌的尸体,脸上却没有胜利者的微笑。她盯着袁采梦美艳的脸看了许久,神情木然,二十年的明争暗斗就这么结束了。

在那一瞬间,她的心底竟有些怅然。

姚羽汐对身旁的人说:“将她的尸身好好收殓,任何人不得损伤其体肤。”

手下的人心中不解,问道:“皇后娘娘,这可是你的敌人,为何还要对她这么好?”

皇后道:“新皇登基,需要立德。还有,庄贵妃是自请殉葬,不是被杀。”

士兵们明白过来皇后的用意,将庄贵妃的遗体好生收走。

随着天际露出一抹血红的霞云,将太阳缓缓托起,宣示着新的一天到来了。

姚嵩带人控制了外廷,文武百官如往常一样进入大燕宫,映入眼帘的是一批一批的禁军。所有人都傻眼了,这是怎么啦?

有些明眼的大臣看出来了,抬手惊呼道:“这,这是宫变。”

回头望去,城门早已紧闭。

手持利剑的兵士站在百官身后注视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似乎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王朝更替的牺牲品。

龙台宫内,秦王赵仁川身着连夜赶制的龙袍,高坐在龙椅上。他目光扫过群臣,第一次真实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君临天下,俯视群雄。

没有哪个男人能拒绝站在顶峰被天下臣民仰望的感觉,赵仁川也不例外,这一刻,他被至高无上的皇权征服了。他在内心暗暗发誓一定要守住属于自己的这一切。

随着姚嵩宣读完继位诏书,原本就支持赵仁川的大臣们开始朝拜新君,一些左右摇摆不定的也在严峻的形势下也投向了赵仁川。只有以梁国公袁振为首的楚王党二十余人直挺挺地站在原地,他们是不会接受这个言不正名不顺的假皇帝的。

户部尚书高昶是姚嵩的死党,他见袁振等人无视新皇,于是对其质问道:“梁国公,如今新皇已定,你带头见君不跪是何道理?”

袁振撇了一眼高昶,不屑道:“大行皇帝身前立有遗诏,传位于楚王,尔等不遵遗诏,调动禁军发动政变,武力夺取皇位,应视为逆贼,诛九族。”

高昶被袁振怼得哑口无言,转过头不敢再与其对视。

姚嵩看着这个原本就与自己不对付的老家伙,心里顿时怒火中烧,直接命令殿外的士兵将袁振等人全部拿下。

俩个壮实的士兵一人擒住袁振一只胳膊,然后抓住其脖颈用力往下摁。袁振毕竟上了年纪,被两个士兵这么一摁,瞬间动弹不得。

姚嵩得意的看着袁振,那眼神似乎在说,“我才是这朝堂永远的胜利者。”

袁振在离开大殿前,回头望了一眼姚嵩,留下一句:“别高兴的太早,我先走一步去,等着你。”

姚嵩脸上的表情怔了怔,望着袁振最后留下的那一抹残笑恍惚了。